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论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精选68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0-16 16:16:25
导读 论语文言文 1、半部论语文言文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答题思路)A、B、D项分析正确。C项“策”是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

论语文言文

1、半部论语文言文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答题思路)A、B、D项分析正确。C项“策”是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一页。不是马鞭。故选C。

(3)、(1)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5)、——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6)、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7)、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9)、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1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13)、(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14)、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15)、(2)知:①人不知而不愠。           知:了解。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期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1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8)、(1)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19)、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0)、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2、论语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2)、A.第一个“乐”,以……为快乐;第二个“乐”,乐趣。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4)、  ⑹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7)、(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15)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人要不畏艰险环境,在困境中能够坚强不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10)、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1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3)、(答题思路)①句中重点词:罔,迷惑;殆,疑惑。句意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16)、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7)、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9)、(11)学而不厌:(12)诲人不倦:(13)不耻下问:

(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3、杏坛论语文言文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2)、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3)、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

(4)、 成语归类:不亦乐乎、一日三省、三十而立;而立之年、四十不惑、从心所欲、温故知新、耳顺之年、箪食瓢饮或陋巷箪瓢、乐在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饮水曲肱

(5)、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6)、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7)、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8)、孔子说:“军队的主帅是可以(被)改变的,平民百姓是不可以改变志向的。”

(9)、(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10)、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11)、⑦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12)、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1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4)、D.(甲)(乙)两文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认为“仁”即“爱人”。

(15)、C.(甲)(乙)两文所选的言论都只是强调做学问时应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1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7)、(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体会)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9)、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论语文言文翻译注释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A.(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强调时间流逝,生命短暂,要珍惜时间。

(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4)、(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5)、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是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的。像对于父母要尊敬,想到父母爱护子女就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像与人相处要融洽,但不要迁就;像对一般人要友爱,但更要接近好人;像做事要勤快,说话要谦虚谨慎,逢见比自己高明的人要老老实实请教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