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雨景的古诗有哪些四年级精选105句文案
关于描写雨景的古诗有哪些
1、关于写雨景的古诗词
(1)、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4)、宋 辛弃疾《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释义: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6)、这首诗在朱湘诗中是挺拔独秀的。他没有如惯常地注意韵脚的整齐,而是采用无韵的自由体式,字数大体整齐而不押韵,更显得声随情转,潇洒自如。诗中注意了意境的创造,四种雨景似四幅印象派的小品,又在其中注入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春雨梦回时窗前的淅沥,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都勾起人们深潜于心中的对古代诗词中意境的联想和呼唤。而全诗最后两行,更得之于“鸟鸣山更幽”的启示,在最宁静的氛围中写出了最清脆的声音,这声音,使人得到了一种生气,一种美感,一种在期待中出乎意料地获得的满足。色调的搭配,动静的协调,都表现了诗人艺术锤炼的匠心,而这匠心又不露一丝斧凿的痕迹。末尾的两行神来之笔,似信手拈来,却蕴藏着多少诗人艺术创造的苦心。(孙玉石)
(7)、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描写雨景的古诗句篇6:五月十九日大雨朝代:明代
(8)、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9)、“气”是文的生命,也是解读课堂的生命
(10)、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1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14)、⑫奥登:《悼念叶芝》,查良铮译《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15)、⑰孙玉石:《美的追求与期待——读朱湘的〈雨景〉》,孙玉石主编《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2页。
(1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7)、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中说,“朱湘诗,也是经过刻苦磨炼的”“《雨景》一首在阴晦中启示着他的意义”。《雨景》不仅被入选,且得到称赞,可见这首短诗在诗人陈梦家眼中的价值了。
(18)、⑥赵毅衡:《留学民族主义?——朱湘的留美之怒》,《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第3期。
(1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0)、No.14近看,街道上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白白花的全是水,简直成了一条流淌的河,上面争先恐后地开放着无数的水花;远看,楼房和树木都是模模糊糊的。
2、关于描写雨景的古诗有哪些四年级
(1)、No.12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像瓢泼的一样,看那空中的雨真像一面大瀑布!一阵风吹来,这密如瀑布的雨就被风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豆大的雨点落在了地上,溅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喷泉。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3)、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5)、以上是对《雨景》所做的层次分析,是一种整体结构上的把握。就形式而言,这首诗尽管外形是严整的,但各个句子结构又是变化的,每一行的句式都不一样。另外,它的形式特征还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究:其一是语气,其二是音韵,其三是标点符号。
(6)、②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7)、④闻一多:《泰果尔批评》,《时事新报》副刊《文学》,1923年12月3日。
(8)、①本文基于一次研究生课堂实录,感谢胡玉蓥同学进行录音整理。
(9)、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像是伴奏着一支小舞曲,我不禁被窗外的世界所诱惑。
(10)、然而,这四种雨景描写还是这首小诗的铺垫。诗人对生活美和自然美有广泛的兴味和追求。他写了现实生活中已经呈现的美,这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也象征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美;同时,诗人更喜欢那期待中美好的一切。他将笔调一转,便引赞美的歌喉到了另一番境界:他“最爱”的还是那将雨未雨的“天”,因为那里虽然是灰色的却又是那样给自己一种“透明”的感觉,而且在这灰色而透明的氛围中,还“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寂静的云气中又会飘来一声“清脆的鸟啼”。这情景是多么令人神往而深思!自然美和人情美在作者的笔下融成了一片诗情美。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唐·白居易》
(12)、由上所述我们也许不难产生一种直观的印象,就是觉得朱湘的人生中充满了紧张感,他可谓命途多舛,生活中不时伴随着挫折、冲突和压抑。然而,通观他的诗歌写作和翻译,还有他的散文和诗学论评,全然不见一丝因受苦而滋生怨愤的印迹,也没有各种矛盾、困窘所导致的“一团糟”(无序)场景,相反地,其作品的“文字之优美精致,情调之从容宁静”⑥,令人赞叹不已。尤其是他的诗歌作品,行句严整、语调柔和,既有《摇篮歌》的深情款款,又有《采莲曲》的摇曳多姿。由此,在他的人、生活和诗之间,就呈现出某种“张力”甚至强烈的“反差”。这正是沈从文论及朱湘时指出的:“作者在生活一方面,所显出的焦躁,是中国诗人中所没有的焦躁,然而由诗歌认识这人,却平静到使人吃惊。”⑦对于这一点有必要再细说一下。
(13)、9)下雨天,爸爸淋着雨来到学校,当我出来时,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那么疼爱我。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1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No.13几声隐约的雷声从天边传来。云儿们似乎听到了指令,都聚在一起,随之越聚越多,不一会儿就成了墨色。电闪和雷鸣也渐渐频繁起来,闪电一个比一个疾,雷声一声比一声响。
(17)、译文: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8)、No.5只见北海怒涛翻滚,咆哮奔腾。骤雨抽打着地面,雨飞水溅。
(19)、No.6雨,下在电线上,雨滴恰似在五线谱上整齐排列的音符,还似水滴在那里赛跑,又似珠子在那里游行。雨越大,水珠就越多,降落的速度自然也越快。
(2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
3、描写雨景的古诗55首
(1)、需要说明的是,《雨景》在收入《草莽集》之前还有一个版本(见于朱湘给梁宗岱的信中),兹录如下⑬:
(2)、遥想周郎不顾。生憎利口喃喃。凭谁井塞泥缄。
(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4)、雨珠顺着小草的茎滚下来,一滴钻到土里,又一滴钻到了小草的嘴里,找不到了。
(5)、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6)、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孙锐)平湖秋月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明) 钟禧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明) 董斯张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7)、唐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释义: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9)、No.7雨,下到了房顶上,只看见贱起了一阵如烟的薄雾时高时低,忽稠忽稀,连绵起伏。房顶上的雨水随着管道流下来,形成了一条“奔腾喧嚣”的小河。
(10)、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11)、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13)、宋 陆游《夏雨》:严州城中三日雨,朝暮点滴无休时。释义:严州城已经下雨多日了,雨点从早上到晚上都没有停过。
(14)、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15)、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16)、暴风骤雨、急风暴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大雨淋漓、
(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No.2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19)、这里有一个疑问:内心焦灼的作者是否必然会创作表现剧烈冲撞的作品(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诚然,富有个性、甚至有一点“怪癖”的人,其思想习性、行为风格多少会影响其文字表达方式,使之或绵密纤细(如普鲁斯特)、或艰涩迂回(如克尔凯戈尔)。但这种“正向”的关联不是绝对的,因此“痛苦的作者写出的作品必然是痛苦的”这个推论或预设是需要商榷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追问:一个在生活中充满紧张感的作者,被要求非常从容地写作,或者希望他的作品是舒缓、流畅的,其难度是否会加倍?这个问题其实也不会有定论。之所以如此反复辨析,是为了指明,朱湘的性格、生活境遇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张力”,是不应回避、值得考量的(显然也不必过分强调)。在很多评述里,朱湘的诗歌被比较笼统地视为具有唯美倾向⑩,倘若比照朱湘的性格和生活,就会感觉他的唯美追求确实非常鲜明——无论在诗歌创作还是翻译、评论上⑪。最终,他就如同英国诗人奥登(W.H.Auden)悼念爱尔兰诗人叶芝(W.B.Yeats)的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靠耕耘一片诗田∕把诅咒变为葡萄园”⑫。
(2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描写雨景的古诗20首
(1)、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2)、如果从字面上来看的话着实是很一般,可是杨万里写得又是极为抒情,也很是唯美,每一句都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有一种独特的美。正是由于看到了外面下起了雨,让诗人感慨万千,原本是想要好好欣赏远处的风景,但是一场雨把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了其中,也就让人生出了一丝忧愁,不过诗人并没有重点描写心理的变化,更多的还是描绘了唯美的细雨。
(3)、我与雨有缘,因为好多奇思妙想皆在雨中萌发;我与雨有缘,还因为敏感的心路变幻出诸多精彩迭起的故事。
(4)、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清) 田庶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院风荷(清)许承祖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和友人招游西湖(明) 杨周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5)、诗人也是懂得人们审美心理的。对于现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雨景”所象征的美好的一切,人们固然充满了欣喜和热爱,更重要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趋新心理,又使人们不满足于已实现的一切,而在未知的期待中获得更大的美的享受与满足。那一种“无声的期待”中给人们多少辽远遐想的时间和空间!诗人在清贫中生活,他对生活美和感情美的期待感十分强烈。这里听到诗人追求人生无限的愿望,对于一切美的追求者,确实在阴晦中“启示”着无限的人生意义。为了这期待美的实现,每个人都有毕生求索的必要。
(6)、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7)、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秋雨如烟如雾,无声地飘洒在那空地上的瓦砾堆里,枯枝败叶上,淋湿了地,淋湿了房,淋湿了树。
(1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11)、10)下雨天,小明在操场上摔了个仰面朝天。
(12)、⑰孙玉石《美的追求与期待——读朱湘的〈雨景〉》,见孙玉石主编《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第5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 苏轼的心情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题相映教古文
(14)、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1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16)、7)马蹄声做了背景,是不是时间就可以加快,下雨天做了背景,是不是等一等就看到了彩虹,想念你做了背景,是不是一辈子就可以让我等待,亲爱,想你。
(17)、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18)、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流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1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
(20)、12)我比较健忘,于是老婆常叮嘱我,说下雨天外出办事千万别落了雨伞,所以家里现在已经有十把雨伞了。
5、关于描写雨景的古诗有哪些诗
(1)、No.3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狠地往玻璃窗上抽。
(2)、⑥赵毅衡《留学民族主义?——朱湘的留美之怒》,《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第3期。
(3)、No.8雨更大了,房顶上,街道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这时一阵风猛刮过来,那白纱袅袅地飘去,雨点斜打在街面的积水上,激起朵朵水花。
(4)、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题?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5)、清晨,从空旷的窗望去,街边褐色树枝的叶已退尽生命的绿,在雨中换成忧郁的苍黄,纷纷扬扬吻向静默大地。
(6)、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7)、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8)、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9)、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10)、天上洒下了蒙蒙细雨。透过薄薄的雨帘,模糊的瞅着小巷街头偶尔浮过几朵花似的伞。
(1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2)、虽然第二个段落里,由“并且”连接的两个小层次之间,也许只是一种较“弱”的、非直接的递进关系,但由于“清脆的鸟啼”及其效应(“鸟鸣山更幽”)十分明显,它的出现不仅将前面的“雨景”迅速变为背景,而且扩展了“无声的期待”的心理空间。这样,全诗更像是一种“扬(放)—抑(收)—扬(放)”的精心架构:率先展示的四类恣肆的“雨景”实则仅是铺垫,它们聚集的情感(“心爱”)被收束在“最爱”(对于“将雨时的天”)之下,然后在“无声的期待”中映衬出“清脆的鸟啼”的现身,最后的重心落在“鸟啼”上。当然“鸟啼”也可被看作“雨景”的一部分,或者说它是另一种意义的“雨景”——鸟儿展翅翱翔的身影隐匿在视线之外,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如此则深化了标题“雨景”的涵义。
(13)、2)外面刮起了大风,吹的树枝乱摆,描写下雨天的句子大全地上的灰尘乱飞,让人睁不开眼睛。
(14)、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1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6)、②乔治·布莱《批评意识》中译本(郭宏安译),第280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7)、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8)、按照一般设想,一则朱湘的脾气比较“暴烈”,与人略有不合就翻脸(从他求学到工作,这方面的事例比较多,其中他和“新月派”同仁之间的纠葛,兼有私人恩怨和诗学观念分歧的成分⑧);再则他的个人境遇、家庭生活算不上顺畅、愉悦,在多重压力下难免会生出焦灼感和厌烦感——如此一个写作者,很可能他写出的作品要么充满了焦躁不安或灰暗低沉的意绪,要么满纸是包含着忿懑乃至戾气的文字。这样的设想有其合理之处,因为一个作家很难不把他的个性、人生体验、生活态度、与周围环境的复杂关系,以及他的憧憬、失落、焦虑等情绪(特别是给其带来重大影响的负面因素),投射到他的写作中去。可是,我们在朱湘的诗里很少看到刻意渲染的阴霾。这并不是说他的写作完全抹去了尖锐的东西,他的诗里也多次言及“虚空”、死亡,喟叹人生晚境的凄凉(《残灰》),甚至鞭挞“丑恶”(《热情》:“我们发出流星的白羽箭,∕射死丑的蟾蜍,恶的天狗。∕我们挥彗星的篠帚扫除,∕拏南箕撮去一切的污朽”)、嘲讽“虚伪”(《扪心》:“最可悲的是∕众生已把虚伪遗忘;∕他们忘了台下有人牵线,∕自家是傀儡登场”),但他所抒发的并非一己之怨,而且没有让自己的情绪损害诗歌语言、形式的完整和饱满——其间隐然包含了某种“形式的政治”的“偏执”。⑨
(19)、⑩赵毅衡说:“朱湘几乎从来不把个人情绪放到他的写作中去……为我们挽救了一个唯美的诗人”,见《留学民族主义?——朱湘的留美之怒》,《文学界(专辑版)》2007年第3期。
(20)、如何读一首现代诗?这应该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就笔者的阅读习惯而言,读一首诗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细读”(CloseReading),这并非一般性的赏析,也不是一种随意的蜻蜓点水式的读后感,而是进入诗作的文本内部,对其词句、语调等内在“肌理”进行剖析;它要采用所说的“我思”的方式,让思绪在诗的文本里走动,揣摩、跟踪语词的流脉和气息。另一方面是把作品放在它产生时的历史语境中,放到作者本人创作的总体格局里,即不是孤立、抽象、封闭地对一首诗进行读解,而是尽量把它上下左右周边的关系、因素引进来,也就是增强它生成的“历史感”和“方位感”,以便更清晰地把握它的构成和线索。那么,是不是每首诗的阅读都亦步亦趋遵照这样的步骤——先条分缕析地从词句入手把它剖析得“体无完肤”,再由文本扩散开去、勾联相关背景进行解说,最后收拢起来回到诗作本身、聚焦于其主题意蕴等?似乎也未必。现代诗的一个特点是:每一首诗就是这“一首”,从内容到形式、从主题到结构,是自成一体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同样地,读一首现代诗就有读这首诗的独特方式,也许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读其他诗的办法,比如读冯至的《蛇》和读周作人的《小河》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⑮罗念生编:《朱湘书信集》,天津:人生与文学社1936年版,第120页。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③徐志摩《诗刊放假》,载1926年6月10日《晨报副刊·诗镌》11号。
(5)、全诗共十行,总体上都是以一种快乐的调子写“心爱的雨景”的种种情态。从第二行至第五行的四行诗,每一句都描绘了一种美的“雨景”,诗人把四种雨景写得都与作者感情紧密联系起来,使你读时感到,句句写雨景,又句句写人情:春夜梦醒时听见窗前细雨的淅沥,使人温暖,也引人遐思;夏天急骤的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给人快慰,也催人奋起;那拂人脸庞的雾一样的雨丝有温柔而缠绵的情意,而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就叫人震悚,也激发人们产生一种心理的快感。诗人懂得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美学情趣。他以这种情趣加促了这种种雨景,实际上也在这雨景中暗示了种种人生的经脸,种种内心的情态。爱这雨景者才真正是生活的理解者与品尝者。太单调了,人生又有什么丰富的快乐可言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