精选123句索尔尼仁琴批判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下载 百度网盘)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1、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名言
(1)、随着***形势的变化,《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从1965年3月开始又受到公开批判。可想而知,旨在暴露斯大林时代阴暗面的长篇小说《癌症楼》(1963—1967)和描写***特别收容所的《第一圈》(1969)已没有可能在苏联国内问世了,它们同索尔仁尼琴此后的其他作品都是在国外出版的,且引起巨大的反响。
(2)、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二战时的苏联炮兵连长,因勇敢获得二枚勋章,1945年因通信中不敬被流放哈萨克8年,此段经历后来成为他作品的主题。他1962年出版反映集中营生活的作品,被吸收进作协,1968年因作品《第一圈》无法在国内出版而在境外发表,被开除出作协,随后获得1970年诺贝尔奖,随后因出版描写极权主义的巨著《古拉格群岛》被驱逐出国,到***后毫不留情地批评自由主义,苏联解体后又大***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毁了俄罗斯,立场让左右两派都无法与之相处。他死后,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3)、关于作品的内容简介到此为止,我的观点是,凡能通过“百度”了解的事情,再来转述和引用是一种多余。不炫渊博,不炫博闻强记,我尝试把原著也丢开,只说阅读中的“活思想”。
(4)、《苦炼》L’Ouvre au noir, de Marguerite Yourcenar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1903-1987) 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4月出版 段映红 译
(5)、诺里尔斯克是座完全没有内陆交通线的工业城市,别说铁路,就连公路也没有,各类矿石依靠货轮从叶尼塞河进入喀拉海,人员则依靠航空运输。但奇怪的是,我在诺里尔斯克旅行时居然看到建于苏联时代的火车纪念碑,经过多番打听,最后在诺里尔斯克博物馆中才找到答案。
(6)、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堪与列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并列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为加速前苏联的民主化、“公开性”进程,推动历史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7)、黑暗是存在的,然而最可怕的并非黑暗,最可怕的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镣铐就在身上,然而镣铐并非最痛苦的折磨,最痛苦的折磨是什么呢?
(8)、夏季也一样不好过,西伯利亚大部分都是原始无人区,稍有不慎踩陷沼泽被困、携带传染病菌的蚊蚁***虫等等都是囚犯的主要死因,这也是萨伊铁路被冠名为“斯大林***铁路”的原因,总共调动12万古拉格囚犯修建6年,活下来的人至今没有定论。
(9)、我暂且大胆的分析一下,我们现在去讨论纳粹法西斯“奥斯维辛”集中营,都是深***痛绝的批评,它是如何的反人性、反人类、惨绝人寰等等,那是德军失败了,作为失败者。可是如果当年苏联是失败者呢?那么如今的话语权力又该是谁来主导呢?那么在苏联或者其他胜利者的国土下,又会有多少罪***被揭露出来呢?我们少的就是像苏联的良心——索尔仁尼琴这样的人,跳脱出体制和国度,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考虑的是作为一个人应该是怎样的,而并不是作为一个德国人或者是苏联人是怎样的。这才是一个伟大的人、伟大的作品的伟大之处。
(10)、卫国战争时期,他应征入伍,当过炮兵连长,并因作战有功,两次获得勋章,后升至大尉军衔。
(11)、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代表作有《莫要靠谎言过日子》等。
(12)、而且一旦虚假被驱散,那么赤裸裸的暴力就会立即显露出它的一切丑***——暴力也将变得老朽、衰亡。
(13)、索尔仁尼琴以他特有的"俄罗斯精神思维"认为,他的作品从来就不是以文学性见长的,他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取悦读者,更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凡以这二者为指导思想的写作者不过是"无根基"的浅薄文人"混饭吃"的行为,是不配做俄罗斯的精神传人的。实用主义的泛滥早就遮蔽了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东西出现,迎合了凡夫俗子的人自己也就是"一俗人",是不可能理解追求精神升华的救赎性重要意义的,满足了市场的人就等于取消了自己内心追求的人,是那些抵抗不住现代理性工具诱惑的人,功利主义的写作不过是西方"文化垃圾策源地"贩卖过来的"舶来品",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想要体现人类命运的"苦难者"所要考虑的内容。与陀斯妥也夫斯基一样,索尔仁尼琴是把自己的整个写作过程看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愿赴难"的体验。在他看来,《红轮》既是为俄罗斯寻找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也是为自己寻找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14)、{对于挨过打的狗,你只要给它拿个鞭子看看就行了。}
(15)、早在1941年11月,苏联“亚美尼亚”号 医院船被德军鱼雷机击沉,估计有5000人***,只有8人幸存。
(16)、夜间刺耳的门铃声或粗鲁的敲门声响起,夜间执行任务的人员穿着沾满灰尘的靴子雄赳赳地跨进门来。跟在他们身后进来的是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对于为什么要这个见证人,受害人不敢想,行动人员也不记得了,但按条令就应当这样做。于是,为了签名作证,他就必须通宵达旦地为这个从被窝里被拽出来的见证人着想,一夜一夜地来回奔波去帮逮捕他自己的邻居和熟人,这简直就是活受罪。
(17)、1971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以揭露十月革命以来“非人的残暴统治”为主旨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也在巴黎出版,这是一部自传兼特写性的3卷本长篇小说,披露了从1918年到1956年间苏联监狱与劳改营的内幕。
(18)、1945年1月30日,古斯特洛夫号搭载着10582人出海撤退。这 艘核定载客量1865人的船上,登记在册的乘客就有173名船员(海上武装部队辅助人员)、第2潜艇训练师的918名海军官兵、373名海军女护士、 162名伤兵、4424名难民,共计6050人,加上根本来不及登记的4000多难民,平民中估计有4000名儿童。
(19)、萨列哈德虽说不是旅游城市,但每年仍有数万游客前来探索古拉格营地遗址,俄罗斯早期也曾考虑过将这些遗址尽数销毁,但碍于早已曝光且当地土著以“亲属故居”为由极力反对,因而简单修缮后保留至今。
(20)、二战以后,纳粹德国遭到毁灭,德国人从废墟中重建,此后他们兢兢业业,专心做好产品,最终成为欧洲工业的代表。而苏联却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在计划经济的老路上狂奔,最终被***拖垮。
2、索尔尼仁琴批判古拉格群岛
(1)、激战到4月,柯尼斯堡的10多万德军接近崩溃,城市也被盟国空军几乎炸毁。
(2)、 《在撒旦的阳光下》Sous le soleil de Satan, de Georges Bernanos 乔治•贝尔纳诺斯 (1888-1948) 华夏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李玉民 译
(3)、此时波罗的海已经有苏联潜艇活动,所以邮船只敢在夜晚活动。
(4)、起初老索认为这项工作需要7-10年的时间,可是越写规模越大,越写越远远的超出计划。他自己说:这部作品"有多大的规模,向何处发展,下一步如何全然不清楚。任何时候都可以说这部书已经完成,也可以同样说没有完成,可以甩掉它,也可以继续写下去,只要还活着,直到牛犊顶橡树被折断了脖子倒地为止"。索尔仁尼琴一生中很少妥协,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和他的作品,他要的是为俄罗斯留下一份文字的遗产,而且历史越沉痛,意义才越深远,这就是俄国"弥赛亚"的逻辑,就像利哈乔夫所说的"我们应当使历史成为未来的纪念碑"。索尔仁尼琴自己把《红轮》定位是--"全景历史"的"大叙述"。
(5)、除了老牌期刊《外国文艺》、《世界之窗》外,与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世界时装之苑—ELLE》是***第一本对外合作的杂志,也是如今国内一本顶尖的时尚月刊。中外合作的另一本杂志《名车志》,介绍、引领时尚汽车生活以独特视角介绍外国文学等各种文化现象。
(6)、传统的逮捕——不幸的人被带走以后,还有一股严厉、陌生、盛气凌人的势力一连许多小时在住所里作威作福。这就是——撬锁破门,从墙上扯下和扔下东西,从柜子和桌子里把东西扔到地上、抖、撒、撕,——于是地板上乱七八糟的东西堆积如山,靴子在上面踩得咯吱作响。而且搜查时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也没有的!在逮捕机车司机莫诺申的时候,房间里停放着一具他刚死去的婴儿的小棺材。司法人员们把婴儿从棺材里扔了出来,他们在那里也进行了搜索。还把病人从被窝里拽出来,还解开绷带。而且在搜查时什么都不可能被认为是荒唐的!古物爱好者切特维鲁被抄走了“若干张沙皇谕旨”——那就是:关于结束同拿破仑战争的谕旨,关于组织神圣同盟的谕旨,以及祈求祛除一八三O年霍乱的祷文,我国优秀的***通沃斯特利科夫被查抄了珍贵的***古代手抄本(过了三十年,死者的学生们好不容易才从克格勃手中把它们抢救出来!)。在逮捕东方学家涅夫斯基时,拿走了唐古特(西夏)人的手抄本(过了二十五年,为表彰对这些抄本的译释,给死者追授了列宁奖金)。卡尔盖被抄走了叶尼塞流域奥斯恰克人的文献档案,他所发明的文字和字母被禁用,于是这个小民族就始终没有文字。用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述这一切话就长了,而民间关于搜查是这样说的:什么没有找什么。
(7)、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新世界》杂志发表了索尔仁尼琴描写劳改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据《文学报》报道,它是“在苏共中央赞同之下发表的”①。著名诗人、《新世界》杂志主编特瓦尔多夫斯基为这篇小说写了“代序”,说它“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特的并且是完全成熟的巨匠进入了我们的文坛……它说明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领域或现象不能给予真实的描写”②。赫鲁晓夫也夸奖这部小说是“从d的立场反映了那些年代真实情况的作品”③。小说即刻轰动了整个前苏联,在文艺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继它之后,前苏联文坛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流放地。囚车和监狱的作品便大量产生。索尔仁尼琴也于1963年连续发表了3部这类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克列切托夫卡车站事件》《马特辽娜一家》《为了事业的利益》。1963年,他加入苏联作协。
(8)、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作品精髓均得益于俄罗斯深厚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然而这种传统到了苏维埃时代,其批判意识就弱化了,而他却在文学的人民立场缺失的情况下,大胆运用批判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揭露了劳改营中的种种非人道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恢复了批判现实主义透视生活的笔力,也是基于此种追求和致力,索尔仁尼琴获得了197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9)、一个不能正视自身历史和深重苦难的民族,是不会有未来的!
(10)、 《存在与虚无》L’Être et le Néant, de Jean-Paul Sartre 让•保罗•萨特 (Jean Paul Sartre,1905-1980) 三联书店2014年9月修订版 陈宣良等 译
(11)、1974年2月12日索尔仁尼琴被拘留,苏联最高苏维埃***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驱逐出境。离苏他后前往西德、瑞士。同年10月***参议院授予他“***荣誉公民”称号,后移居***。
(12)、说实话,160万字、卷帙浩繁的《古拉格群岛》,在写作和叙述技巧上并不高明,反而有些笨拙。罗列式的事件与“太史公言”的个人评论交叉进行,结构有些凌乱甚至重复,被作者在文章中加了注点和粗体的段落,也让我阅读有种被牵着鼻子的感觉。作者在副标题上写着“1918—1956文艺性调查初探”,但更准确的或许应该叫做“苏联集中营制度资料实录和报告文学”之类吧。我吃惊的是,正是这种貌似笨拙的笔法,既对苦难细节完成了还原,也对苦难全貌完成了全景展示。
(13)、传统的逮捕,……替换衣服,一块肥皂哦,一些食物,然而谁也不知道该穿些什么,可以穿些什么,而行动人员却在催促着“什么也不需要,那里会给吃饱的,哪里是缓和的
(14)、索尔仁尼琴在二战以前就开始构思自己心中的"大产品",起初的计划并没有那么庞大,也没有以《红轮》定名,无疑历史的构思增加了写作的复杂性和思想的延伸,作者耗费了大量精力收集资料,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深入研究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档案、笔记,通信、证词以及口述资料,随着资料收集工作的不断扩大,写作的篇幅越来越庞大,战线越拉越长,工程浩大到任何个人都难以完成的地步。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卷的这三本书是在1965年完成、1971年出版的,当时出版的各集都是以年代而命名的,比如第一集的题目是《1914年8月》,第二卷的三本是1983年出版的,第二卷的题目是《1916年10月》,仅从标题看没有一点小说的文学色彩,倒象是一套纪年体的历史书着。索尔仁尼琴出国以后对已经完成的第二卷又做了大量补充,同时他利用在国外的便利条件,翻阅了大量在苏联国内无人关注的白俄侨民资料,他在国外的拓展阅读更加坚定了索尔仁尼琴此种写作方式的决心。此后的写作与出版都是在国外进行的。先期推出的三卷八本,在海外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剧变后的语境不同的是,当时几乎没有人把它当作"文学创作"来阅读,尤其第三卷的四本里面涉及到二月革命和列宁的种种不为常人所知的内容,在"冷战"年代的西方这些虽并不意外,但其细节的描述和逻辑延深仍犹如一枚重磅***的***,其震撼力之大超出想象,索尔仁尼琴预设的"颠覆性"原本就不打算局限在文学领域里了,他的期望没有落空。
(15)、夜间,“乌鸦车”在这条柏油马路上来回穿梭;白天,年轻人举着旗帜和花束,唱着欢快明亮的歌在这条马路上迈步前行。但是,那些以抓人为专职的捕手对被捕人的惊恐害怕早已见怪不怪了,因为他们对逮捕行动的理解更广泛。他们有一大套理论,你不要想得天真,以为这种理论是根本不存在的。
(16)、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出版的时候,就想到文学评论界和读者一定会围绕作品的类别发生争论和困惑,人们一定会疑惑他为什么要违背小说的叙述规则,大段大段地描述时代背景或以有感而发的长篇议论来干扰故事的叙事进程,据说有的读者为了尽快了解彼尔、安德烈和娜塔莎之间的感情纠葛,曾向托翁写信要求删除"文学之外"的哲学议论和繁琐的背景介绍,甚至有些学究式评论家认为这些哲学议论是"完美身体上的一块不必要的赘肉,可以统统丢弃不要"。为了避免外界的猜测,托尔斯泰1868年在《俄国档案》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俄国文学思想无法受欧洲长篇小说的范式的约束,我正在探索一种新表达的范式",既然《奥德赛》、《伊里亚特》可以用文学的语言表现宏大的历史场景,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严格遵循欧洲文学作品体裁呢?赫尔岑也认为,在俄国,"文学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人听到自己愤怒与良知呼喊的讲坛",因此它需要背负起超越自己承载量的重担。赫尔岑由此倾向于把***、哲学、历史的内容引入文学,使文学成为一种带有生命体验的内省和反抗的载体,成为一种"灵魂拷问"和自我完善的工具,成为一种抗衡权力的武器,成为一个思想家锻炼自己质疑能力的阵地,成为一种"启示录"般的使人顿悟的精神遗产,俄罗斯文学需要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创作道路,创立出一种涵盖其他学科的"大文学"概念。这些观点促成了托尔斯泰的"文学革命",也成为索尔仁尼琴《红论》的写作风格的蓝本,早在索翁写作《癌病房》的时候,苏联作协就有人说,"索尔仁尼琴是非常拙劣的模仿托尔斯泰,放纵自己仇恨的感情"。
(17)、说白了,古斯特洛夫沉没主要还是民族仇恨,苏军并非不知道这可能是民用货船,就是故意击沉,消灭纳粹。
(18)、《审判》(又名《诉讼》)Le Procès, de Franz Kafka 弗兰兹•卡夫卡 (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 上海译文2012年9月出版 张荣昌 译
(19)、占领德国领土的苏军,开始胡作非为,抢劫、抢劫甚至枪杀平民成为寻常的事情。尤其是强***德国妇女普遍存在,这样德国人非常惊恐。
(20)、“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钢》)”《古拉格群岛》便是百万囚犯的末路,是的,他们正是与集体脱离的,可他们的脱离不是逃跑,而是无辜地被那个“集体”抛弃了。
3、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下载 百度网盘
(1)、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于2008年8月4日去世了。
(2)、应当给机关以应有的赞扬:在演说家的讲话、剧院的演出和妇女服装式样都像是从传送带生产出来的时代,逮捕方式还能使人感到一些多样性。你被带到工厂出人口的一旁,在你用通行证确证了自己身份以后——你就被抓走了;你发着三十九度的高烧被从军医院抓走(安斯·伯恩施坦),而医生却并没有对你的逮捕表示反对(他反对试试!);你直接从手术台上、在做胃溃疡手术时被抓走(H。M·沃罗比尧夫,边疆区国民教育局督学,一九三六年)——半死不活地,全身是血,就被送进了牢房(卡尔普尼奇回忆);你(纳吉亚·列维茨卡妮)要求会见被判刑的母亲。给你会见!——而这却是对质和逮捕!你在食品店被请到定购部去,在那里就把你逮捕;逮捕你的人是你看在基督面上让他在家留宿了一夜的朝圣者;逮捕你的是来抄电表的电工;逮捕你的是在街上与你相撞的骑自行车人;铁路乘务员、出租汽车司机、储蓄所职员和电影院管理人员——所有这些人都会逮捕你,你只是事后才会看到藏得很好的深红色证件。
(3)、在我们之前就已重复过千百万次的这个问题,从来也没有得到过答复。
(4)、那么,付出如此巨大代价来修建萨伊铁路,为什么最后还是全线废弃了呢?
(5)、正如赫鲁晓夫在苏共***突然抛出《个人崇拜的后果》这份秘密报告时,所引发的原子弹***般的思想震动那样,所谓揭露、指责、批判、仇恨,这些太激烈的情绪,是既有冲击力,也格外迷人的,但口号背后的真相往往存疑。我在开始阅读《古拉格群岛》时,就提醒自己,这是一本文学作品,这是制度受害者怀着刻骨仇恨写下的主观控诉(作者索尔仁尼琴1945年在前线因和朋友通信中批评斯大林,被内务人民***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这是一种情绪和偏见大于理性和思辨的误解。在阅读之前,我告诉自己,我不受蛊惑,我不受赞美褒扬的主义论者的蛊惑,也不受粗体字般批判的老愤青的蛊惑,我不左也不右,我选择“打酱油”。
(6)、有时,逮捕好像是一种游戏,在这上面用了多少过分多余的奇思巧想,花了多少吃饱了没处消耗的精力,其实,不这样做遭难者也不会作什么抵抗的。是否行动人员想这样来显示自己的工作,来为其众多的人数进行辩解。其实看来只需给所有预定要抓起来的家兔们分送去传票就够了——他们自己就会在指定的时刻带着小包裹走进***安全机关的黑色铁门,以便在给他们预定好的牢房里占有一席之地。(对集体农庄庄员正是这样逮捕的,难道还需要夜间穿过荒郊野地上他家去?把他叫到村苏维埃去逮捕起来就行了。粗活工人一般是叫到办公室去逮捕。)
(7)、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口号,劳动者被压迫被剥削似乎从出现私有制以后,就一直没有断过。劳改营只是一角,生活中方方面面已经展露无疑,只不过在劳改营里是实实在在的大红字写到而已,这也确实是一种绝妙的***,不给人吃饭吧,你就偷偷摸摸的,可你还非得锣鼓喧天的吆喝着:好好干活,饭管饱啦!你说你这不明显是非蠢既坏吗?可是你一点也不傻。
(8)、 《小王子》Le Petit Prince, d’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圣埃克絮佩里 (1900-1944) 上海译文2009年4月出中英法三语版 周克希 译
(9)、“我们生活在可诅咒的条件下,一个人忽然下落不明了”(这是列宁的原话)
(10)、整篇索尔仁尼琴语言犀利、思想深刻,让我读了好几篇,不由得感叹一个经历过那时期的写作者,亲身经历者的文笔,也只是尽力去写出那时候的状态,而那时候到底是怎样的恐怖,或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了。
(11)、世界文学有力量将浓缩了的经验从一个***传送到另一个***,这样我们也就不再分裂和惶惑,不同的价值标准也就有可能得以取得一致,一个***能正确而概括地学习另一个***真正的历史,这样一来它也就得以不再重复那些相同的残酷的错误。
(12)、这本书于1973年发表,因为这本书的发表,苏联当局把索尔仁尼琴驱逐出境;
(13)、这本书是索尔仁尼琴一生最重要的一本书,没有之这本书是他的巅峰;
(14)、而到那里***亡的,读者朋友们,像我们这样的人进去的唯一方式,就是被逮捕。
(15)、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突然人类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体——满怀希望却又危险的成为一体。
(16)、个人认为,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就跟吃饭一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口味,世界上的书,就算是经典名著也如同大海里的水,我们用尽一生也难以读完。因此,我们读书时不妨选择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名著作品去读。
(17)、 ————索尔仁尼琴
(18)、书籍这种东西其实是很强大的存在,因为它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在集中营里,还能让看不同思想的书籍,我认为只有两种原因——图书管理员无知、犯人马上要死。我们应该怎么去考虑这件事呢?
(19)、马戏团的月亮道具在你绝望时会对着你发光,仿佛在说:“这是一个误会!早晚会弄清楚的!”而那些已经变成传统概念的逮捕,以及变成文学概念的东西,将在你的家属和邻居的记忆中,而不是在你惶惑的记忆中积累形成。
(20)、 《追忆似水年华》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de Marcel Proust 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 译林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 李恒基 桂裕芳 周克希 徐和瑾 徐继曾 许钧等 译
4、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豆瓣
(1)、除了羞愧和悲哀之外,阅读《古》确实有一种观念的颠覆感。当然,说这部书对我是一种启蒙有些太过了,在这个多元而开放的时代里,政d和主义之类的名词已褪下了神圣的光环。但我还是没有意料到,意识形态对信仰的控制是如此强大,对真相的蒙蔽是如此深厚。起码,在阅读之前,我对一些称呼还是充满好感、充满亲切感的。进入阅读后,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感觉被颠覆了。一些所谓苏维埃、所谓布尔什维克的人物被作者抽丝剥茧,死死地钉在了耻辱柱上,这些高尚的称呼原来也还存在不为人所知的罪***、欺骗、压迫和奴役的渊薮。
(2)、 《尤利西斯》Ulysse,de James Joyce 詹姆斯•乔伊斯 (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年2月2日-1941年1月13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金隄 译
(3)、《蓝莲花》(丁丁历险记)Le Lotus bleu, d’Hergé 埃尔热(1907年5月22日-1983年3月3日)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王炳东 译
(4)、 《人类的境况》La Condition humaine, d’André Malraux 安德烈•马尔罗 (1901-1976)
(5)、它们都是思维的成果,但学科著作主要用的是逻辑思维,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的判断和推理说话;而文学作品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6)、高尔基点头,并要求除了这个孩子外所有人都回避。
(7)、这是一部充满象征和隐喻的作品。“癌症楼也叫做13号样楼”。科斯托格洛托夫经过二十几年的军队、劳改营、流放地的生活后,他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接受放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好转。但是,下一个疗程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性能力。在多年劳改、流放、沉冤蒙难的日子中,他已淡记了女人,当他来到“癌症楼”治疗的时候,性意识在他身上猛醒,强烈的情欲,本能的欲望,成为生命力后标志……
(8)、区d代表会议时,通过鼓掌这件事透露出体制和集权对人性的灭杀,谁也不敢先停下,谁先停下就会被当做“典型”,就会被穿小鞋,所以一次演讲后鼓掌十几二十分钟,鼓到手掌肿胀、鼓到精神崩溃。。。。。。(这一段描写印象深刻),得出结论————永远不要第一个停止鼓掌。
(9)、那些去管理群岛的——通过内务部的学校进入那里。
(10)、当然,德国经济也不是没有隐患,军工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长期来看却不能产生实际收益,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只能通过对外扩张掠夺。希特勒发动战争,是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
(11)、此后把人文领域各种学科揉和在一起的"大文学"、"大叙事"和"大关怀"便成为了俄罗斯创作风格的一种发展方向,后来俄罗斯文学创作中,不必刻板地遵守有一定之规的"创作原则"便成为了一种"创作风格",甚至有意忽略题材的界限,采取混淆、跳跃式结构方式的写作开始不断涌现,一部作品中包罗各种创作形式的"混搭风格"的创新体系脱颖而出了。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若审美与求善、文学与思想、愉悦与陶冶、趣味与心灵救赎等等功能不能兼顾的情况下,作者往往宁肯弱化前者也不愿舍弃后者。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好的作品从来都是思想性高于艺术性,它们都体现着社会使命、哲学深度、历史思考、人道主义关怀和道德觉醒的探索精神,作品的生动与否、可读性的高低都退居次要的地位。所以在那个时候,文学家也就是思想家、哲学家和"启蒙者"。在托尔斯泰之后,俄罗斯作家对俄国历史命运思考的小说"历史化"也一发不可收拾。我们熟知的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者,像帕斯捷尔纳柯的《日瓦戈医生》、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以及A.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都是这种以写实主义的笔调反映社会大变革的"历史+小说"作品形式,当然他们与索尔仁尼琴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些作品仍然都是在文学的范畴之内,其文学的审美价值评价依然很高,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既顾及到道德情节,更要考虑到故事情节。
(12)、怎么惩治知识分子?怎么惩治思想***者?强迫“犯人从事过度的体力劳动、强迫犯人成天挤在侮辱人格的闹哄哄的人堆里的劳改营体制正是比监狱更有效的消灭知识阶层的方式。被这个体制虐杀的最快、最彻底的正是知识阶层。”
(13)、{一个内心对暴力未作准备的人在暴力行使者面前总是弱者。}
(14)、 《玫瑰的名字》Le Nom de la rose, d’Umberto Eco 翁贝托.埃科(1932- ) 上海译文2010年3月出版 沈萼梅、刘锡荣 译
(15)、这部作品写于1958年至1968年问,大约用了10年的时间。“古拉格”是苏联“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的俄文字母缩写的音译,“群岛”也不是地理概念,而是代表遍布苏联全境的劳改营和监狱的庞大体系。索尔仁尼琴将每个与世隔绝的劳改营比作海洋中的孤岛,而这样的“岛屿”多了,汇集成群便成了“群岛”。
(16)、在文化上,更是加紧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控制,使整个社会文化处于贫乏状态,科学停滞。之所以热衷于意识形态的控制,无非可以起两种作用,一种是作为一种象征,一种是作为一种理论。
(17)、一名乌克兰囚犯逃亡后曾公布称:他的队伍从一开始的200人,一路往北3个月后剩下110人,半年后只有50人活着,最后打散与其他同样不断减少人员的队伍重新合编。如果以这个速率计算,第一批5万囚犯在半年后是绝对剩不下一半的。
(18)、作者艾米莉·勃朗特,19世纪***小说家、诗人,***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认为是***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19)、如果对你说:你被捕了——那么难道还会有什么东西能在这场地震中保持屹然不动吗?
(20)、“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像一匹驯顺的马拉着重物爬坡一样。(《钢》)”是的,应该“驯顺”,应该“全力以赴”,应该“拉着重物爬坡”,可《古拉格群岛》中全都是这样的劳动奴隶。
5、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电子版
(1)、莫不是极大的***?你的思想***,你就有罪。!?帽子想给你怎么扣,看他们的心情?!
(2)、当然,我无疑诋毁和贬低《钢》的艺术成就与热情诚恳,只是在和《古》两相对照之后,《钢》中的这些名言让人感觉森森寒意,那些说教般的歌颂像被索尔仁尼琴不幸言中的嘲讽。是的,索尔仁尼琴的语调是一种揶揄的、讥讽的、调侃的,但这种解构的效果,正是因为他引述了许多类似《钢》名言般的“官方言论”。这些正义凛然的“革命话语”,成为了“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般绝妙的反讽,也正是这种对神圣的轻巧解构,揭示出了“无限正确”阳面遮蔽下的巨大的荒诞。
(3)、简单说就是:“我们生活在可诅咒的条件下,连妻子和母亲这些最亲近的人都整整几年无法知道这个突然下落不明的人的去向。”说得对吗?不对吗?这是列宁于一九一O年在巴布什金的讣告中写的。
(4)、在古拉格群岛里有一个看起来是笑话的真事:问“为了什么事判的?”答“平白无故!”“你瞎说!平白无故都是判十年!”
(5)、《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马特辽娜的家》、《第一圈》、《古拉格群岛》、《在转折关头》。
(6)、但是,无论是最聪明的,还是最笨的人,脑子一旦糊涂了就没办法理解这种天崩地陷的变化,在这个时候都会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只能从自己的所有的人生阅历中拼凑出这么一句话来:
(7)、1955年,古拉格集中营在斯大林逝世两年后全面瓦解,索尔仁尼琴也随之获得自由,但释放后的他并没有安于现状,反而四处奔走搜罗与古拉格有关的证据和资料,先后去过两百多座古拉格集中营,总记录资料重达900公斤,首部著作《第一圈》出版即被无数历史学家当成教科书来引证,而后出版的《古拉格群岛》,在苏联自始至终未公开古拉格集中营资料的大背景下,成为人们研究这段“缺失”历史的唯一权威性著作。
(8)、1918年,苏联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主要内容如下: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对小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应以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核算制,实行总管理局制,***直接给每个企业制定产、供、销计划;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彼时的工业发展,虽然技术很重要,但先发***与后发***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加之技术复制难度低,知识产权意识差,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原材料做支持,假以时日,发展不在话下。要知道,我们***民国时期都建造过万吨轮。
(9)、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一旦有一个沙哑的声音对你说“你被捕了”的时候,你的世界就天崩地陷了。
(10)、《巴黎圣母院》作者:(法国)雨果。因这本书而了解巴黎圣母院。在此不免想起了2019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烧毁,就文化和历史意义而言,是人类巨大的***失,本来还想着以后有机会能去看一看,实在是可惜!
(11)、而其他的一切——那些现在已经变成关于逮捕的传统概念,甚至变成文学概念的东西——将不在你的惶惑的记忆中,而在你的家属和邻居的记忆中积聚和构成。
(12)、《古拉格群岛》让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另一本“光辉灿烂”的苏联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句名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我还可以闭目成诵。两本书,都是写的苏联,都写了苏联成立之初的那段时间,到底哪个苏联更真实呢?稍微对照一下两本书,似乎可以管窥出一些苏联时代的端倪:
(13)、***安全机关挨个的检查和阉割国内所有图书馆,一连搞了几十年,可是却忘了翻翻自己怀里。所以在这里,在这个老窝里,到可以读到扎米亚金、皮利尼亚克、潘捷列伊蒙-罗曼诺夫的作品以及梅列日科夫斯基全集中的任何一卷(有的人开玩笑说,我们被称为死人,所以才让看禁书。我则想,鲁宾卡的图书管理员根本不懂得给我们看的是些什么东西——懒惰加无知。)
(14)、斯克恩还看到一名纳粹军官掏出手枪先把妻子和孩子打死,避免他们受到折磨再死,随后饮弹自尽。
(15)、 《一九八四》1984,de George Orwell 乔治•奥威尔 (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 上海译文2010年1月双语版 董乐山 译
(16)、1992年,该出版社被***人事部、新闻出版署命名为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单位,是中宣部表彰的全国首批优秀出版社之一。
(17)、作者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从此登上文坛。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
(18)、《古拉格群岛》是索尔仁尼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索尔仁尼琴的个人经历、227人的故事、回忆、报告、书信,以及引用了档案文牍、法律条文、史料考证等官方和西方的文献资料,内容庞杂,时间跨度大,分七大部分叙述了1918年到1956年,极权体制下的各种荒诞不经和恐惧的事实。
(19)、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9T52IYU_5PO2kWxzn0Tgg提取码:OCVW 书名:癌症楼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
(20)、一个人,只要不是被催眠,他的动机、价值标准、行动和目的,都是被他个人和群体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
(1)、 《你好,忧愁》Bonjour tristesse, de Françoise Sagan 弗朗索瓦丝•萨冈 (1935-2004)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 余中先等 译
(2)、这是使人眼花缭乱的电闪雷击,从此,现在就变为过去,而不可能的事却成为真实的现在。这就叫做逮捕。
(3)、原版《古拉格群岛》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来自7个盟国的囚犯和数不清的德意俘虏(苏联官方没有记载),被全部打乱后随机组队分散在501和503铁路沿线,沿途设有数千个临时营房,分不同工种和施工阶段逐一往前进发。
(4)、“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也载着1500名难民,海因斯特舰长接到了望哨报告有鱼雷攻击后,救起564人后匆忙离开。 附近的德国舰船纷纷赶来,无奈都是些小船。
(5)、整个就是一场荒诞的闹剧,在苏联这个国土上上演了几十年!
(6)、1967年5月,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夕,索尔仁尼琴给大会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遭到当局指责。1968年,长篇小说《癌症楼》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
(7)、而到那里***亡的,读者,如像你我之辈,唯一的必经之路,就是通过逮捕。
(8)、作者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9)、对此我们也就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除了发出小绵羊的咩咩叫声:
(10)、在作品第三部中,索尔仁尼琴把劳改营中的“人”详细分成了不同类别:劳改营里的妇女、杂役、***犯的替身、思想纯正分子、密工、社会亲近分子、娃娃犯人等,他们在劳改营中的身份不同,等级不同,为了一己之利可以去告密,当“眼线”,人与人之间相互倾轧,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存。
(11)、没有虚构、没有演绎、没有拔高和贬低,没有掩饰或者闪烁其词,所有的名字、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可以对质和询问的。我不知道,在官方档案尚未解密的条件下,作者是如何通过一己之力,将一个人的苦难推演到一个民族的苦难的?
(12)、 《海的沉默》Le Silence de la mer, de Vercors 维尔高 (1902-1991) 上海文艺出版社 99读书人 2013年10月出版祝一舒 李焕中 译
(13)、 《屋顶上的轻骑兵》Le Hussard sur le toit, de Jean Giono 让•吉奥诺 (1895-1970) 上海译文2013年6月出版 潘丽珍 译
(14)、到了晚上19:30分,古斯特洛夫被一艘苏联潜艇盯上了。
(15)、然而,苏联时期究竟有多少座古拉格集中营,至今为止也没个准确数字,有说700座、也有说476座。上个世纪末德国25名历史学家曾专程组队去印证,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都已消失不见,目前仍有遗址存留的不足130座。
(16)、被苏联潜艇击沉的德国客轮“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人数高达9343 人。
(17)、用一种极度阴险的想法是这样的,就算你看了这些书有了***的思想,你也奈何不了我,你也逃不出我的魔掌?反而让你更绝望,更无助。。。。。。
(18)、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前身是成立于五十年代的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外国文学编辑室。社内拥有不少精通汉、英、法、俄、德、日、西班牙等世界主要语种的资深编辑,书稿的译作者多为在外语和汉语方面以及专业知识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二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一直致力于翻译、编纂和出版外国文学作品、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以及各种双语词典和外语教学参考图书。
(19)、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部,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索尔仁尼琴驾驭材料的能力。
(20)、古斯特洛夫严格意义上也不是商船,上面有机关炮等武装,击沉它是合理的。
(1)、古斯特洛夫是一艘民用船只,根本无法抵抗鱼雷攻击。
(2)、很多西方人视其为与苏联当权者斗争的伟大文学家与英雄,但索尔仁尼琴又抨击所有的民主派,资本家,个人消费者,自由主义者等,在他们眼中索尔仁尼琴是个难以理解和面对的人。***国务卿基辛格曾在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流亡的1970年代,警告总统福特不要接见索尔仁尼琴,并于备忘录上写道:“索尔仁尼琴是个著名作家,但他的***主张是一件令追随他的异见者都觉得尴尬难堪的事。接见他不仅会得罪苏联,还会因其***主张在***及各盟国中引起论战。”
(3)、我总结这一章,何为思想纯正分子?***犯=***思想并坚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精选123句索尔尼仁琴批判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
- 精选104句矫情造作 同义词(用矫情造句短句子)
- 精选108句顾拜旦被誉为谁(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
- 精选67句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文言文翻译(顾宪成
- 精选72句顾宪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顾宪成的诗)
- 精选130句顾宪成著作(顾炎武和顾宪成是一个人吗
- 精选93句顾宪成 字叔时(顾宪之字士思全文翻译
- 精选60句韩非子个人简介(韩非子的简介资料大全
- 精选90句韩非子的思想主张的积极作用(韩非子主
- 精选89句韩愈的诗有哪些?4句(韩愈的诗句有哪些三
- 精选147句韩愈的诗晚春繁体版图片(韩愈诗晚春唐
- 精选137句舆论的意思和造句(舆论意思是什么)
- 精选131句网络舆论的定义(大众舆论的定义)
- 精选97句韩愈的诗四句的(韩愈的诗四句短诗四年
- 精选124句韩愈的诗歌有什么(韩愈的诗歌有哪些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