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关于爱情的哲学家精选117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0-17 05:29:49
导读 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 1、对于爱情的哲学分析 (1)、不过阿里斯托芬本人和同时代大多数希腊男子一样,更加认可“男人之间的情谊”,觉得这种情谊比男女之间的“爱情”更为高尚,这...

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

1、对于爱情的哲学分析

(1)、不过阿里斯托芬本人和同时代大多数希腊男子一样,更加认可“男人之间的情谊”,觉得这种情谊比男女之间的“爱情”更为高尚,这种自我统一在男人与男人之间实现更加值得赞赏一些……真正的男人应当爱的是男人身上才有的“男子气概”,结婚不过是出于繁衍后代的需要才去做的,那些本身就是由“双头男人”分裂出来的男人们应当去寻求男人……所以按阿里斯托芬的这个说法,“同性才是真爱,异性只是繁殖后代”这句话确实不是开玩笑的……

(2)、                   福音:来自上帝的好消息

(3)、“我的境遇与我的生存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于,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女人、孩子、祖国、信仰等等获得自由,然而,只要我还是一个幸运地活着的生物,而不是一家纯粹的分析机器,我又感到缺乏这一切。”尼采在1886年写给欧维贝克的信里头这般写道。

(4)、因为爱的本质不在于占有,世俗的婚姻制度和人的本能诉求却恰恰是要「以满足占有为目的」,所以爱情永远是以异化的形式在现实中沦落。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

(6)、Student:是的,合情合理。这非常正常,实际上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感到,我越爱一个人,他越能使我不高兴。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会在乎他想什么、说什么以及他有什么样的感受。我的幸福会受到他的影响。所以说爱情使人容易受伤是真的。我的朋友们有时会劝我别对爱情太认真。一个人对爱情越认真,他就会变得越容易受伤。

(7)、单恋一个人也是恋,只要一直恋下去就不算失恋,爱上谁是我的权利,没有人能干涉,至于接不接受是别人的选择,没有谁能左右…

(8)、Philosopher:这种爱情观不仅荒唐,而且注定会失败。

(9)、《他人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萨特著,第126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26页。

(10)、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无论是弗洛纶萨,还是罗浮宫;无论是印象派.后印象派,还是野兽派画家,都有众多的画家画祼体,思想很开明,没有禁锢……

(11)、而尼采——比《当尼采哭泣》里的他自己——要悲惨得多。现实中的莎乐美并没有为伤害了他而感到愧疚,也没有为他请一位心理医生来治疗他的心伤,留给他的只是落荒而逃,逃回自己那古怪而孤独的哲学世界中,之后还有六年多的孤独漂泊生涯在等待着他。

(12)、爱情其实是一种习惯,你习惯生活中有我,我习惯生活中有你。

(13)、Teacher:你觉得你爱一个使你感觉不高兴的人,或者和一个这样的人彼此相爱,是合乎情理的吗?

(14)、牧师:“福音”指的是“好消息”,即那从上帝那里来的、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真谛,这样的消息当然是“好的”。四大福音书指的便是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等四人带给这个世界的“好消息”。因而,传福音即是“将上帝的旨意与至善带给人,使人信靠耶稣、并靠着他进入那永恒的天国”。我们很少把自己宣讲基督教信仰的行为称为“传教”,而是叫作“传福音”,就是因为我们不过是神用以传递他的救赎之道的“肢体”而已,只是一个载体,而且这个传递出去的消息也确实是“真正的好事物”——因为那确实来自于上帝。

(15)、与柏拉图相对立的一派则抓住了人性中感性的方面,从人的生理需要出发,认为爱情是根源于人的肉体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欲念。它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肉欲的满足,所以,爱情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本能。这种主张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以反面观点出现,虽然,没有代表人物与著作传世,但从柏拉图著作中可见在当时是有很大影响的。古希腊另一位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用男女生理需要解说爱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对这一派理论的继承。当然,亚里士多德在用生理原因说明爱情的同时,还强调了灵魂对爱情的影响,这又倒向了他的老师柏拉图。如果说亚里士多德是动摇的话,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则完全继承了古希腊先哲爱情产生于自然欲望的主张,并将其推向极致。他视爱情为情欲的蛊惑,把爱情直接等同于肉欲,完全否认了爱情中理性因素的存在。这种以肉欲为爱情的思想反映和助长了古罗马现实社会中两性关系的混乱与放纵。然而两极相通,极端地放纵肉欲必然地引出它的对立面——禁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批判卢克莱修的同时,把柏拉图的思想向极端化发展。他们不仅否认人的感性欲望,而且以信仰来代替人的理性,完满的“上帝”代替柏拉图的“理念”,把人与上帝直接结合,取消了现实美这一中间环节,使人间的爱情失去了意义。在神学家看来,上帝是人类信、望、爱的惟一对象,爱情只能是人对上帝的无条件的爱。

(16)、如果说柏拉图把爱视为永恒的代名词,那么在卢克莱修眼里,爱就是一个死亡陷阱,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爱就是一切存在的挑战。至于浪漫主义先驱卢梭,他则把爱看成一种传染的戏法。为什么我们会爱人,不管所爱之人是谁: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场漫漫的智慧之旅——奥德·朗瑟兰哲学专业毕业,玛丽·勒莫尼耶也在大学里学习过哲学。她们的文字震撼人心且富有教育意义,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在温习哲学经典的同时,还能相对缓解内心痛苦的绝妙机会!

(17)、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18)、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爱情观,不同阶级、不同层次的人,恋爱的方式也有所差别。

(19)、爱情的艺术即获取爱情的手段与方法。西方哲学家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以文艺复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这一时期,哲学家们主要是从主体的角度单方面地来思考爱情的艺术。德谟克利特等人提出要合理地节制情欲,卢克莱修认为习惯可以产生爱情,奥古斯汀则谈到长期的渴求会深化爱情。从文艺复兴开始,关于爱情艺术的思考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对爱情认识的深入,哲学家们看到爱情不仅是主体的需要,同时它又是主体与客体(同时也是主体的另一个人)的关系。从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出发就使对爱情艺术的思考不再单纯从爱情的主体出发,而更多地考虑到爱的对象。斯宾诺莎首先提出,“爱就是使所爱的对象感到快乐”。卢梭进一步展开这一思想,认为男子应使自己的伴侣有所爱,有所思想,而不应该使她们成为奴仆。孟德斯鸠则在比较东西方男子对他们所爱女子的态度后指出,西方人以使自己所爱的女子不幸为不厚道。费尔巴哈在更普遍的意义上提出,要想获得爱就必须先去爱人,爱是相互的,不能坐享其成,应以爱易爱。这说明西方哲学家对在过去爱情哲学思考中无足轻重的妇女——这一造成爱情的另一半人——开始重视。

(20)、世界那么大,爱上一个人那么容易,被爱也那么容易,但要互相相爱,竟这么难。

2、关于爱情的哲学家

(1)、    修辞学家斐德罗:爱是爱神赐予给人幸福之源

(2)、宣布“上帝已死”,上帝便将尼采抛入了无人理解的疯狂之中;鄙薄世俗的幸福,学术界对于这个古怪又渎神的非科班出生却在研究哲学的语言学教授所报以的,便是学术上的封杀式沉默;带着鞭子见女人的他,终于还是没能得到爱情,最后却寻求了另一种补偿的方式——尼采的死因中,有一条值得让人注意的,便是“梅毒”(当然这是个存在争议的解释,是一位从纳粹批判的立场来批判尼采的思想的精神医学界权威,郎格.艾奇鲍姆所提出的,被当时希望抹煞尼采的知识分子所追捧。更为普遍的说法还是精神错乱带来的身体衰弱)。

(3)、我们对别人的感觉非常主观。其他人都没法理解为什么你爱的人值得你去爱。所以在他们的眼里,你的爱情是盲目的。所有这一切看起来都不是精确计算的结果,而是顽皮的丘比特所为。此外,这个故事还强调了爱情是一种感觉,以及爱情这种感觉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是不一样的。

(4)、对于他们的这一愁绪,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似乎已作出了辩驳。她认为,真正的爱,绝不会是痴情的鸟儿,为绿荫机械重复单调的歌唱;真正的爱,不止像泉源,机械地送去清凉的慰藉;真正的爱,不会是提线木偶对主人的机械满足。爱情,是两棵树,并肩站立,根在地下紧握,叶在云里相触。

(5)、不过两个人是形成一个整体的最少人数。由于两个人就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了,所以第三个人就不是必需的了。可是这并不是说,三个人就不可能。如果两个人已经融合在一起并且确立了这种新身份,另外出现的第三个人每每会被这两个人看做是对他们爱情关系的威胁或者损害。

(6)、在爱情里,就是尊重对方的生活、职业与价值观,以及TA这个人本身。这种对对方的尊重,会要求人一定程度地牺牲自我去成全对方。这也是性爱和单纯的性欲最大的区别:在性爱中,性行为不仅是为了自身的愉悦,也更是为了对方的愉悦,因而两者都会尽可能地去配合对方(一本正经地开车?);而纯粹的性欲里,只考虑自身的快感,这也是嫖娼时嫖娼者与卖淫者所处的情况:前者把后者当成了实现自身的快感的工具,后者在乎的并不是自身的性愉悦,而是事后的金钱。爱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并不指向其他事物。

(7)、Philosopher:也许在强烈的情绪体验和爱情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坠入情网)的关系上,你解释得很对。不过问题是这是否就是爱情的全部呢?现在我还不爱任何人,不过我以后某个时候可能会爱上某个人。由不爱任何人到爱上某个人,中间必定是有一个途径的。我怎么能意识到我爱上别人了呢?为什么我爱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人呢?

(8)、所以真正的爱情是困难的,因为它要求两个善良并真正理解和爱着对方的人同调地付出(而现实中太多人遇见的只是一方付出一方占有的不平等);但是真正的爱情也是超越了常人所害怕的那种“付出了没有回报”的顾虑的,因为它是一种人的本质的更高的自我实现。

(9)、你仰视苏格拉底,可我却认为他就是一个奇怪的老头。这是因为我们看做是优点的东西不一样,或者我们对不同的优点重视的程度不同。但是我可以说,我们欣赏某人总是有原因的。如果没有原因就一定不是欣赏。

(10)、这个浪漫的镜头,可以在电影《当尼采哭泣》里看见。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所改编,讲述了患有精神疾病的哲学家尼采与心理医生布雷尔之间的故事。疯子在这里强烈地安利这部电影——里头很好地把尼采的一些经典的人生片段以及哲学思想都通过镜头描绘了出来:疯子式的自言自语、嫖娼、抱着大街上被鞭打的马儿……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很真实而又孤独的哲学家尼采——莎乐美对尼采的求爱拒绝,便是这个故事的导火索。

(11)、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社交上人往往愿意选择跟一些与自己共同话题和三观的人进行交往,这样处起来一般都会比较愉快和容易一些。然而对于这个定律是否在爱情上适用,即谈恋爱时是否该寻找跟自己性情一致的人作为伴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没那么容易了。

(12)、在古希腊罗马神话里,爱神丘比特是一个喜欢搞恶作剧的小孩。在中国神话里,爱神是月老,或者叫月下老人。根据传说,每一个在人世间生活的人都有一个对应的黏土小雕像,月老把这些黏土小雕像配成对,用红线拴在一起。两个人被一根红线拴在一起就注定会成为夫妻。爱情在神话上的这种差异是否也代表了东西方对于爱情的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呢?

(13)、爱,热衷理性的哲学家通常都惟恐避之不及,但古往今来,从不乏有哲学家探讨爱这一伟大的奥秘。爱,在哲学里被描述成一种必须警惕的情感,要么因为它是虚幻的、折磨人的,要么因为它让人偏离智慧、道德等理想。从柏拉图、卢克莱修到蒙田、卢梭,从康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波伏娃,他们都对爱有着什么样的看法?本书揭示了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经历的感情变故、创伤苦恼以及他们关于爱的思考,对当今社会世俗化的爱情进行了质疑和批判,对于我们思考何为真正的爱情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4)、在德语中有这样的一句话“Ichverlassemichaufdich.“ (“我依赖/信赖你。”)而德语单词“verlassen“ 的含义是“离开”和“抛弃”。换言之,情深意切的一句“Ichverlassemichaufdich.”倘若直译过来,便会是“因为你,我抛弃了我自己。”

(15)、中世纪后期,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基督教禁欲主义受到冲击,人的问题重新提起,爱情的哲学思考日渐活跃,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摆脱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桎梏。以法国启蒙学者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直接诉诸于人的感性,从人的自然欲望是合理的这一前提出发,为爱情争地位。这样就使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又回到了爱情自然欲望说的老路上去了。他们认为爱情原本是人的欲望,是人的生理本能。但是,他们都不绝对排斥理性在爱情中的作用,并且认为爱情中感官的欲望应该受到理性的节制。这是他们高出古希腊、罗马先哲之处。与他们不同,另有一些哲学家则从理论分析入手为爱情“正名”,他们重新审视爱情的理论界说,提出爱情就是对我之外的现实存在的具体的人的感情.这样就把爱情从天国又拉回到人间,使爱情从中世纪对上帝的爱成为了对现实的人的爱。

(16)、相对来说是一种互利的爱,这种爱主要是指对自已的那些有业务往来或关系密切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而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17)、感性的容颜可以随着岁月老去,不复存在而变得丑陋,但是美好的道德品质却是可以持久不变——真正的爱情应当是对于美好的道德品质的爱和追求,因为它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更好,这也是真正的爱情应当有的样子:恋爱中的两个人彼此学习身上的美好的地方,然后一起变得更好。

(18)、Student:对这个事情我也想不清楚,所以我才问你的。对我而言,说我喜欢某个人非常容易,可是说我发自内心地爱某个人却非常难。所以在我看来,爱情和喜欢有很大的不同。不过这种差别也可能像钱够花和成为富豪之间的差别一样。赚够维持生活的钱不难,可是要成为富豪就难得多了。

(19)、感情不需要诺言、协议与条件。它只需要两个人:一个能够信任的人,一个愿意理解的人。

(20)、Philosopher:我的意思是说,你关于爱情的观点暗示了你不需要去学习如何爱别人。你既可能有那种感觉,也可能没有。如果你没有对别人的那种感觉,那么你做什么都无法使自己产生那种感觉。如果你对别人有那种感觉,那么感觉已经产生了,所以你也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去发展这种感觉了。

3、关于爱情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1)、莎乐美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般形容这次见面:孤僻——尼采的性格几乎一目了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没什么惊人之处;朴素——尼采的衣着十分整洁;慎重——尼采的言行节制而略显拘谨;优美——尼采的双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视;笨拙——尼采的客套仿佛是一个假面具。这样一些词组合在一起,一个不善交际的笨拙的哲学家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2)、动人心弦的爱情经历并不会为一个哲学家带来声望,但这却没能影响他们那别具一格的浪漫。为大家整理的几位哲学家,或多或少都曾为情所陷,但他们对爱情的见解却独具只眼。

(3)、真正的爱是永远的焦虑、担扰,是对被爱者的自由所抱有的恐惧和期望。是对对方的“真心”的「永无止境的试探和对无望的爱的永怀希望的追求」。

(4)、但是,阿里斯托芬这番话似乎在强调那么一件事情:存在那么一个人,那个人就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却神奇般的理解你和愿意爱你——这个人是曾经被分割了的另一半自我,因而是唯一的,非他不可。在这样的恋爱中,你们发现彼此总能够默契地达成某种合拍,在说出某句话之前就已经猜出了对方的心声,在你渴求陪伴的时候及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在情到深处的美妙时刻将嘴唇印在你的脸上……这种心有灵犀般的共同感,宛如是同一个人才能有的——其实不是“宛如”,而是“本来就是”。

(5)、别傻了,对你好不好,不是靠想出来,而是一天天日子过出来的。

(6)、最重要的,莎乐美很清楚,眼前的这个男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一如后来尼采给自己的比喻“太阳”,对于太阳我们当然崇拜它的伟大与无限的光辉,而选择待在它身边显然会有被烧死的危险。它们注定燃烧自己,将自己的一生献祭给那伟大的使命,成为那在遥远的星空中照亮黑暗的恒星,最后也在无人知晓的孤独中爆炸,成为吞噬一切的黑洞。尼采是一个好战的君王,他将征战四方,需要的只是一个愿意陪伴他见证自己的辉煌、也愿意为他自刎的虞姬——这便是莎乐美从尼采身上看到的命运。

(7)、YoungMan:我认为即使一种爱情观必然会导致某种荒唐的结论,你也不能否定这种爱情观。也许爱情就是荒唐的,生活就是荒唐的。

(8)、Sage:我就当你所说的是赞扬了。这意味着我们日常的共同信念是支持我的理论的。

(9)、Teacher:如果你说的这是真的,那么爱和喜欢之间就有一点决定性的差异了。喜欢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而爱情是产生价值的。你喜欢某人因为他具备优良品质。可是当你爱某人的时候,你爱这个人本身就会使你爱的这个人比其他人更有价值。

(10)、你发现这个人特别有吸引力或亲近感是有一些原因的。可是一旦爱情产生了,它就独立于原来的理由。即使那些原因发生改变了,或者其他人身上具备更强的这方面特点,爱情也不一定会改变。所以爱情不是基于原因的。

(11)、Sage:我觉得这个神话讲得很有道理。我相信古人对爱情的本质有某种深刻的洞见,并以神话的方式表达出来。你的同行柏拉图说得非常有道理,诗人的灵感来自神,他们说些自己也不完全明白的深奥事情。我并不是对爱情很有震感的人,我只能把它看得更清楚并给个清楚的说明。

(12)、也许尼采需要的只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哪怕这个妻子并不理解哲学家的哲学,仅是照顾他陪伴他就够了。可是这样的妻子,又到哪里去找呢——而他自己,又如何能给这么好的妻子一个安定的家呢。

(13)、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的、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14)、由于论证的过程比较复杂也难懂,我们直接简单说一下:人作为精神,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自身之中,必定要走出自我,寻求与它者的统一——往广义上是个体精神与总体精神的统狭义上则首先是与另一个个体的统一——翻译一下就是,人一生的终极目标是在社会的承认中实现自我,其过程则是获得一个又一个人的承认:家人的、朋友的、以及那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异性的。

(15)、究竟是什么使得尼采开始怀疑起这段感情呢?我们不妨讲一则有点可笑的轶事。尼采、莎乐美、李曾一起去照相馆照相。莎乐美对尼采说:“我们拉着童车,你坐到车中,象征着我们三个人的联盟。”尼采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我不同意,坐在童车中的应该是露小姐,让我们两个男人来握车把。”最后露小姐同意了尼采的意见,于是便有了这张作为她对两个男人的征服的奇怪见证的照片。

(16)、人本主义哲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曾经说过,真正成熟的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在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3将所爱之人的言行抑或态度作为获取或审视自我认知的行为,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削弱甚至损害了个体的完整性与独立性。爱情让男女双方心甘情愿、情不自禁、不知不觉地以对方作为自我认知的决定因素,却又恰恰是因此,让彼此一步一步地失去独立性和完整性,也因此而削弱了个体自身的吸引力,破坏了个体与其所爱之人之间的平等与自由,使得二人的爱情仿佛永远都不能达到成熟的状态。

(17)、要保证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并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工人阶级必须组成与有产阶级一切旧政d对立的独立政d。工人政d要有一个新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它比其余无产阶级群众更善于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18)、就算破碎,再活一次也还是会有同样的选择。作品:AdamMartinakis.

(19)、Philosopher: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吗?

(20)、Teacher:如果喜欢总是与一些优良品质有关,这些优良品质是喜欢的基础,那么喜欢是基于理由而产生的。可是想想看,一个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她是因为孩子具备某些优良品质(这个母亲眼里的优良品质)才爱这个孩子的吗?

4、关于爱情的哲学句子

(1)、应该说这是不太奇怪的事——结婚意愿的逐渐降低是现代化社会里的一个共同特征,经济的日益发达必然会导致个体的人自由流动成为日常,与之上升的是人在社会分工精密的现代社会的支配下日益强烈的生存压力和孤独感,而这早就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方出现了。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开始步入正轨。

(2)、个体的精神不能忍受自己的有限性,它寻求与他者的统一——在爱情里,两个这样的个体精神相遇,首先认识到对方是自由的,接着又意识到如果要统一则意味着自身自由的丧失。但这是必须的,人得走出自身的狭隘,无条件地由于爱而为对方付出;与此同时接收爱的另一方会由于这爱的真诚感到亏欠,意识到这爱里头包含的对自己的自由的尊重和呵护,也会“报之以李还之以桃”地用相同的爱回赠对方——在这种奇妙的付出与受赠之间的循环中,两者超越了个体自我保存本能的有限性,在对方对自己的接纳中重新回到自身,个体间的敌对差异被扬弃了,一种更高的精神实现了。

(3)、如今的牧师只比教堂执事大一点儿,任何他人都是权威,所有的差异和权威都在某种具有共性的疯狂中、或者说在同甘共苦中被调和了。在无人真正拥有权威、无人能够以此方式令他受益、或者真正能够把被保护者带走的情况下,别的方式反而会更成功。因为有一点是确定的,当一个傻瓜自己走开之时,他会带上其他很多人。

(4)、上至玉皇大帝.下至王侯将相都是礼法的守护者,根本没有谈论爱情的空间

(5)、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在这茫茫人世间一如张爱玲所描述地那般“原来你也在这”,奇妙地相遇在一起——两只渗着汗的手的缠绵,嘴唇下舌头的交绕,温暖的拥抱中感受着彼此的独特的气味……于孤独的人而言,那是足够让他们铭记一生的神圣幸福。

(6)、《易经》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道理?是一个变的原则。大家千万记住,宇宙间没有不变的事,没有不变的人,没有不变的东西。而且天天在变,随时在变,随地在变,无一而不变,也不可能不变。所以我经常告诉年轻人,讲恋爱谈爱情,爱情是会变的呀!天地间很少有真的爱情,爱情是人文自然的产物,也随人为的意识而变化。

(7)、    记得初三时期曾和同桌谈起过一个北大出家数学才子---柳智宇。他有能力被保送上北大,也有勇气放弃某些东西到寺院修身,当时都是一番看破红尘和了此因缘的观点,现在过了五年再回头看看他,觉得他这是在选择一种重生的方式活下去。记忆最深的是他对爱情的理解。一个每日在寺院上殿,读书,劳动的尘外之人,当他回忆起曾经点点滴滴,也是那么令人感触。他曾在一篇《我理解的爱情》文章中说道“在爱情中,我们会觉得对方很美好而单纯,却不知如何让这种美好延续。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美好的东西就会想到去占有。我们的内心缺少一份敬意。”我觉得这份美好的东西通俗一点就像距离产生美,当两个人保持一定距离时,怎么看对方也是很美好;但当两人渐渐靠近与熟悉后,却慢慢觉得原本认为的美并不是那么美。也许是过于了解和熟悉后,不美的一方面也随之浮现出来。我们要全面看待问题,一种看似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存在其瑕疵。敬意也许就是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成长,缺少敬意,也许会缺少欣赏之心。对待美好的事物,还是要保持敬意之心,不勉强不奢求,这也是一种成长。

(8)、Philosopher:你的观点使我想起来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讲的一个神话。我们现在的人只是原本的半个人。最初,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和四条腿。众神感觉受到了人类的威胁,就把他们分成了两半。因此,人类不得不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只有跟自己的另一半结合成一体的时候才感觉到是完整的。

(9)、当我确定你从我的世界消失,我才终于敢承认我喜欢过你的事实。

(10)、YoungMan:从逻辑上来说,两种可能性都有。可是从经验上来说,我们知道爱情通常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

(11)、人心追求的常常是权力,他们的思想不停地奔向那里,仿佛那样一来一切都会变得清晰可解,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天堂不仅有喜,而且还有忧。

(12)、在高中时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疯子我自己是羡慕的,也是由此对这种献身哲学的孤独产生了向往,从而定下了学哲学的理想。但等我真正地进入了哲学专业,才发现这样的人生意味着多么沉重的代价——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没有妻子与儿女,像是一只断线了的风筝,自由而孤独——要知道,如果遇上了暴风雨,这样的风筝是很容易被打掉的。这样的人生即便在今天,同样也让人难以理解。

(13)、但是,一些西方哲学家却仅仅从人的自然存在方面去理解爱情,他们把爱情归结为人的天性,从人的自然需求出发,虽然在一定的意义上对爱情本质的某一方面(爱情的生理欲望基础,爱情的理性要求,爱情的整合特征)有所发现,但最终并不能真正科学地把握爱情的本质。不仅如此,由于他们不能从人的社会存在方面去理解爱情,看不到社会文明对爱情的作用,这样就使他们所理解的爱情成为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与“人”的爱情,而不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具体的现实的爱情。对爱情本质的科学把握,必然肯定爱情的发展,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展开说明。

(14)、从巴门尼德开始,所有的古希腊哲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反对感性世界,因为他们都看见了感性世界的流变不居——一如男女之间的热恋,可能转眼间情欲过去之后两个人就会分道扬镳。男女间的情爱固然是美丽的,但是终究也无法永恒——这样一种“美”,哲学家们都不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美”。

(15)、存在主义哲学流派中有这样的一个概念——注视。这个概念是讲,“我”是一个自为的存在,而当一个人的目光落到“我”身上,注视“我”时,“我”被他人看到了,“我”本身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他人的注视下,“我”成了“他为的存在”,这也就是说,“我”成为了诸如物一样的东西。1诚如萨特所言,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来说,他人是我们身上最为重要的因素。2而我们对于一个人的爱,往往会使得我们倾向于借助“所爱之人”这个“他人”来获得、巩固、抑或是变更自我认知。

(16)、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生中的七情六欲也逃不出这个永恒发展的规律。看待问题,要向前看,也许就是这样的爱情甚至人生,不需要太多“想当然”,“如果”和“白日梦”。当我们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动力,但还可以走回头路,当然这是少数人的做法。有人会另外寻找方向,开辟了另一条路。柳智宇就是后者,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重新为自己而活,坦然观世,寻求最初的本性。生活,我自己也用六个字来看待,看开,看透,看懂。也许自己的悟性并不是很高,但是处理一些名与利的问题,还是可以看开点。至于看透与看懂,我自己也不会说那么多,因为在某些方面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所理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时候似懂非懂挺好的,时而彷徨也能令人更加清醒。

(17)、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呢?此时我们得联系到柏拉图那有名的理念论的思想了:我们世界中的众多的事物,都只不过是对理念世界里的众多的理念本身的分有。一如世界上有许多的树,但是这些树都会枯萎死去,因而它们不是真正的“树”——作为完满的包含了一切关于“树”本身的定义的那个“树”的理念,它不生不灭,永恒而唯一。

(18)、Teacher:你觉得你喜欢一个使你感觉不高兴的人合乎情理吗?

(19)、本以为,错过了一场阳光,不去触及彼此的心伤,便会很快的将你遗忘。不曾想,思念凝成霜,越想尽快的放手,心里越是苍凉。也许,这一场风花雪月的浪漫,会成为彼此爱情的绝唱。

(20)、Philosopher:根据古希腊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是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胡乱对人射箭。被丘比特射中的人就会与他看到的第一个人坠入爱河。丘比特有两种箭,那些被金箭射中的人就会拥有甜蜜的爱情,而那些被铅箭射中的人就会陷入痛苦的爱情之中。

5、有关爱情的哲学的短句

(1)、Philosopher:有这种感觉是不是总是好事?

(2)、看来我们的小丘比特真的是很调皮,孤独与自由的二律背反,也是他带来的一个考验。

(3)、○玛丽·勒莫尼耶(MarieLemonnier)接受过哲学训练,法国著名新闻周刊《新观察家》记者。

(4)、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差别是类别上的差异,这还是程度上的差异。如果你有够花的钱,并且还有更多、更多、更多的钱,然后你就成富豪了。我喜欢一些人,另一方面,当我爱上什么人的时候我会把他放在一个不同的类别里,我不会把爱的人和喜欢的人这两类人混为一谈。

(5)、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6)、Sage:形成一个整体需要一个过程。首先,两个人互相吸引,他们开始关心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然后他们逐渐拥有共同的看法和价值观。我学会从你的期望看问题,逐渐把你的价值看做我自己的价值。我不仅以我认为是为你好的方式对待你,而且以你认为是为你好的方式对待你。最后,他们具备了一个共享的身份,这种共享的身份是由两个个体形成,可是一旦形成,这个整体就会被看得比它的各个部分更重要、更确定。我爱人的悲剧会对我产生影响,他的悲剧也就是我的悲剧。

(7)、○郑万玲 南开大学法语语言文学学士,南京大学法国文学硕士。

(8)、这是个让哲人也头疼的问题——“独身”似乎成了哲学家们的一个标签。在这群单身哲学家大军中,尼采是赫赫有名的一个,他那句“你要去女人身边吗?别忘记带上你的鞭子”更是让他自己成了被女性们唾弃的对象。

(9)、也许有人会问,这种仅仅出于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爱情,是不是原始人以自然性爱为主要内容的爱情的简单的回归?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未来爱情的纯化是爱情产生动机的纯化,而绝非动机本身的纯化。男女互相爱慕受人的自然需求和社会文明发展状况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其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在原始社会中,由于人的自觉不够,社会文明水平较低,男女互相爱慕的内容主要是本能的性爱。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化,人的本能因素越来越弱化,社会文明的因素越来越强化,男女互相爱慕的内容便逐渐地从本能的性爱向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方面转移。我们认为,未来爱情的发展在纯化爱情动机的同时,必然会出现本能因素作用的弱化,也就是说,未来爱情主要不再仅仅是性需求的满足,而更多的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追求和寄托,感情的融合、理想的一致、事业上的互助将越来越成为爱情的主要内容。

(10)、爱情发展中这一进步与退步的矛盾,困扰着历代西方哲学家,为了摆脱这一“二律背反”,他们在思想领域中做了种种努力。但是,问题的根源却并不在于理论,爱情发展中的“二律背反”是社会发展的“二律背反”的反映,爱情的异化源于人的异化,而消除这一异化的最根本途径是消除使人异化的社会,把人从异化的社会中彻底解放出来。

(11)、Sage:爱情的基础不是欲望,而是远较此为深。对爱情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人类是自给自足的,他们就不需要爱情。人类需要爱情是因为他们作为个体而言是不完整的。只有当他们和自己的爱人具备了爱的关系之后他们才变得完整。

(12)、Philosopher:一个人背叛自己的爱人就是忠诚于自己的爱情,忠诚于自己的爱人就是背叛自己的爱情。

(13)、Student:我同意这种观点。通过观察,我们对爱情特性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嗯我有另外一对概念想检验:爱和欣赏。很明显它们是不同的,可是哪里不同呢?

(14)、相对来说是一种无私的爱,这种爱是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子女,以及自己的亲人和自愿甘心付出的人;

(15)、总觉得对方会变好,总觉得这个人是这么好那么好。但实际上,你只是生活在幻想里,所有优点都是你想象的。

(16)、  或许悲观的存在主义哲学流派又要反驳,说尽管人们努力地想要去把握并且设法控制他人的自由,但是,倘若被爱者变得宛若如提线木偶,那么,爱者则会重新陷入孤独之中。因为在爱情之中,人们总是渴望一种特殊类型的化归己有,人们所真正想要占有的,是一个作为自由的自由,而并不想要像占有一个物体那样占有被爱者。然而,“我”对于“我”所爱之人或“我”的爱人的爱情又会使得“我”“注定要迫使他人行使他的自由,以建立我的存在”4

(17)、爱情在我们的人生中为我们创造着另一种人生。它使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相比较,现实的世界显得混杂纷乱。爱情使我们得以重新瞩目我们生息其间的平凡的宇宙,使我们的灵魂得以窥见人生的神奇美妙。

(18)、YoungMan:也许这就是爱情的美丽之处。我觉得爱情是永恒的追寻这个想法很好啊。我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只没有腿的鸟,我不得不永远保持着飞翔。

(19)、Student:那看起来像是一个奇谈怪论。如果一个人使我不高兴,我肯定不喜欢他。不管怎么说,如果一个人使我不高兴,我对他的喜欢就会比较少。我有可能会欣赏相处得不高兴的人,但是欣赏他跟我喜欢他并不是一回事。

(20)、然而知识分子的聚会与就是常人不太一样。正当大家坐在了餐桌前,准备开始享用美酒时,医生厄律克西马库却说,一群知识分子坐这里喝酒还伤身实在是太没有层次了,但是不喝酒好像又没了消遣,不如我们来进行哲学式的问题吧(黑人问号???)……然后众人一致同意了他的意见,最后他给出了今晚的主题:赞美各种神的诗人很多,但是很少人赞美爱神,于是我们今晚就讨论“爱”吧。就这样就有了传世的《会饮篇》。《会饮篇》最后以苏格拉底的情人阿尔基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赞美,作为对这次讨论主题“爱情是对永恒不变的精神的追求”的升华,结束了这场对于爱情的讨论。

(1)、Teacher:所以喜欢看起来要比爱情更正面。根据你刚才说的,喜欢跟人具备的优良品质关系密切,可是爱情就不总是这样了。

(2)、在男女关系复杂的今天,网上已经有了“同性才是真爱,异性只为繁殖后代(生理愉快)”的段子——中国特有的性观念的问题在西方现代性的自由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使得“性”这个问题成为了恋爱中一个不能直面但是又无可避免的因素,以致于人们觉得像“柏拉图式恋爱”歌颂的那种超越肉体的精神恋爱才是恋爱的完美典范。

(3)、“如果你要毁灭我,我会忍痛离开。”又有哪个女孩不是如此呢……私生子查拉图斯特拉的出生只是让这个单身父亲加重了对女人的恨。他终于也继承了他的老师叔本华对于女人的厌恶,开始琢磨贬低女人的句子——毕竟像莎乐美那样征服男人的“女王”太过伤哲学家高傲的心。

(4)、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爱情的产生与个性的人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好的爱情是美好人性的体现,对于爱情的执著追求,事实上是人类对于自身美好本性的追求。所以,“爱情是人性的同一语,爱情的秘密就是人的一般秘密”。对于爱情的思考必然要联系到对人性的思考,只有从人出发揭开人的秘密才能揭开爱情的秘密。西方哲学家从对“人”的基本认识出发来考察爱情,这一基本方向应该说是正确的。

(5)、《他人是地狱—萨特自由选择论集》,萨特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0页。

(6)、Student: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是那个母亲爱他的孩子,所以她才看到她孩子的优良品质。在这个母亲的眼里,她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可贵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因为她爱这个孩子。

(7)、你看,这么多人,这么大的世界。我遇到了你,你也遇到了我,挺好。

(8)、况且,大千世界里,每一个独立的人彼此间千差万别,有着各自的过往与性情,找到一个跟自己完全一致而合拍的人跟找两片纹理一致的树叶一般困难——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爱情就是这种“不可能中的可能”: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却能够走在一起,然后出于一种不同于血缘关系的义务感的情感,为对方付出,这着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9)、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阿里斯托芬并没有对此给出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从来都是超验的——这意味着,即便你遇到了这样的爱情,你也无法对此言说,但是你能够在内心中知道——最后,并不是我们遇到了那个“唯一”,而是我们让那人成为了自己的“唯一”:这,才是我们大多数人能够遇到的爱情。

(10)、虽然岁月磨平了我们的棱角,但内心住着的那个小孩还是不想长大。

(11)、YoungMan:也许你是对的。可是这就意味着我对爱情的看法是错的吗?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处境,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爱情。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这就是人生。

(12)、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认为爱情是从人世间美的形体窥见美的本体以后所引起的爱慕,人经过这种爱情而达到永恒的美(理式)。

(13)、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14)、柏拉图还发挥了希腊传统的灵感说。他认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诗人须有神灵凭附,转入狂热状态,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柏拉图的对话录对希腊文学有很大的贡献。它的特点是用提问、启发、诱导等方式解决疑难,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层层深入,使读者不但看到思辨的结果,还看到思想发展的过程。

(15)、疯子:“真正的好事物”——这是一个让当今时代的人会下意识警惕的说法:糖衣炮弹是每个时代的谎言都惯以采用的伪装。

(16)、Philosopher:如果在自由和爱情之间存在矛盾,为什么多些爱情少些自由,比多些自由少些爱情更好?为什么前者是更好的平衡状态?

(17)、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爱,是狭隘的自私的而又唯心的,他们的爱只对有权有势的统治阶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