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精选130句陀思妥耶夫斯基文笔(陀思妥耶夫斯基哪本书最好看)

美词美句 2024-01-22 14:19:30
导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阅读顺序 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好看吗 (1)、为了更好地进入社会,求得个人优良的生存环境,争取得到一种比较理想,富有个人情趣的生活方式,得一份称心如意的职...

陀思妥耶夫斯基阅读顺序

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好看吗

(1)、为了更好地进入社会,求得个人优良的生存环境,争取得到一种比较理想,富有个人情趣的生活方式,得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去拼搏,去刻苦。去搏览群书。这才是最根本,最切实的读书之路。

(2)、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研究生会 BNU乐育青年北师大英才

(3)、三联生活周刊:您如何看待二十一世纪初兴起的政治哲学研究趋势,特别是施特劳斯如此受欢迎的现象?施特劳斯的古典政治哲学路径如何与中国面临的现代性考验擦出火花?

(4)、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殿军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坎坷而壮阔,经历了各路思潮的涤荡,历史上接十二月d人的余脉,下至预见了十月革命,写出了深渊般的厚重作品。

(5)、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ёдорМихайлович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

(6)、在托尔斯泰生活的各个方面,创作冲动形成的力量随时可见,它体现在偶尔出现的豪赌行为中,体现在他年轻时的猎熊活动中,体现在疾风暴雨般的多产婚姻中,体现在他多达90卷之巨的著作中。T.E.劳伦斯(他自己就是一位具有超凡能力的人)私下告诉福斯特:“托尔斯泰是无法对付的。这个人就像昨日刮过的东风,在你面对它的时候,它催人泪下,同时又让你全身麻木。”《战争与和平》的许多章节七易其稿;托尔斯泰的许多小说迟迟难以收尾,仿佛创造在小说家身心中形成的压力——那种神秘的狂喜状态通过语言产生于创作过程之中——尚未释放完毕。托尔斯泰知道自己的作品场景宽阔,并且对自己热血的澎湃脉动感到自豪。有一次,他沉迷于父权的庄严感觉,甚至对人终有一死这一点表示质疑。他表示怀疑,死亡——显然表示他自己的肉体的死亡——是否真是不可避免的?他觉得自己身上有用之不竭的资源,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信徒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争相访问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希望一睹他的尊容;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应该死去呢?也许,鲁马彻夫博物馆的馆员尼古拉斯·费德罗夫强调的观点是正确的:死者实际上完全复活。托尔斯泰说:“我并不赞同费德罗夫的观点,”但是,这一番话显然引起了托尔斯泰的兴趣。

(7)、这套丛书之所以有目前这么好的口碑,源于我一再提及的“三重契合”。第一是选择足够经典的作家,第二要选择权威的传记、回忆录、书信等文本。第三需要理想的译者,尤其研究领域与经典作家有深刻关联的译者。很荣幸丛书的第一套是刘佳林老师翻译的《纳博科夫传》。我是根据他发表的相关文章辗转联系到他的,他最后贡献出来的文本,让读者在2009年就领略到了传记翻译的魅力。那一年入围了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的前二十。从2011年的《捍卫记忆》开始,丛书开始进入前十。《纳博科夫传》给这套丛书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刚才讲的三个方面都达到了理想的高度,再次感谢刘佳林老师。

(8)、对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存在主义的鼻祖克尔凯郭尔,另一个就是俄国的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评)

(9)、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苏联、俄罗斯的研究状况,可以标几个关键的时间点,一个是他刚刚逝世之后到苏联建立之间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银时代,那时俄罗斯诞生了很多哲学家,尤其是宗教哲学家,比如梅列日科夫斯基、别尔嘉耶夫、洛谢夫、舍斯托夫等,他们对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内的俄罗斯经典作家进行了各种阐释。这些著作,与其说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更多的是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观念来阐述作者自己的思想,但他们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深度的发掘,至今是后世很多学者的严谨研究所不能企及的。

(10)、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飞速发展,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真真假假的信息满天飞,人们普遍都很浮躁,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觅得机会,商机,财富,以及如何排除干扰,遵从内心向往,勇敢的做自己。我想这应该是很多困惑。

(11)、比利时的学者做事情水平忽上忽下,但这本还不错,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我发毒誓它们没有给我任何一毛钱和购书优惠——比利时学者冈绍夫。我在班里上课会问大家,什么叫做封建主义?八成说不上来。在这本书里,它当然不是说中国式封建,而是欧洲封建,虽然最后也是2000字可以总结一下核心,但对一个我们日常总是说到的名词好好琢磨和学习一下其标准概念的,还是有些意思吧。

(12)、值得再说一下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前二十天。托尔斯泰有一个堂姑,想方设法通过别人认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想认识托尔斯泰。当时托尔斯泰已经隐居在亚斯纳雅波良纳,与世隔绝,所以他很想了解这个人。他和托尔斯泰有过一次失之交臂。哲学家索洛维约夫办了个系列讲座,他每期都去听。有一次斯特拉霍夫也去了,但是那次斯特拉霍夫躲躲闪闪鬼鬼祟祟的,好像有什么事儿,讲座结束后斯特拉霍夫说托尔斯泰也来了,但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让别人知道,听完讲座后就先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感到惊讶和失望,他至少失去了一个亲眼仔细观察托尔斯泰的机会:“可您为什么不悄悄地告诉我谁跟您在一起?”他责备地问斯特拉霍夫。“我至少可以看他一眼!”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想跟托尔斯泰有所接触,至于接触之后干什么不知道,这套书里面多次提到主观上、潜意识中,他有跟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竞争的意识。

(13)、三联生活周刊:您在瑞士求学以及在香港从事研究十余年,学术兴趣为什么逐步从基督教思想史转向了社会理论?1998年出版《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前后,您如何认知现代性问题之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意义?

(14)、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中,梅什金公爵也患有癫痫,不得不以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意为之。

(15)、当时实行“顶替”工作制,即父母退休,儿女才可以获得一个工作岗位。我父亲在文化局系统工作,他退休后,我就“顶替”进了文化局属下的市立图书馆。这个图书馆于1946年建馆,为纪念一年前去世的罗斯福,因此名为“罗斯福图书馆”。当时的馆长在1949年跑去了美国,做了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的主任。二十多年来,他锲而不舍地给重庆图书馆寄资料,主要是美国的期刊(如《时代周刊》、《图书出版通讯》)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类科技出版物。

(16)、《地下室手记》是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弗兰克就是从《地下室手记》开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的。他从《地下室手记》切入,试图去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当中很多观念升腾而形成的幻景,如果不把这些幻景放在历史环境当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能就成了一个幻想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而一旦放在俄国现实当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一个伟大的、思想的艺术家。

(17)、但是,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具有的特殊意义在于,构思的整体性随着史诗和悲剧的衰落已经荡然无存,两位大师的艺术让文学恢复了整体性的构思方式。

(18)、三联生活周刊:您的学术生涯大部分时间在从事西学经典诠释,为何最近十几年越来越频繁地尝试回到中国古典政治哲学?您希望建构或贯通某种学“统”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你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困难又是什么?

(19)、嘉宾|戴大洪、刘佳林、糜绪洋、魏东、郑诗亮

(20)、让生命的长度有历史价值,古人曾经舍身求法,如今依然有人舍身捍卫真理。但人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人该如何去面对?在生活与工作中该如何安身立命?

2、陀思妥耶夫斯基文笔

(1)、本讲介绍事实数据的价值和主要查找途径,重点讲解知网工具书库、不列颠百科全书等数据库的检索和使用,以期让读者提升检索技能、全方位增进知识。

(2)、随意掺和别人的人生,是不礼貌的,不要打着对你好的名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因为我们只是他人生活中的旁观者。

(3)、《别人的妻子、床下的丈夫》是一篇暴露性的小说。作者无情地讥讽了富有者所谓夫妻之“爱”的虚伪性,暴露了绅士家庭尔虞我诈、同床异梦的实质,鞭挞了冠冕之流的卑鄙灵魂和淫乱的私生活。 

(4)、作者是凯尔克郭尔,又称齐克果,这的确是它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简而言之就是3阶段: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虽然并不是我最喜欢的一本齐克果,但可读性更强,基本不挑人,可搞。感到厌世了?是时候读这本书,做一下精神骨龄推测。

(5)、一开始就提出了直击灵魂深处的问题:什么是树?树是什么?对啊,树是什么?看啊!在各种分类和描述地球上的树木中,仿佛漂浮在没有风暴的海洋上一天一夜,舒服。

(6)、一辈子没读过外国大作家的大部头著作,是不是一种遗憾?

(7)、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常常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8)、❍ 11月27日,将举办陀思妥耶夫斯基读书沙龙活动

(9)、一个极尽曲折的爱的交响乐故事(虽然里面的人物关系乱伦的一塌糊涂),在面壁虚构的神奇证据凭空失效后,在少年的幻起幻灭后,终于清晰的意识到这就是少年“金钱-自由-和解成神”三部曲。

(10)、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颠覆常规思维的认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再到人类本性的多样性,作者从另外一个巧妙的角度剖析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

(11)、国外导演,改编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也不少,维斯康蒂的《白夜》,布列松的《梦想者四夜》《温柔女子》,黑泽明的《白痴》,大家都耳熟能详。不久前刚在上海办过影展的当代土耳其导演努里·杰兰(通常被误译作锡兰),他的《冬眠》说是改编自契诃夫的两个短篇,但里面也有来自《白痴》的段落;新片《野梨树》里的许多哲学争论,明显也来自陀氏。

(12)、朗佩特来北京讲学时,我同他交换过看法。我很喜欢朗佩特这个人,他作为哲人心地非常清纯,文笔也很好。

(1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复选阶段的47号稿件。

(14)、185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1858年他升为少尉,从此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15)、在中文世界,能够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籍,除了作品,传记材料大部分都摆在大家面前了。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日记、回忆录,她的回忆录出过一次,很多东西被删掉了,这一次我们作了完整呈现。《一八六七年日记》是他们新婚在德国居住的那一年,安娜用速记的形式写成的日记,这本日记连陀思妥耶夫斯基都看不懂,很多人也看不懂,后来俄罗斯的专家,对速记本作出解读,还原了出来,这本书的注释也是非常详细,可以看到俄罗斯专家是怎样探索经典作家的。

(16)、《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翁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集大成之作,代表着他的最高文学成就。这部作品本应有上下两部,因作者意外去世,只完成了上部。小说围绕一件震惊全俄的弑父案展开,讲述了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私生子斯乜加科夫与他们的父亲巴甫洛维奇及格露莘卡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老大米嘉荒淫挥霍、沉迷于肉欲,与其道德败坏的父亲巴甫洛维奇争夺同一个情妇格露莘卡;老二伊万陷于“上帝不存在”的逻辑中无法自拔;老三阿廖沙温良、正直,代表着基督式的博爱力量;私生子斯乜加科夫阴冷、残酷,他受伊万的思想所影响,最终杀害了巴甫洛维奇,并嫁祸给老大米嘉。《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有太多精彩的段落,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伊万与阿廖沙的对话,伊万的怀疑与痛苦或许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的痛苦,“当母亲和唆使猎犬咬死她儿子的仇家拥抱,他们仨齐声含泪高呼‘主啊,你是正确的’时,认识自然便告完成,一切也就明白了。但是症结恰恰在于我不能接受这种和谐。只要我还活在世上,我就要抓紧时间采取措施……”。在“宗教大法官”一节中,陀翁让上帝与魔鬼面对面厮杀,结果上帝落荒而逃。最尊敬的佐西玛长老死后不仅没有神迹,尸体反而迅速发臭,被众人在灵堂所亵渎,这一切都给阿廖沙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佐西玛长老的善、伊柳沙葬礼后阿廖沙在巨石旁的演说构成了陀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所做的解答,“……都永远不要忘记,当年我们被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感情联结在一起,曾在这里度过多么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在我们向一个可怜的小朋友献爱心的同时,这种感情使我们自己也变得可能比实际上的我们更好……”,“我们一定能复活,一定能彼此相见,高高兴兴、快快活活地互相讲述经过的事情”。在卡拉马佐夫的世界里,上帝和魔鬼在每一个人身上搏斗厮杀,最后伊万疯了,斯乜加科夫在医院自杀,米嘉拒绝越狱,希望通过被流放以赎罪,尽管他并未弑父。

(17)、在大学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读了《卡拉马佐夫兄弟》,其次是《罪与罚》,这种倒着读陀翁作品,对我冲击很大。我虽然学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毕业后偶然进入出版领域更想做世界文学。策划的第一本书就是再版并恢复李健吾先生《福楼拜评传》的1935年商务印书馆版。这本评传可能对我的编辑思路是一个重要的提示。

(18)、他的文字就好像是一个敏锐的我自己发掘我的内心感受一样直击心灵,不敢相信会有人用这种流畅至极的文字,写出那么复杂、幽微的心理。

(19)、看来实在不能待了,他就和太太以蜜月旅行为由出国了,为了躲债在国外待了四年没回国。他们在国外的生活非常艰难,例如意大利,这时他太太快要生孩子了,意大利的那种炎热简直是人间地狱,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文学创作却迎来到了高潮。后来他觉得不能继续待在国外了,创作源泉枯竭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夫妇就带着孩子回国了。

(20)、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很多时候,说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讲好一个故事,可以赋予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以温情,可以触及最有心机、最强硬、最敌对的人内心深处的柔软所在。

3、陀思妥耶夫斯基哪本书最好看

(1)、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葬于圣彼得堡。

(2)、系列5册,算是教科书中的佼佼者,分区极高效,涵盖5个重要的哲学与日常公民生活的基本命题,适合在做完基本的哲学史概览之后阅读和思考,我会推荐给学生们当哲学通识讨论读本。内地的哲学思辨和审美教育仍然跟欧洲有很大距离,不能指望义务教育,因为它不能高考加分,但是会为“完整的思辨人生”加分。

(3)、消除干扰。通过消除诱惑和干扰,你甚至不必更加自律。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小心翼翼地把这些东西从你的生活中移除。

(4)、(▲如需书的资源,可以后台发消息给我。不客气~)

(5)、作者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的开山鼻祖大作,研究特洛布里恩群岛附近的部落,我本人喜欢看人类学,这本是今年才看。这种书就是人类学写作范本,如果你不喜欢,可以整类排除掉。看到自然文学部分就兴奋,进入另一个次元。

(6)、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作为小说家的卡夫卡天赋之所在。对于卡夫卡自己来说,生存就是一场必须“恰当运用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们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的抗争。

(7)、到了第三卷《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的苏醒,1860-1865》,可以了解到光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所无法了解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读《穷人》《白夜》《涅托奇卡·涅兹瓦诺娃》,多少可以了解早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创作,可以由作品观照这个人。但1860年重返内地,他第一任妻子和哥哥去世,又因创办《时世》杂志而负债累累,再到他再婚。第三卷分析作品的内容少,只分析了《被侮辱与损害的人》,还有在第二卷中已经不断谈到的《死屋手记》,后面还谈到《地下室手记》,《地下室手记》可以被视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所有创作的宣言。但是第三卷对了解他的思想转变有很大帮助,为他后来创作的飞跃埋下伏笔。

(8)、第弗兰克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展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俄国的历史、现实,文化、思想、精神、信仰之间一种宽广而亲密的联系。我很赞同戴老师的观点,我们把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两个作家放在一起论说时,喜欢用广度描述托尔斯泰,用深度描述陀思妥耶夫斯基,但其实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他的广度,这种广度可能在某些方面托尔斯泰也不及。

(9)、虽然我觉得“抑郁到快崩溃”可能是夸张,但在比较抑郁的时候,看到那段“要爱真实的人”,看到《罪与罚》最后的洗心革面,看到斯塔夫斯金的告白,这些瞬间让我差点觉得自己找到了信仰。

(10)、戴老师提到弗兰克不认为这本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记,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传记,我的理解是,弗兰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家传。作家传和一般传记的区别就在于,不仅要写作家这个人,还要写这个人怎样成为作家的历史,写他创作作品的历史。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弗兰克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好地呈现了一个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如何成为伟大作家的过程。从传记的角度看这部作品,我想谈三个方面:

(11)、最后高潮迭起,所有人物的命运瞬间决定,蓄势已久的凭据成为虚妄。

(12)、如果一个人仅仅关切中国思想面临的真问题本身,那他就不会看重自己如何被人评说。谁若能看到《拯救与逍遥》的攻击矛头指向现代中国思想界的各色新儒家,他也不会喜滋滋地以为,1998年之后的刘小枫在反对1988年的刘小枫。

(13)、非常现实的一句话:爱你的人迁就你,不爱你的人改变你;爱你的人生怕给你的不够,不爱你的人生怕你要求的太多。

(14)、本书作者认为,在顶尖的小说之中,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皆超过其他人的作品。这些作品的优点显而易见,一直被人探索。本书运用经典的文学批评手段对这些文学巨著进行剖析,自1960年出版以来不断再版、重印,成为一部文学理论经典。

(15)、三联生活周刊:在您看来,施特劳斯、施米特、科耶夫这三位二十世纪大哲的学术路径分别对应着当前中国的哪些现实需求?

(16)、第 2 本:《故事思维》这本书的作者是将故事思维应用于商界的第一人的西蒙斯,作者在书里为我们读者列举了,开创性地提出商界沟通中常用的六大类故事,并详细阐释了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讲述这些故事。

(17)、我觉得这部书的意义不仅限于一部小说,它更是一部哲学书。我说不出什么有意义的话,就觉得读到最后并没有让我感到酣畅淋漓。最后控辩双方的陈述应该是高潮了,但我还是不畅快,反而是意犹未尽和怅然若失。所以我觉得控辩双方的演讲不是高潮,是总结,是对荒诞的卡拉马佐夫和牛栏市的总结。

(18)、一位平平常常的小公务员,在某天早上醒来时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随后是一系列荒诞而“正常”的反应: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主人公自己绝望而悲惨的生存努力——一切都象一个梦,一个噩梦!然而在卡夫卡的世界里,噩梦永远没有醒来的时候……

(19)、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20)、周周培勇老师将从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成就魅力人生入手和同学们探讨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的机制,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途径,科学锻炼的方法,及其它体育热点话题。

4、陀思妥耶夫斯基文章节选

(1)、《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里同》、《论语言的起源》和《形而上学》,这3本书是我自己每年都会看一遍的(有的时候把第一本替换成《斐多篇》),也是商务印书馆的老帮菜了,家里的已经磨得黑黑的(没卷边),每次看心里就踏实。

(2)、可以放入飞行书包,航程中吃着劣质食品也可以感到精神大满足。

(3)、这篇推文,是在2021年11月,戴大洪与刘佳林、糜绪洋、魏东、郑诗亮几位老师在“下一个200年,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系列活动上的发言,讲述了他作为译者是怎样理解弗兰克《陀思妥耶夫斯基》这部巨著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

(4)、虽说真的实战可能性不高(否则可能被博物馆管理员带走),但虚头巴脑的东西多知道点实在有意思,可以做秘密通讯用,前提当然是对方也通读此书。

(5)、如果把阅读当作一次事件的发生,没有先后顺序。

(6)、随着对两位小说家的深入研究,我们逐步意识到,他们本人和他们的作品都是在同样的巨大规模上造就而成的。

(7)、《脆弱的心》Слабоесердце , 18 

(8)、这本书书名真的也……太扯了。但是不要小瞧,里面两篇小说,作者塔赫米勒是诺奖获得者,也是非常有悲悯心的硬作品,去看就是。

(9)、最近在为新版陀思妥耶夫斯基第十一卷《群魔》的注释部分搜集一些有关《群魔》在中国影响的材料。因为历史的原因,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出现得相当晚,因此可能大大地减少了它在中国本应有的影响力。但还是能例举一些作品,或许是受了它的直接影响,或许至少与它形成了有趣的呼应,比如阎连科的《坚硬如水》、新生代作家周恺的《苔》。

(10)、今天很难得,把跟这套传记密切相关的人请到一起,算是给大家一个详细的交代。这套传记里配了很多插图,插图来自1972年俄罗斯出版的一套非常详细的陀氏画传,弗兰克五卷本中的图片虽然不多,就是注明来自这套画传。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振亚老师借给我这本画传,我们从这本画传里选择了大量图片作为增补,包括很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和手稿图片,这也是我们这个译本的优势。

(11)、三联生活周刊:“经典与解释”书系已经出版五百余种,您认为这一翻译工程的最大价值何在?

(12)、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圣彼得堡,次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后期的过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带有后期的宗教与哲学探讨。这段时间他文学上有所进展,但生活却连遭打击。1864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他希望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13)、通过写作这一形式,卡夫卡为自己的抗争找到了存在的形象。当我们读到《变形记》、《城堡》、《审判》等等作品时,简直就象面对着一尊尊充满力量的雕塑,你能从那极度的变形与夸张里体会到生命的悸动与冲突。而透过卡夫卡自己的书信与日记,我们将能领受到那无穷无尽的力量之源泉,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竟然带着这样一些姿态:忧伤、理解、痛苦、谦卑……

(14)、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突然转变是一个谜。唯一的一手资料,就是《作家日记》里提到农夫马列伊的故事,这是一个促使他思想转变的线索。9岁时,他在父母的农庄散步,当时传言附近的树林里有狼出没,散步时有人喊“狼来了”,他吓得不知所措,跑向在旁边地里干活的农民马列伊,是他父亲的农奴。马列伊赶紧安慰他,说没有狼,让他放心,最后护送回家,眼看着他回到家里。小时候的经历,让他对俄国民众的看法起了很大的改变作用。他到苦役营里直接接触了农民囚犯,他本来就反感农民囚犯的无理性、野蛮、粗暴、愚昧,这时更是火上浇油。忽然有一天想到马列伊的故事,他才意识到这些人只是表面如此但内心善良。他们与生俱来就有着根深蒂固的东正教宗教情怀。他一下透过野蛮、无知、粗暴的表象看到了本质,这对于他后来这三十年思想的转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二卷的主要意义在这一点。

(15)、这是一本有野心成为(却没成为)畅销书的好书,详实记录和分析了我们看不见的那部分美国,包括农民和工人的生活,他们的真实境况。与《寻路中国》配合起来看,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我很喜欢这类型的纪实作品,也推荐一下吧。

(16)、官方试图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包装成一个书写“被侮辱与伤害者”的革命受难者,而对于他们不喜欢的部分,则要么变形一番塞进官方体系,要么进行严厉批判。二三十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著作尽管为数不多,但还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除了许多后来成为经典的研究著作外,陀氏手稿、书信的整理也在进行。1935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最不受当局欢迎的《群魔》。此事在主流媒体上引起大争论,最后已出版的书被收回,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承担了毁灭性后果。过去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多只是个“不方便”的人物,现在他开始变得“危险”了。

(17)、如果只是想先试试看老陀的风格是否适合自己,可以先读《白夜》。如果下了决心要被老陀震撼,可以《卡拉马佐夫兄弟》一步到位。

(18)、说故事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是可以学习和逐步提高的思维模式,了解其中关窍所在,你便可以迅速掌控全局。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你带去启发。

(19)、奖励你自己。想一想被训练可能带来的满足感。善待自己,因为从长远来看,这会帮助你保持动力。

(20)、《地下室手记》向来被认为是陀翁创作生涯中的一个界碑,小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自我剖析及观念论述;第二部分则讲述了一则小故事,“我”莫名其妙的加入了一个本不想参加的送行聚会,在聚会上举止失态,嫖妓后又与妓女丽莎发生了一些纠葛。在第一部分,陀翁借由叙述者之口,描述了找不到始初原因的“无所谓开始,无所谓结束”的虚无感;表达了对于无限理性的怀疑,并断言“愿望却是整个生命的表现”;他拒绝承认有适用全人类的普遍规律,一座用水晶建造的、永远毁坏不了的大厦往往会成为一座监狱。第二部分则使我联想到加缪的《局外人》,或许加缪也从这里获得过灵感吧,陀翁在此提到了“活的生活”、“爱就是全部的复活”、“我们已成为死胎,是观念把我们生了下来”等议题。《地下室手记》就像是陀翁后续作品的总序,其中诸多形象和议题均反复出现,《罪与罚》里的罗佳、《白痴》里的罗果仁、《群魔》中的斯塔夫罗金、《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米嘉都或多或少的是一个“地下室人”,而妓女丽莎作为“被伤害的被侮辱的人”,其形象再现于《罪与罚》中的索菲雅、《白痴》里的娜斯塔霞、《群魔》中的丽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格露莘卡。对于虚无主义、当时社会主义浪潮的批判、活的生活、爱就是救赎等等,都成为了后续作品的重要主题。陀翁自己也曾表露过:“在这部小说中,我将放进我的整个带血的心”。

5、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说选

(1)、第二重理解是,普希金写《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时候塑造了一个俄罗斯女性的形象——达吉雅娜,最后达吉雅娜拒绝了奥涅金向她的求爱,因为她已经嫁给一个年纪很大的将军。很多人不理解达吉雅娜何苦要忠诚于年老的将军。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达吉雅娜是普希金笔下的俄罗斯的灵魂,她对奥涅金的拒绝,对婚姻的忠诚,源自俄罗斯精神。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不幸基础上,哪怕那个人是一个年老的将军。“幸福不仅仅是享受爱情,幸福还是最高的精神和谐。”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对普希金与俄罗斯精神进行了准确的关联。

(2)、或许根本不需要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尽管陀氏在作品中也涉及俄国上层社会的风流趣事,但他本人却生于平民阶层,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阶级平等在我翻开《白痴》的那一刹那实现了。因此,我想,我根本无需运用高深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深厚的俄国历史文化背景来理解陀氏的作品,我只需向前迈出一小步,便会就此跌入他竭尽一生所虚构的“深渊”,并无法自拔。

(3)、如果我们愿意辨识处境,而非对政治问题头脑简单,那么,施米特是好老师,他的思想经验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都难能可贵。理解现实的政治处境,尤其需要培养具有正确辨识能力的眼光,或者说需要历史感与超历史感混合的眼光。如何把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史关联起来,而且具有世界文明的视野,沃格林是再好不过的老师,尽管他的表述方式实在不敢恭维。

(4)、尤其是商务印书馆的另一本单册更好,叫《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社会生活》,详实厚重,有很多地图——再插一嘴,看历史书一定手里要有地图,否则效果不太好——真的太喜欢苏美尔文明了,以及一切的史前史。

(5)、第 4 本:《活法》作者是日本教父级企业家稻盛和夫。在这本书里,稻盛和夫正面阐述了自己人生经验与实践,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人生应有的状态,并且毫无顾忌地阐述自己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基本思想。

(6)、《同类相食与普通法——“木犀草号”悲剧性的最后一次航程及其所引发的奇特法律程序》

(7)、这里仅举一例,1849年经受假死刑对他造成的影响。直接面对死亡而后死里逃生,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是难得的经历,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在《白痴》中讲述了这个故事,但他始终不会忘记这个经历。第五卷中写到,1878到1879年的冬天,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诗人雅科夫·波隆斯基家做客,波隆斯基家在谢苗诺夫校场边上,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假死刑惩罚的地方。波隆斯基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带到窗口,指着外面说问他,是否认识这个地方。“认得!……认得!……当然认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把1849年受难的情形详细地讲了一遍,然后陷入了沉默。这时候波隆斯基安慰他说,好啦,一切都过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低声反问:“真的过去了吗?”

(8)、阅读的重心每年都会不同,有的年份更关心宗教,有的年份全年看各路唯心主义和唯识论,今年是格外爱看历史,多少跟孩子上小学了有关系,他喜欢了解这些,我也正好碰上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的好机遇。

(9)、对于《尤利西斯》,连西方的文学教授都没什么可说的,旁人自然更无庸置喙。

(10)、人越长大就越能明白,爱不爱是其次,相处不累才是最重要的!

(11)、 [《三联生活周刊》编者按]二十一世纪初以来,政治哲学研究在中国兴起,并获得如此之大的影响,与刘小枫教授的工作密不可分。本刊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请刘小枫教授回顾了自己四十年来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他让我们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对思想史研究需要承担的关键任务的认知与践行过程,古典学传统的政治哲学如何与中国面对的现代性问题,乃至中国自身的政治哲学渊源汇聚到一起。

(12)、5年之后,他扩大这份清单,把《战争与和平》也包括在内。这些是“巨人”著作,劳伦斯所说的品质既表现在篇幅上,又表现在作者的生平中。

(13)、可以说,作家在构思曲折生动的故事的同时,用了许多精力书写人物及其性格,那些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基本都具有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深度。同时,人物之间常常具有某种对应关系,如慕达夫和穆教授的身份,夏冰清与冉咚咚的家庭结构,等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无疑是冉咚咚和易春阳的对位。这是对垒的双方,一个是出身高知家庭掌握多种资源能力出众的干练警察,一个是身居底层无权无势最终铤而走险的亡命逃犯,本来应该是黑白分明势不两立的,可吊诡的是,两人却有不少共同之处,足堪回味。比如两人都有程度不等的偏执倾向,甚至都产生了所谓的“被爱妄想症”,冉咚咚虚构出了一个郑志强,而易春阳则将谢如玉和吴浅草合体,幻想出了一个自己的爱人谢浅草。另一个共同点则是,在敷衍塞责大行其道的风气中,他们如此与众不同,都极其认真负责。冉咚咚如此行事可以说是因为她职责所在,而易春阳则让人大跌眼镜。不管是罪魁祸首徐山川,还是另外几个承包杀人者,在案发后都试图为自己脱罪,极尽狡辩抵赖之能事,唯有易春阳,坦然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拒绝任何推卸的理由。这是“免责社会”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只有一个精神病患者敢于直面现实和承担责任。

(14)、“愿你的天空清澈晴朗,愿你那和悦可爱的笑容明快安详,祝福你美满如意,因为你曾把一段欢欣愉快的时光赋予了另一颗孤独的心、满怀感激的心!”

(15)、也属于复习类的书,如果之前有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或者不同板块的了解,这类作品有助于全部捏巴起来,商务印书馆的,不论翻译如何,总比中信可靠许多,你说对吧。

(16)、 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7)、仔细阅读《回响》,读者会发现其结构上的最基本特征,是奇偶章的故事分属不同的线索,层层推进。作者自云,“奇数章专写案件,偶数章专写感情”,奇偶章交叉叙事,前者重逻辑推理,后者重心理剖析,互相纠缠交融,相反相成。从小说修辞的角度看,奇数章以故事情节取胜,而偶数章重人物性格塑造。一般认为,杰出的小说是主题、人物和结构的完美统一。结构、故事、情节、细节等构成一部作品的骨架与血肉,而人物和思想则赋予作品以精神和灵魂。由于小说要讲故事,所以在整个叙述中,情节就常常具有一种关键的决定性作用,那些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由于更能吸引读者,也就更受市场的欢迎,最终影响作家的写法。而在一般的文学研究中,有无情节丰富离奇转折的故事,常常又成了通俗文学与所谓“纯文学”或经典文学的区分标准。当然我们知道,实际情形要复杂得多,许多优秀作家都是试图在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之间力求平衡的。东西也是如此,他善于讲故事,但又不止于讲故事。在《要人物,亲爱的》一文中,他曾说,“事实上,每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不会不写到人物,就是写故事也离不开人物去实现”,在这里已经提及了故事与人物的辩证关系,明确意识到两者之间的互相扶持与相互推动。《回响》这类两种叙述模式交错前行的结构,既是对一般线性发展的故事结构的挑战,也是对读者阅读习惯的挑战,因为读者是喜欢阅读叙述流畅的作品的。东西坦然接受这种挑战,并将其转化为叙事的动力,这在东西以前的作品里就多有体现。在许多作家下笔时想到哪儿写哪儿,过于随心所欲从而显得挥洒自如的地方,东西总是会停下来,不让故事和情节发展得过于顺利,即使这有可能造成叙事的停顿、延宕。这却获得了一个意外的好处,能更全面而充分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与性格特征。

(18)、新版全集,还新在校勘。严格来说,陀氏并非校勘难度很大的作家,因为主要作品在他生前都发表了,也就是说都有定稿。难度较大的主要是手稿、笔记、书信等。当然作家要是泉下有知,可能会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本来就不是写给你们看的,你们何必自寻烦恼。

(19)、然而,当涉及到自我控制的发展时,从小处着手是很重要的。建议一开始不要做得太多。相反,试着从小事做起,以免失去动力。这不仅能帮助你习惯新的行为,还能让你快速收获第一个好处。从这一点开始,你可以逐渐增加“意志力肌肉”的消耗。

(20)、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寻找乌托邦——现代美学的危机与重构》、《文化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研究》、《审美幻象研究》,译著有《文化、治理与社会》、《美学意识形态》,主编了《美学》教材等。

(1)、奇数章写破案,貌似所谓“情节剧/煽情悲喜剧”的叙事模式,情节和细节密集,悬念多,场景变化快。一般来说,“煽情悲喜剧”喜欢将人物置于极端化的情境中,极尽曲折,但主导模式是故事开始时好人受害,结尾设计为善恶到头终有报,中间充满各种阴谋诡计和艰难历程,对人物的智力和道德选择形成各种考验。这符合经典的叙事原型,即先是秩序被破坏,经过漫长的叙事过程,最后秩序恢复,一切重获平衡。《回响》的破案部分,叙事已经尽量克制,但仍可以看出叙述速度较快,表达不乏夸张和煽情成分,情节发展充满戏剧化,人物也常常面临各种冒险选择和道德考验。但这个看似离奇的故事情节,其实乃是现实的“回响”,因为就在作者生活的城市,前两年刚刚审理过一起类似作品情节的、耸人听闻的“层层转包雇凶杀人案”,只是结局谁也没有料到:真正执行者反悔了,反过来与目标对象达成了协议,合伙一起欺骗雇主,活活把一出本该鲜血淋漓的杀人戏演成了漏洞百出的诈骗戏,悲剧变成了闹剧。必须指出,《回响》里助推情节前行的杀人转包,其用意并不在靠曲折离奇吸引读者,也不是为了彰显冉咚咚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心理学知识,借此突出其高超的破案技巧与工作能力,而是通过案情的描述塑造人物,赋予人物行为合理的动机。也就是说,即使是在节奏较快的情节部分,作品也常常有意识地展现人物性格,比如冉咚咚询问徐山川的时候,对后者的用词进行细致入微不厌其烦的反复追问,逼得徐山川不得不透露部分实情,从而给破案提供了新的线索。类似的对话,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又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展现出来,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力。

(2)、报名时间 11月29日9:00—12月1日16:00

(3)、来源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官网

(4)、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

(5)、年初在写 2021年的阅读总结|“闲看书籍消长昼” 时,给自己立了个flag,说要在2022年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集》。

(6)、他曾有过面对行刑队实施的假枪毙那样的极端经历;实际上,他将那一段恐惧时间变为一种忍受痛苦的护身符,变为一个用之不绝的灵感来源。他熬过了西伯利亚的劳改营生活,熬过了在惩罚队里做苦工的艰难时光。他在穷困潦倒、心灵煎熬中写下了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故事和论战文章——如果没有顽强的生命力,那样的环境会使人一蹶不振。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这样自我描述的:他拥有猫一般的不屈韧性。在他的九条命的大多数时光中,他获得非常精彩,无论是深夜赌博,战胜病魔,还是乞求借贷时均是如此。

(7)、坊间流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对待孩子非常粗暴,比如他要求自个的孩子在他上班回来打盹时轮流替他驱赶苍蝇,而且必须保持绝对安静。然而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传记的作家约瑟夫·弗兰克却以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父亲的原型并非作者本人的父亲。父子间的信件包括他们自个的言论都指向父子间的关系十分不错。

(8)、约瑟夫·弗兰克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按照时间编排的:1821-181850-181860-181865-181871-18与传统传记不同,具体内容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解读遵循其发表时间顺序。

(9)、亨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亨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10)、ISBN:978-7-5407-8792-9

(11)、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也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二。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

(12)、三联生活周刊:您以美学研究以及对德国浪漫派哲学的研读作为进入学术领域的起点,与这段经历有关吧。今天您如何评价自己的两部早期著作《诗化哲学》和《拯救与逍遥》?

(13)、每一章节环环相扣,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

(14)、尤其是《形而上学》对于我来说就跟和尚念经一样,春天读它,秋天读拉康,这是固定动作。春华秋实,阅读的顺序则不是这样的,它春不华、秋不实。

(15)、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与反动的政治活动被逮捕并处于死刑,在执行死刑之际一纸官文的到来改变的死亡的命运,死刑不再,改判服役和当兵。陀思妥耶夫斯基历经磨难而幸存和日后的军旅生涯给了其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其一生创作和思想的转折点。   

(16)、《陀思妥耶夫斯基》五卷本对这部分内容有充分的描写,我举个例子,来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如何由于他对俄国历史、现实、文化、精神、思想等把握的广度,进而带来了他对俄国文学的深刻理解。第五卷中提到,1880年5月下旬到6月初,陀思妥耶夫斯基去莫斯科参加普希金纪念碑的揭幕仪式,在这个仪式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跟屠格涅夫有个竞争,屠格涅夫先发表演讲,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二天再讲。弗兰克用很多笔墨,作了很多渲染,来讲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普希金的理解。他充分地阐发了他所理解的普希金的意义。第即使是在普希金创作的第一个阶段,一般文学史家看来还是模仿西方的阶段,普希金已经表现出他的俄罗斯品质。陀思妥耶夫斯基阐释了普希金的作品《茨冈》中的阿乐哥形象,他认为阿乐哥是俄罗斯大地上的一个不幸的漂泊者的形象,彼得大帝改革之后这种形象就在俄国出现。普希金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形象,后来又在《叶甫盖尼·奥涅金》当中,通过奥涅金的形象,进一步塑造刻画了这个不幸的漂泊者的形象,成为俄国文学经常出现的多余的人的形象。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普希金的第一重理解。

(17)、张岱《陶庵梦忆》晚明第一小品文,有个性,有文采,写活人生的细节。

(18)、回过头去看,对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言辞丰富显然是一种基本自由。两位大师的生活、人品和小说艺术观都具有热爱自由这一特征。托尔斯泰在一幅巨大的油画布上创作,它与作家的生存状态相称,暗示了小说的时间结构与历史的时间之流之间的联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具有的宏大性映射了对细节的忠实,反映了作者对创作之前积累而成的无数具体姿态和思想的全面把握。

(19)、但人生在世绝对不能“无所不可”,还是得有敬畏之心。敬畏上帝或是敬畏法律,敬畏科学或是敬畏生命。如果无所畏惧无所不可,那么心灵注定走向虚无。源自虚无的心灵最后必然走向虚无,这是不证自明的。

(20)、逃亡探险家苏特尔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去开荒,他不仅买下了那里的大片土地,并且带来了工人一同建设,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一次偶然的发现黄金彻底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人们不再劳动而是拼命的淘金,世界各地也涌来了无数的淘金者,他们霸占了属于苏特尔的财产和土地,最终使苏特尔家破人亡。   

(1)、傅 谨|“戏改”八年——优秀传统文化命脉如何延续

(2)、《圣经与利剑:英国和巴勒斯坦——从青铜时代到贝尔福宣言》

(3)、对冉咚咚的工作而言,她要获取的目标必须是确凿无疑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要怀疑。所以那些看似毫无破绽的陈词,她会发现其中的矛盾;那些表面已经清晰定型的案件,她能不时找到漏洞;而仿佛陷入死结的案情,她会发现新的线索……她的执着与敏感,配合着她的洞察力与怀疑精神,让她能找到案件的突破口。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她对表象世界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发展到如此程度,甚至可以说是内在于她的工作要求,换句话说,每一个与受害者有密切关系的人都是可以怀疑的对象。这种不信任和怀疑,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她工作的动力和推手。而当她将这种怀疑和不信任延伸到生活中,则造成了对周围的人,甚至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根据小说的描述,她是在调查夏冰清遇害案时偶然发现慕达夫的开房记录的。但我们可以说,即使不是这一次,她也会在其他场合发现丈夫的可疑行为,这是她心理的必然,她总会发现他的不合常理的蛛丝马迹的。问题在于,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存在着大量的边界、含糊与暧昧之处,如果要把事情弄得如同破案一样铁板钉钉,既不可能,很多时候甚至有害无益。冉咚咚不清楚这一点,从而将她工作中的逻辑带到了生活中,滋生了无数的烦恼与困惑。她反复寻找丈夫不忠的证据,不停地追问慕达夫是否还爱她,试图得到一种确信和确证,其实乃是徒劳。显然,生活的要义不是怀疑,而是相信,是模棱两可而不是一清二楚,这正与办案相反。冉咚咚这一人物的复杂性在于,她自己常常越界而不自知,直到最后才学会了换位思考。

(4)、74岁的歌德爱上了19岁的姑娘乌尔利特,多次的追求未果的歌德最终放弃,内心受到无比的刺痛的他于是创作了包含深情,充满情欲的诗歌《玛丽恩巴德悲歌》来抒发和寄予此情,从此歌德痛定思痛,踏入了另一个创作高潮,写书了《浮士德》等伟大著作。   

(5)、不是为了读历史,而是我就喜欢拜占庭人约达尼斯……记得读博士那年的阅读重点是欧亚少数民族迁徙和语言变迁,那种热爱至今留存,在书桌上摊开大大的地图在上面画来画去。

(6)、在这同时,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政治上。虽然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案件本身是个冤案,小组里有一个激进的斯佩什涅夫秘密团体,但他确实是其中的成员,而且还积极发展别人。结果,在第一卷结束时,1849年他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活动而突然被捕了,当局最后也不知斯佩什涅夫秘密团体,因为他没有交代,别人也没说。要是当局知道的话,对他的处罚会更重一些。

(7)、点击图片即可购买《陀斯妥耶夫斯基》译者签名本,作者:(美)约瑟夫·弗兰克,译者:戴大洪,版本: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周谷晓静老师将以激发创造力——如何塑造一个创造脑为主题,带领同学们一起揭秘创造力,学习创造性思维技巧,开发创造潜能。

(9)、可以趁机复习一下《巨人传》、《拜占庭之永夜)和《堂吉诃德》等。

(10)、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