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陶渊明介绍著作精选101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0-16 15:56:52
导读 陶渊明介绍 1、陶渊明介绍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

陶渊明介绍

1、陶渊明介绍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2)、(书画考级)台州地区临海考级点中国书画等级测评项目报考简章

(3)、这首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的在生活中寻找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来自生活,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4)、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6)、(唐诗三百首284)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7)、(唐诗三百首146)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8)、那样的乱世是最难生存的,虽然陶渊明只是一介文人,但你写文章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能被有心人抓住把柄,说你“心存谋逆”,魏晋的嵇康就是血的教训。

(9)、(唐诗三百首91)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0)、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11)、陶渊明终于过上了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虽然日子有点穷,但日常写写诗,喝喝酒,会会好友,也很有仪式感。

(12)、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1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14)、(19年秋书法考级通告)中国书画等级测评台州书画考级中心书法报考通知

(15)、(唐诗三百首177)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1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17)、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18)、但入职之后,陶渊明才发现,做官真是太TM烦了,他耿直的个性,让他在官场上成为了一个注定被排挤的异类:不拍马屁,不送礼,不拉关系,办公室政治那套,他一概不会,也不想会。

(19)、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20)、那既然不做官了,就只好回家去种田,顺便作作田园诗:

2、陶渊明介绍著作

(1)、多年以来,陶渊明一直在出仕和归隐两边犹豫,一直到年逾花甲,才做出了最后的选择。

(2)、陶家传到陶渊明那一代,虽然算不得是高门大户吧,但多少也还是说得过去的,还有一点祖先的余荫可以仰仗。

(3)、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4)、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在其《五柳先生传》中也有写道:“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金山麓)失火,迁至栗里,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其五)》已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书30课《诗五首》之一)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5)、朱光潜《诗论》: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底苦闷,达到极端底和谐肃穆。

(6)、山径狭窄草木丛生,夜间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7)、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

(8)、(唐诗三百首287)李商隐《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

(9)、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10)、(唐诗三百首261)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11)、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隋灭陈,中国再次得以统结束了分裂两百多年的南北朝。

(1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13)、王凝之信奉道教,而且是迷信,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天天举行法会,烧香磕头,甚至将朝廷拨下来给江州修堤坝的钱拿来修道观,整天神神叨叨,不干实事。

(14)、(唐诗三百首226)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结尾四句常被人们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对这四句诗作如此理解,未尝不可。但在这首诗中,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难得,那么,对于生活中偶尔出现的一点点欢乐,就应该倍加珍惜,不要轻易放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我们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加以考察。它是指示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的标准和信仰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16)、而陶渊明的外祖父也很有来头,是东晋德高望重的名士——孟嘉。

(17)、但最可笑的是,刘裕和恒玄其实是一路人,刘裕翅膀硬了,竟然也想叛乱,灭东晋而自立。

(18)、没办法,总不能跟着乱臣贼子混日子啊!他脱下官服,留下官印,长叹一声,无奈离去:

(19)、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20)、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3、陶渊明介绍ppt免费

(1)、(唐诗三百首53)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2)、(唐诗三百首193)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唐诗三百首283)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4)、(考级通告)书法等级考试在临海开考,考级点申报和书法考级报名

(5)、按我们通常的印象,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乃是如萧统《陶渊明传》里记述的那样,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有督邮来到县里视察,陶渊明不愿按照礼法整顿衣冠迎接,于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辞官。陶渊明这一形象虽然很“酷”,但假如仅仅如此,这顶多只是一种文人的自尊自负,和“万古浔阳”的高标格还有老大距离。研究魏晋文学的大家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给出的一段考证,则恰恰告诉了我们陶渊明是怎么样的以及应该是怎么样的。根据逯钦立先生考证,陶渊明29岁时任江州祭酒,但他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却恰恰是琅琊王氏的一个不肖子孙。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五斗米道是东汉末兴起的道教的一种。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应该理解为“不为信奉五斗米道的王凝之折腰。”前面已经说到,琅琊王氏的大将军王敦曾对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无情打压排挤。父仇不共戴天,而祖上之仇也同样九世必报。《春秋公羊传》里鲁庄公与杀父仇人齐襄公一起打猎,《春秋》于是谴责鲁庄公不孝。陶渊明知书明礼,自然不会与先辈的仇人握手言欢,何况是屈居其下,仰其鼻息。这是家恨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王凝之本人也实在是个丢脸的货色。王凝之才具平庸,但偏偏因为家族显贵而娶了同是贵族门第的咏絮才女谢道韫,以至于谢道韫摊上这么一位之后不禁感叹道“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没想到天底下,还有小王同学这样的奇葩啊。所以,天性傲岸的陶渊明又怎么能忍受这种庸人的使唤,于是辞官解印,归去来兮。

(6)、(唐诗三百首286)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7)、世人皆曰陶渊明爱菊,我今来说陶渊明爱树。说起陶公爱树来,在很早的时候我读《闲情》一赋便已留心到了。《闲情赋》里头有一件一件的愿什么愿什么,好比说愿在发而为泽,又恐怕佳人爱洗头发,岂不从白水以枯煎?愿做丝而可以做丝鞋,随素足周旋几步,又恐怕到时候要脱鞋,岂不空委弃于床前?这些都没有什么,我们大家都想得起来,都可以打这几个比方,独有“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算是陶公独出心裁了,我记得我读到这几句,设身处地的想,他大约是对于树荫凉儿很有好感,自己又孤独惯了,一旦走到大树荫下,遇凉风暂至,不觉景与罔两俱无,惟有树影在地。大凡老农老圃,类有此经验,我从前在乡下住了一些日子,亦有此经验也。所以文章虽然那么做,悲高树之多荫,实乃爱树荫之心理。稍后我读《影答形》的时候,见其说着“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已经是莫逆于心了。在《止酒》一诗里,以“坐止高荫下”与“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相提并论,陶公非爱树而何?我屡次想写一点文章,说陶渊明爱树,立意却还在介绍另外一首诗,不过要从爱树说起。陶诗《读山海经》之九云:

(8)、苏东坡曾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9)、(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10)、(临海书画之家)书法名家,快手网红小于老师书法工作室常年招生报名!

(1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就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令不足三月即辞官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12)、陶渊明,生于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朝代——战乱连天的东晋。

(13)、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14)、(唐诗三百首253)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15)、隋朝之后是唐朝,唐朝灭亡后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为期不长的朝代,合称五代。唐和五代在“二十四史”中各有两部与之相对应,分别是《旧唐书》《新唐书》和《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16)、(唐诗三百首254)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7)、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18)、所以,陶渊明年轻的时候,也一样是热血青年,想去做官,除了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也想赚点儿钱。

(19)、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20)、来之前,陶渊明手下的书记好意告诉他,督邮大人来视察的当天,县令要穿戴好官服官帽,恭敬跪迎,否则督邮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4、陶渊明介绍简介

(1)、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2)、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4)、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5)、再次回到乡村的陶渊明,用做官时的积蓄,盖了两件茅棚,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种田,酿酿酒,写写诗,睡睡觉。

(6)、(唐诗三百首93)王维《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7)、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8)、曾祖父和外祖父,一直是陶渊明敬奉在内心的偶像,他从年轻时起,就给自己立下了两个目标:第要像曾祖父一样保家卫国,做出一番事业;第要像外祖父一样,做个潇洒自在闲适旷达之人。

(9)、(唐诗三百首71)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

(11)、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述酒》

(12)、(唐诗三百首204)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13)、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14)、虽然陶渊明爱喝酒,但在那个乱世之中,他活得比任何人都清醒。

(15)、据统计,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来做官,那他每次出来做官是出于什么考量,又为何要辞官归去呢?我们只有彻底搞清楚了出仕和归隐的原因,才能真正读懂这位隐逸诗人的诗。

(16)、本来,如果陶同学精通点儿官场学问,是前途一片大好的,但他偏不,就是骄傲,就是任性,说不干就不干。

(17)、本诗共分为两层,前四句为第一层。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暗用杨恽诗作。

(18)、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鸟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19)、(唐诗三百首191)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20)、(唐诗三百首207)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5、陶渊明介绍50字左右

(1)、陶渊明在《宋书》《晋书》和《南史》中都被列入《隐逸传》,后世也称他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鼻祖”。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隐逸?又为什么要归田园?这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是息息相关的。

(2)、以上,就是中国各个朝代的更替,以及与之对应的二十六部正史。那么,陶渊明生活在什么年代呢?陶渊明生于东晋时期,死于刘宋时期,因此,在“二十四史”中,《晋书》上有他的传记,《宋书》上有他的传记,《南史》上也有他的传记。

(3)、陶渊明经常邀请朋友来家里喝酒,但每次有朋友试着提到政治,陶渊明就表示:我有点喝高了,要不你先回去吧!把人家撵走。

(4)、(祝贺《云逸书院阅读书城》小程序开通)送,送,送,每人赠送100阅读币!

(5)、生平经历: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收到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美好期待和幻想。诗人年轻时有宏远的政治抱负,但在为官中对现实黑暗不满,最终辞官回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从此回乡躬耕自织,经济窘迫,最终在贫病交困中辞世。

(6)、代表诗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7)、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大概是对陶渊明一生的最好注解——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分散随风转,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认为常住之身具有永恒的法性,与死生变易无常的父母生身不同。这两句是说,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的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意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

(9)、可以看到,三部史书的记载是一致的,认为陶渊明去世于元嘉四年,终年六十三岁。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四年即公元427年。由于中国古代是按照虚岁计算年龄,故陶渊明的生年就该是365年,即东晋哀帝的兴宁三年。

(10)、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

(11)、(唐诗三百首9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陶渊明备受后人推崇的,不单单是他的诗文,更在于他率性任真的人格魅力和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

(13)、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14)、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服勤尽岁月,常恐功愈微。——《咏三良》

(15)、于是,在叔叔的介绍下,陶渊明又一次踏入官场,去做了彭泽县的县令。

(16)、关于陶渊明的出生年份,历史上是有争议的。对此,我们采用主流的说法,也是正史的记载。《宋书·陶潜传》的记载是:“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晋书·陶潜传》的记载是:“以宋元嘉中卒,时年所有文集并行于世。”《南史·陶渊明传》的记载是:“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世号靖节先生。”

(17)、元朝自认为是自尧舜禹汤、秦汉隋唐这一脉相承的中国朝代的延续,它的历史记载在《元史》和《新元史》里。元朝之后是明朝,明朝的历史记载在《明史》里。明朝之后是清朝,清朝的历史记载在《清史稿》里。

(18)、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

(19)、(唐诗三百首170)(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20)、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1)、当然,如果仅仅是家族记忆的牵绊,陶渊明的伟大还是有限的。陶渊明不仕祖仇只是其高风亮节的一部分,“不仕二姓”才是陶渊明隐居生涯的最终完成。曾祖父陶侃虽然在东晋王朝仕途偃蹇,但毕竟是东晋王朝的臣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东晋王朝成全了作为寒门和蛮族的陶侃。对东晋王朝某些门阀贵族的不满,并不能盖过其对东晋王朝的忠诚。也正因为陶侃对晋室的忠诚,影响了作为后嗣的陶渊明。家族记忆之上,是更高的国族认同。但东晋王朝最终却被刘裕建立的刘宋王朝取代,而陶渊明却偏偏经历了这一历史剧变。这使得陶渊明的隐居不仕由起初的书生意气变成了最终的遗民心态,家族记忆升华为更大的家国情怀。应该说,陶渊明的“不仕”经历了一个由相对到绝对的嬗变。在由鄙视王凝之造成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陶渊明的仕途并没有从此断绝。隐居之后几年,陶渊明妻子去世,隐居的草庐也因失火而毁坏。穷困之中的陶渊明不得不再次出仕以求生存。三十四岁那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桓玄的邀请下出任幕府。桓玄谋反之际,陶渊明便趁机因母丧而辞职。桓玄不久篡晋,刘裕大破桓玄,并提拔陶渊明为镇军将军参军。后来陶渊明一度担任建威参军,在刘裕做大做强之后,陶渊明似乎嗅到了点什么,于是辞职,终身不仕。陶渊明这一段出仕的经历颇为值得注意。陶渊明的曾经的隐逸高名使得他成为了权臣们争相笼络的金字招牌,但陶渊明对这两位“恩主”却一直处于依违观望之间。一方面,这个时候的桓玄、刘裕虽然已是权臣,但仍然是晋室的臣子,陶渊明接受他们的征召并不缺乏道义上的正当性,而另一方面,桓玄、刘裕二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既可能成为“治世之能臣”,也可能成为“乱世之奸雄”,当最终后者被证实,桓玄、刘裕均篡晋之后,陶渊明才选择了真正的归隐,从此不复出仕。(不少学人都对陶渊明《述酒》诗的政治寄托有精当分析。可看钱志熙先生《陶渊明传》)历代文人一直在打造一个陶渊明神话,他们只喜欢隐逸的陶渊明,而不喜欢出仕的陶渊明,甚至以出仕为原罪,以至于宋人叶绍蕴以害怕桓玄逼迫,保全性命“不伤生”的理由为陶渊明出仕辩护,这都是书生不懂政治的迂腐之见。其实陶渊明的仕与隐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诗人兴会,更是躬逢乱世之际的政治决断。陶渊明的出仕,说明了他的认同,陶渊明的归隐,说明了他的拒斥。陶渊明的仕与隐,体现的是且仅是陶渊明的政治态度。陶渊明的伟大品格也不是来自不食人间烟火的归田园居,而是来自其爱憎分明,金刚怒目的决断意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