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106句草船借箭是真的吗?为什么(诸葛亮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1、草船借箭是真的吗我感觉他是假的
(1)、因为《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许多人把这当成了历史。但事实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另有其人!
(2)、只是无论是历史上的孙权还是宋元话本里的周瑜,虽然都用船从曹操那里借箭,但很显然并没有出现草人的情节。草人的出现,或许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上的一场惨烈战争中,草人借箭的情节所受到的启发有关。
(3)、这个草船借箭最大的主人公就是孙权。其实诸葛亮在这里面啊,发挥的很大一点的作用就是,一个说客的身份。他让孙权跟刘备进行的联盟,一起对抗曹操。
(4)、几天后的晚上,叛军又看到唐军沿绳索而下,有了上次教训的叛军认定此乃张巡故计重施,遂笑而不备。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这次,张巡命五百兵士从城头顺绳索而下,乘敌不备杀向敌营。叛军大营顿时大乱,士兵死伤无数,令狐潮在慌乱中烧毁营寨,率军撤退十余里,雍丘之围暂时得到了缓解。
(5)、小说在“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一回录有招安诏书,落款是“宣和四年春二月”。这在历史年代上大有问题。其与历史上宋江 投降的年代相差一年,这有《宋史·徽宗纪》宣和三年二月纪事为证:“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诸将讨捕。又犯京东、江 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其倘据小说的安排,宋江受招安在宣和四年二月,轰轰烈烈征方腊还在其 后;而据《宋史·徽宗纪》,宣和三年八月“方腊伏诛”,倘若宋江在宣和四年才受招安,哪里还有南征方腊的用武之地呢?
(6)、就算敌军单纯射箭,那万一有一支箭正好射中孙权,孙权当场嗝***怎么办?所以你还觉得,草船借箭是真的吗?其实类似草船借箭这种八卦在***的史书还真不少,因为很多史官不知道战争的操作细节,为了增加史书的观感,他们就道听途说补了好多战争八卦
(7)、第一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第二孙权的目的是挑战,而不是借箭。
(8)、2012年在“孙权与南京——南京建都1800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一致认定“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孙权,事件发生地在含山东关濡须口!
(9)、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
(10)、至德二年(757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大军进攻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是江淮的屏障,睢阳如果守不住,整个江淮地区就会沦丧。睢阳太守许远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就给张巡送去告急文书,请他火速带兵来帮助守睢阳。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智勇双全,所以张巡一到,他就把指挥权交了张巡。当时尹子奇的叛军有13万人,张巡和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6000多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要想获胜,只有智取。一天夜里,睢阳城里突然响起了战鼓声,这是出战的信号,城外的叛军连忙摆开阵势,准备交锋。可是一直等到天亮,也见唐军出城。尹子奇见城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命令部下卸了盔甲休息。叛军将士们紧张了一夜,一听可以休息,倒在地上就呼呼睡着了。就在这时候,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每人带领50名骑兵,打开四面城门,分头杀出来。叛军没有防备,这一战就被唐军杀了5000多人。张巡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如果能把尹子奇干掉,叛军群龙无首,就可以解睢阳之围。可是尹子奇这个家伙很狡猾,每次上阵都让几个人穿着和他一样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让唐军辨认不出哪个是主将。张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让士兵用野蒿削成箭射到敌阵里,叛军士兵拾到这种箭,以为城里的箭用完了,就高高兴兴地拿着箭来向尹子奇报告。尹子奇刚把蒿箭接到手里,城头上的张巡认出了谁是主帅,立刻命令神箭手南霁云放箭。南霁云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捂住脸,大叫一声,跌下马来。尹子奇瞎了一只眼睛,只好回去养伤。过了一些日子,他又带着几万大军卷土重来,像箍铁桶一样把睢阳团团围住。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情况越来越危急,张巡只好派南霁云突出重围,到临淮(今江苏盱眙西北)去借兵。驻守在临淮的唐军大将贺兰进明不敢跟叛军交战,只想把南霁云留下来作自己的部下,便特地为他举行一次酒宴,请众将领作陪。南霁云心里惦记着睢阳城里的将士,面对眼前的美味佳肴,一口也吃不下,他流着眼泪激动地说:“睢阳的军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进一粒米了,我怎能一个人忍心在这里大吃大喝呢?将军手下兵多将广,眼看着睢阳陷落,却不肯出兵救援,难道是忠臣义士的所为吗?”说着,他拔出佩刀,砍断自己的一根手指,血淋淋地往桌上一扔:“我南霁云不能完成主将交给的使命,只好留下这个手指作证,回去也好有个交代!”
(11)、受到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认为,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原创,甚至是诸葛亮脑洞的巅峰之作
(12)、目前发现的宋、元时代“说三分说三国”话本小说,只有《全相平话三国志》,该小说中,有大量的情节,被后来的《三国演义》借用了,包括“三英战吕布”、“曹操献刀”、“夏侯惇吞睛”、“吕布戏貂蝉”、“张飞大战马超”、“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等。
(13)、从孙权“以船借箭”的历史,到宋元话本周瑜的借箭,再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我们可以窥见***历史故事在民间演变的方式,有些普通的历史事件,经过民间流传,文人加工。移花接木插入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使演义情节更加生动,人物更加丰满,从而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同时也能看到,***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各种古典名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这是四大名著等大作长盛不衰,得到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因素。
(14)、因此,要考证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真伪性,也只能寄希望于那些能穿越到三国时代的专家们了。
(15)、以史为鉴,津津乐道历史小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历史史实。
(16)、曹军开始出战,但很快被精锐的吴国水军击溃,之后就干脆不出来。
(17)、这边诸葛亮靠着罗坚的帮助,三日内造出十万支箭,交给周瑜。
(18)、三国历史上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
(19)、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20)、 那么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到底有些什么算计呢?
2、草船借箭是真的吗?为什么
(1)、孙权赶紧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权的船也跑远了。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不由得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2)、“草船借箭”就是很明显是移花接木的例子,而主角是一向被演义支持者称为孙百万来取笑的孙权,又是一个被演义严重矮化的角色,只注重孙权打仗不行但忽视了孙权内政处理和用人方面的才华,要知道孙权接手江东时其实是一个烂摊子而危机四伏。建安十八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这段水域交战,曹军初战大败后坚守不出,而孙权借雾天去观察曹军部署,孙权到达离曹军不远时鼓乐齐鸣,曹操恐有咋就下令只发弓箭,孙权之船中箭太多失去平衡而下令船掉头,回巢时不忘向曹军击鼓奏乐,曹操一切都看在眼里而感慨的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名言。
(3)、后来关羽镇守荆州,出兵北伐曹操,先是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
(4)、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孙权贵为皇室,亲身带领着手下前往对方的敌营一探虚实,但是不料,事情败露,被曹操的探子所发现,但是因为孙权此时并没有完全的登陆,很难将其擒获,所以曹操便立马下令,放箭攻敌,因为孙权一直藏匿于船舱这个地方,才保了一条小命。
(5)、在史书中,没有“借箭”,只有“孙权受箭”。
(6)、孙、刘联合抗曹期间,统军的大都督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借水军交战之名,命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借此除掉诸葛亮。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却借来三十条船摆上稻草人,盖上青幔,大摇大摆驶向曹营。正好那天江上大雾迷漫,曹操恐遭到埋伏,紧急调来旱寨和水寨的上万名弓箭手,齐向江中乱射,试图击退进犯的“孙刘大军”。
(7)、这么看的话,就算跑《三国演义》的片场,诸葛亮也不是草船借箭的原创,他涉嫌盗版了孙坚的计谋,而且这还没讨论历史上的诸葛亮有没有草船借箭呢你也许会问,既然小说都提了两次草船借箭,那真实历史上真的有这个事吗?(粤语)咪甘急(国语)现实中的确有草船借箭,但既不是孙坚也不是诸葛亮刷的,而是这个人,当时的画风还很搞笑
(8)、张巡命令士兵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然后给草人穿上黑衣,到了晚上命系上绳子从城墙上放下去,同时城墙上鼓声大作。叛军巡逻士兵赶紧报告令狐潮,由于天黑看不清,令狐潮怕中计,不敢派兵攻打,只是命令手下用箭射,阻挡唐军袭营。如此情况一直到天亮,叛军才发现中计,但已经射出了十万多支箭,张巡得到了十万支箭,缺箭问题得到解决。几天后的晚上,张巡命令唐军从城头顺绳而下,叛军以为张巡故计重施,没有任何防备,唐军乘敌不备杀向叛军,叛军大乱死伤无数,令狐潮在慌乱中烧掉了自己的大营,只得撤退,雍丘保卫战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9)、就在这一危急时刻,孙权果断下令:调转船头,使船身的另一侧受箭,不一会,船身两侧就被射满了箭,船只也恢复了平衡,并安全返航。
(10)、因为在这里作者是想要突出,诸葛亮个人的足智多谋。想通过更多的实际战况,来显示出诸葛亮这个人的才华。甚至说现在的电视剧或者《三国演义》里面更是多次描绘出,谋士鲁肃在这件事情的呆笨,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显示诸葛亮的聪慧。
(11)、诸葛亮命人把二十艘船用粗绳首尾串在一起,二十艘船连在一起大概也要两百公尺。好!不管了,诸葛先生命令出发了。划到快到曹军位置,曹军的一万名弓箭手上前去向敌船发射弓箭,十五万支箭,假设每人发射十五支,发射一支箭要五秒钟,也就是说射完十五万支箭大概只要三分钟。三分钟内每艘载重2顿的船要突然承受500公斤重的箭,这时需要大家想像一下,前一分钟内一长串的船用右舷去接箭,接着紧急在最前方的船上摇桨,让船开始掉头,船掉头时,箭仍然继续发射,船的右舷会越来越重。最后二十艘船朝右边倾斜,然后大家一起去长江里喂鱼==
(12)、很明显,这个事情的起因是孙权太嚣张,欺人太甚,他差点找死也活该
(13)、含山县的东关位于裕溪河(古称濡须水)上游,古时称“濡须坞”、“偃月城”,是古代著名的水上要塞。
(14)、 占据长江天堑,水军有优势,本土作战,没有水土不服;
(15)、这一天,他亲自带几条小船跑曹操的阵地前敲锣打鼓
(16)、什么借口呢?周瑜以打仗需要为由,请诸葛亮用十天时间赶造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反而说∶“只要三天。”周瑜一听,这不是找死吗?于是,就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17)、虚虚实实,随心所欲,不愧为名将,由于张巡机智守城,叛军始终未能攻破雍丘城,反而***兵折将,只得撤围。
(18)、后来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荆州成为吴国的领土,罗坚成为东吴的御用商人。
(19)、曹操很轻易地相信了黄盖的投降,是因为曹操认为,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不甘。
(20)、《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三分虚。我们都对草船借箭这个典故很有印象,原因是因为这个典故把诸葛亮刻画的神乎其神,诸葛亮和周瑜打赌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每个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然后诸葛亮略施小计,把船上绑满了草人,让曹操射箭,就从曹操把箭“借“过来了。
3、诸葛亮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1)、但是,你确定这段历史记载是真实的吗?首先,孙权草船借箭的记载虽然被记在史书《三国志吴主传》里,但是它不在正文里面
(2)、曹操虽然兵多,但是多是北方兵,不熟悉水战,对待长江天堑鞭长莫及,而荆州新投降的水军又人心不服,再加上曹军水土不服,瘟疫横行,又把大型战船铁索连接,因此失掉了地利。
(3)、诸葛亮从周瑜处出来,立刻去找了三国时最大的全国连锁金融组织——盛林钱庄的掌柜金柴神罗坚,问罗坚,有没有办法在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罗坚觉得刘备上讲仁义之人,就想帮助刘备创业。
(4)、得人心者得天下,那些表面虚伪、不信守承诺的人,终究会自食其果。
(5)、四更夜进军,大雾漫天、长江中雾气更甚、对面又不相见。借人家的船,黑灯瞎火,又沒经过训练。孔明怎样指挥船队前往江北借箭?还有什么大哉长江赞:“西接岷、峨、南控三吳、北带九河。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
(6)、张巡(708年—757年11月24日),字巡,唐朝中期名臣。唐玄宗开元末年,张巡中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受命守卫雍丘。《新唐书·卷二百张巡传》中有如此记载:“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
(7)、无奈之下,曹操命令暂时不要出战,先训练好水军再说。
(8)、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造十万支箭之事由周瑜故意向诸葛亮提出,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地表示“只需要三天”准备齐全。在第三天,天降大雾,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曹军不敢出战,放箭御敌,箭全数射在草船上,诸葛亮于是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
(9)、虽然冒了很大的风险,但是还是获得了数目可观的箭支,而曹操则白白的将这些箭支拱手让给了敌方。想必十分后悔。但是在三国这段期间,确实发生了很多有名的战况。令后人值得学习精髓。
(10)、孙权方面兵力则基本一致按照《三国志》的明确记载,是孙权给了周瑜三万人马参战,而对于刘备方面,则多数以诸葛亮自己说刘备一万加刘琦一万合计两万为准。大致上均认为是孙刘联军五万人参战。
(11)、孙权:喂,曹操,你有种游过来跟我打,怎么样,不敢过来吗?我就知道你没种,识少少,扮代表!样衰衰,俾狗追!
(12)、在《三国演义》第七回中写道: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13)、孙权又命令船只转向,用另一面继续对着曹军。
(14)、濡须水(裕溪河)自古就是巢湖通江的唯一水道,含山县的东关战略地位重要性就在于扼守住濡须水口就可阻止魏军进入长江,***进建业(南京)。魏吴双方都把目标聚集在东关濡须口,曹魏三代帝王前后6次攻打濡须水口,实际发生4次大战,前后延续了43年。但魏军始终未能突破东吴的濡须坞防线,这道防线有力保障了江东的平安,未遭战火洗劫。
(15)、在赤壁之战的前哨战,曹魏已经打了一个败仗,曹军打不过东吴水军,在气势上已经输了一头,所以才退守乌林结阵,所以诸葛亮大雾天来挑战,曹魏军才不敢轻易出战。
(16)、他们以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却因为言而无信,被无情的手玩弄于股掌之间。
(17)、其实还有很多人一定会想:曹操要是放的火箭怎么办?
(18)、显然为什么回船?原因有二其为了获得更多的箭充分利用船只上的草人,让两侧都能射满箭。其重力平衡船上本就多为草人,一侧箭矢过多,自然会过重,所以掉头让另一侧也射同样多的箭矢,方能让船重力平衡不至于倾斜。
(19)、此外,周瑜的同郡蒋干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也确有其事,但并非在赤壁之战中。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把它记在赤壁之战后,并且只有蒋干劝降,没有中周瑜的反间计。而蔡瑁、张允也没有被卷入其中,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水军都督。
(20)、但是箭支非常的多,整个船只显得十分的薄弱,甚至有想要歪斜之势,情况岌岌可危,孙权急中生智,命令剩下的将领们将船转过来,两面同时受箭,才改变了紧急的现状,而当孙权险中逃生,回到了吴国的属地之后,便命令手下将这些箭支取下来,可以二次利用。
4、草船借箭是真的吗
(1)、三国时我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猛将如云,各种奇人辈出。诸葛亮是其中被人广为传颂的一个。而“草船借箭”一回更是突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2)、以上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剧情,而正史“草船受箭”的故事来自《三国志吴书》。
(3)、首先诸葛亮跟周瑜约定三天就要赶造出十万支箭,一直拖到第三天才向鲁肃借了二十艘船各载一千捆稻草用青色布覆盖。
(4)、建安十八年,赤壁之战的五年后,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口对垒。两军对峙有日,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不料被发现。曹营乱箭齐发,箭如雨下,落在孙权船上。孙权虽未中箭,但面向曹营的船身,因落箭太多而倾斜,随时可能翻覆。千钧一发之际,孙权急中生智,下令调转船身,让船另一边受箭。没过多久船两边中箭的数量变得差不多了,船只平衡,恢复平稳。孙权就这样靠智慧不仅安然脱险,而且还意外获得曹军“赠送”的大量雕翎箭。孙权气定神闲、随心所欲地四处游走,把曹营参观了个够,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恋恋不舍优哉游哉地回去了。正史草船借箭的主角是孙权,这才是正史上草床借箭的故事。
(5)、孙、刘联合抗曹期间,统军的大都督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借水军交战之名,命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借此除掉诸葛亮。面对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诸葛亮却借来三十条船摆上稻草人,盖上青幔,大摇大摆驶向曹营。正好那天江上大雾迷漫,曹操恐遭到埋伏,紧急调来旱寨和水寨的上万名弓箭手,齐向江中乱射,试图击退进犯的“孙刘大军”。
(6)、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7)、后来,曹操知道这件事以后,对孙仲谋(孙权的字)的才能赞叹不已,他由此想到了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不由得脱口而出”生子应如孙仲谋“这样的话。已经对孙权的才能得到了最高的评价。
(8)、宋、元时代“说三分”的话本小说中,挪作“周瑜草船借箭”。
(9)、宋、元时代,尤其是宋朝,流行说书,“说三分(即三国)”、“说太行梁山(即后来的水泊梁山)”、“说五代(即李存孝、铁枪王彦章等)”
(10)、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11)、草船借箭如果曹操不射箭先派小船去侦查,发现都是草船,然后派一队人坐船拿着火把就来放火,诸葛亮怎么办?其实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算计里,也就是说首先曹操方不会发船来攻击他,另外也不会使用火箭来射他。所以题主的问题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如果真的那么做了,曹操方就没必要放火箭了,直接派遣快船俘虏诸葛亮这些小船就可以了。
(12)、第三:假设我们的诸葛亮先生上列问题都可以轻易解决,那我们就来看看箭的部份吧。动员士兵把稻草装在船上,覆盖住不知道从哪拿来的布,于是出去绕一圈把十到十五万支箭给带回来,平均一艘船大概就有七到八千支箭!!!假设每艘船上有七千五百支箭,其中有五千支弓箭,两千五百支铁弩箭(因为铁弩箭比弓箭珍贵),再假设弓箭一支五十公克,铁弩箭一支一百公克,那么一艘船上平均借到的箭重量就是五百公斤。每艘船上有三十名士兵,假设士兵平均六十公斤,三十名士兵就有8吨,再加上一千捆稻草0.25公吨,一艘船大概就要载重2吨重量。
(13)、无奈之下,曹操命令暂时不要出战,先训练好水军再说。
(14)、周瑜和诸葛亮相处日久,发现诸葛亮是个人才,要是放这个人回去辅佐刘备,日后对东吴是个隐藏的威胁,所以三番几次,想弄死诸葛亮。
(15)、“草船借箭”故事发生地的考证认定,不仅还原了历史真相,对含山县东关古战场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价值。今天含山的东关还留有不少当年古战场的遗迹,如散马滩、点将台等。
(16)、至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何要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如此刻画诸葛亮呢,这缘于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当此之时,先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明灭元不久,又受到后金的威胁。汉人受外族统治的压迫,这对汉人来说,无疑是沉痛的心理打击,于是在汉人心中,渴望有诸葛亮这样的“近乎神明”的汉人来恢复汉人正统秩序。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正统来描写的,这样其大肆赞扬诸葛亮的意图也就显而易见了。人们希望看到诸葛亮来兴复汉室,恢复正统,因此赋予诸葛亮以聪明才干、忠贞之心和神异本领。
(17)、而这件事《三国志·吴主传》中也有记载,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18)、赤壁之战之前,曹操仓促编组的水军不能作战。原因是收编的刘表水军战斗力差,长期不做正规训练,不能立即作战。
(19)、史书中的这一情节,只是写“孙权受箭”,并不是“借箭”。
(20)、好,我们先不说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事,你先看看小说《三国演义》是怎么设定的
5、草船借箭是真的吗,曹操难道不会用火箭
(1)、商场往来,最重诚信,很多人以为一时占了别人便宜,最后却失去更多江山,甚至身败名裂、身死异处。
(2)、而曹操自己的北方军马根本不能水战,士兵上船以后站不稳,头晕目眩。而且这些人来到南方水土不服,大量病死。
(3)、《魏略》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孙权也并非真的是来借箭而是前来观军,收到箭矢攻击而已。
(4)、故事发生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梁山,最高主峰只有197米的海拔,但自古以来没人敢小看它,因为它还有一个名字——水泊梁山,但是这座山究竟是不是《水浒传》中的原型呢?如今,山寨水浒经典遍布梁山,比如宋江马道、点将台、李逵把守的黑风口。但专家普遍认为它们都是附会文学作品而形成,并不是为史实所造就。数百年来,一些统治者多次封杀《水浒传》,梁山也曾遭到抄剿和灭迹,只有残存的一段“宋江寨墙”是梁山上少数被认可的历史遗迹,那么,故事核心地,梁山的水泊在哪里?没有人知道吧。
(5)、南京市梅花山孙权纪念馆,将“草船借箭”列为孙权重要战功之一。
(6)、这天晚上,果然听到江山喊声大作,大雾中看不清,只见无数船只在江上穿梭,船上人影幢幢,似是一支大军。
(7)、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诸葛亮又从容地命令船队调转方向,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受箭,并让士卒加劲地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调头返回,并令所有土卒一齐高声大喊:“谢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发觉自己上当时,诸葛亮的取箭船队已经离去二十余里。
(8)、唐朝时期,同样有一位历史名将用过类似的计谋,解决了剑源不足的问题,他就是唐代名臣张巡。
(9)、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10)、 一家之言,多有偏颇,欢迎关注,一起头条!
(11)、早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回,东吴的祖师爷孙坚就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偷了对手十几万支箭,而诸葛亮直到第四十六回才刷了这个计谋
(12)、曹操判断肯定是孙权来了,但又不敢出战,就命令水寨的弓弩手乱箭齐射,将他们赶走。
(13)、“刘备占有荆州后,让我们盛林钱庄作为官方金融机构即可。”
(14)、这时后方防备空虚,罗坚便告诉东吴水军都督吕蒙,此时攻击荆州,一举可以拿下。
(15)、其实在三国时期真的有用船借箭的事,但其主人公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且在时间上(提前了五年)、空间上(从皖南地区移到赤壁)及事件发展过程上都有极大差异。据裴松之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一天“(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引自《魏略》)。这是三国时期以船借箭的历史记载,但很显然,孙权并非预先规划“借箭”之事,只是他审时度势,跟战场变化而采取的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雏形。
(16)、《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以及《魏略》,说的很清楚。
(17)、尽管是几分真实几分虚构,但广大人民都希望能够出现像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来治理***。诸葛亮这一形象,凭借其高尚人格、聪明才智、神异能力,必将在历史的长河里大放异彩,并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18)、第一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第二孙权的目的是挑战,而不是借箭。
(19)、其实三国上的事情去三国志里面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三国志》中就有文章大意如下:
(20)、至于荆州兵,总数或许可达七八万,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南四郡仅仅被抚定,曹军从来没到过那里,所能动用的就是集结在襄阳等地的二万余人。随后,曹操又留徐晃驻扎樊城,令曹仁镇守江陵。如此算来,东征进抵赤壁的曹军总兵力约七万人。
(1)、我们通过分析看它合情合理不:诸葛亮向鲁肃借二十只船带军士,“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个,分两边布。”诸葛亮有不让告诉周瑜他的行动目标。你想:鲁肃是听周瑜的话,还是应诸葛亮的人情,不得而知?
(2)、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在安徽巢湖附近对垒。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曹操决定让军队坚守不出。
(3)、这边罗坚早在曹操那边做好工作,告诉他今夜有人袭击水寨,还顺便推销了盛林卖的弓箭和箭矢。
(4)、唐玄宗后期,“安史之乱”爆发不久,长安很快失守。这个消息传到了中原地区,在唐军将士中引起了极大的混乱,雍丘(今河南杞县)城里的几员大将一起来找主将张巡,劝道:“皇上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咱们还不如投降算了。”张巡是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听这话肺都气炸了,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推说明天跟大伙商量一下再决定。第二天,他把全城将士都召集到厅堂里,当众宣布那几员将领犯了背叛***、动摇军心的罪,当场就把他们斩了。这个举动让将士们看到了张巡的决心,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张巡抵抗到底。当时,围攻雍丘的叛军有4万多,而城中的守军只有千余人。叛军不断攻城,都被守城士兵用乱箭射了回去。日子一久,城里的箭就用完了。没有箭就守不住城,这可怎么办呢?一天深夜,叛军士兵忽然发现一大群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正沿着绳索从雍丘城头往下爬,急忙报告主将令狐潮。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士兵放箭。雍丘城里的唐军不怕死,冒着箭雨还是往下爬,叛军不停地射箭,一直放到天色发白。仔细一看,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上边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原来,这就是张巡想出的草人借箭计。这一下得了几十万支箭,城里再也不愁没箭用了。
(5)、曹操对罗坚非常感激,觉得罗坚帮了自己的一个大忙,让罗坚插手魏国更多的金融事务。
(6)、。此时产生了大量的“话本小说”,应该是读书人撰写的,作为说书艺人的底本,故称之为“话本小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
- 精选106句草船借箭是真的吗?为什么(诸葛亮草船借
- 精选77句脍炙人口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注音并解释
- 精选83句qq个性网头像女(个性网扣扣头像)
- 精选113句描写雨古诗大全(描写雨的,古诗)
- 精选54句qq个性分组下载安装(qq个性分组带符号
- 精选79句忘乎所以然而不以之所以为然(忘乎所以
- 精选115句忘乎所以的拼音怎么写啊(忘乎所有的拼
- 精选66句描写雨的古诗20首(描写雨的古诗整首十首
- 精选86句描写下雨的优美的诗句(描写描写下雨的
- 精选127句形容秋天的二字词语英文(形容秋天的二
- 精选62句心情低落烦躁图片(心情低落很心烦的图
- 精选149句用鼎鼎大名造句子(大名鼎鼎如何造句
- 精选86句描写秋天的短句三年级(秋天的句子描写
- 精选83句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20个(描写秋天的词有
- 精选129句鼓舞士气的歌曲有哪些(鼓舞士气歌曲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