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诗精选65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1-15 11:32:42
导读 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 1、孟浩然给李白写过诗吗 (1)、作为一位常人难以企及的天才,李白深深懂得孟浩然的内心。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与孟浩然一见如故,产生了世间最美的...

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

1、孟浩然给李白写过诗吗

(1)、作为一位常人难以企及的天才,李白深深懂得孟浩然的内心。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与孟浩然一见如故,产生了世间最美的友谊。古语常说:“文人相轻”,这实在是令人悲哀的事情。可看到李白和孟浩然,文人们的内心多少会得些安慰。其实,一个人如果真是天才,他是断然不会轻视另外一个天才的,只会尊重欣赏。

(2)、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春晓》就是孟浩然写的,小朋友们一定都背过,因为我们小时候背唐诗都是从“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春眠不觉晓”这样的名篇学起的。所以孟浩然我们应该都知道。

(4)、诗的第一句,诗人十分自谦地表示自己一事无所,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孟浩然是孟子的第33代孙,家里更是襄阳城中有名的书香门第,他自己也是少年有才,王维、王昌龄、李白都是他的好友,他的诗句更早就传遍京都。这样的才子,又怎能算是书剑两无成呢,这句不过是讽刺自己一身才华,却不得重用,是朝廷有眼无珠!何等的快意恩仇

(5)、杜甫冬天想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冬日有怀李白》)

(6)、李白写给孟浩然的送别诗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8)、王维喜欢裴迪,为他写了那么多诗,带着他在盛唐的诗坛上一起混,可是裴迪喜欢王维吗?裴迪只是看看,不说话——盛唐的诗歌圈就是这么乱!

(9)、寥寥四句,便刻画出了一位枕石漱流、风流自赏的高人形象。

(10)、45岁的时候还给当时的宰相张九龄写干谒诗,也就是自荐书“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

(12)、▶中文到底有多美?请屏住呼吸,做好被美到窒息的准备!

(13)、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14)、而李白这首诗确是一直在夸孟浩然的不慕名利,自甘淡泊,足见他对孟浩然是真爱。

(15)、所以在李白的眼中,孟浩然就好像高山仰止一样的存在。孟浩然作为李白的前辈,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不为世俗环境所污染,好像山中的青松、天空的白云。孟浩然的存在让李白只有毕恭毕敬的仰慕的份儿。

(16)、可是孟浩然却没有鸟过李白,反而给王维写了首诗《留别王侍御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情真意切,让人不得不感慨不止爱情有单相思,友情里也有一厢情愿的。

(1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颈联是说,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18)、在这里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孟浩然,他的德行就像巍巍大山,连仰望都做不到,使得他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又进一步升华了。

(19)、小朋友们,李白和孟浩然更多更详细的解说,请前往小熊玩具故事会收听~

(20)、李白心里对这次离别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地区,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2、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诗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2)、“高山安可仰,从此揖清芬。”李白表示孟浩然是一座难以仰视的高山,评价很高,但也有几分客套在。李白也曾写过“斯为真隐者,吾d慕清芬”(《赠张公洲革处士》)、“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题元丹丘颍阳山居》)、“无由接高论,空此仰清芬”(《赠瑕丘王少府》)等诗,“清芬”者可谓多矣!孟浩然不过泯然众人。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本是新郎赞美新娘的美丽坚贞,后来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直接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来赞美孔子,于是这句话便成了崇高德行的象征。

(4)、徒此揖清芬: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李白出蜀后,游江陵、潇湘、庐山、金陵、扬州、姑苏等地,然后回头又到了江夏。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

(5)、杜甫一生给李白写过十五首诗,而李白回赠他的诗却很少,只有似有若无的四首。杜甫喜欢李白,李白喜欢的人可不是杜甫。他喜欢的人是谁呢?

(6)、天宝三年(744年)春,32岁的杜甫考进士不第,43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两个倒霉的男人在洛阳第一次相遇。同年秋天,他们如约在开封再一次见面。第二年,他们按约定的时间在山东第三次见面后,二人同游东鲁,李白带着杜甫一起去访仙人、采仙草、炼仙丹……后来高适也参加了进来。

(7)、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8)、醉月句:月下醉饮。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9)、孟浩然喜欢王维,把他当成知音,而王维喜欢的人又会是谁呢? 

(10)、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11)、重阳节登高眺望家乡,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只感无限烦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无法归去,鸿雁又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12)、盛唐诗坛,群星闪耀,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两位代表,王维和孟浩然备受后人称道,为世人留下了许多经典诗作,名垂千古。然而,在世人心中,孟浩然却是一个复杂且看不透的人。他早年隐居山林,吟风弄月,过得十分潇洒。可40岁之后,他突然想出来做官了。

(13)、“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是说,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的写仰望又翻进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14)、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15)、 与浩然默然同立。少时,李白曰:君此去,不知何时方能重逢。滔滔江水言不尽我的满腔豪情,载不尽我的层层愁绪。

(16)、孟浩然这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伴随他一生,最后他的死也是因为太自由造成的。公元740年,大诗人王昌龄拜访孟浩然,俩人一见如故开怀畅饮。但是孟浩然当时后背长了毒疮,经过一番大吃大喝,病情复发,不幸去世,年仅五十二岁。

(17)、李白有多仰慕孟浩然呢?在这首诗中,他一开口就说“吾爱孟夫子”,多么坦率,多么真诚啊!你不必用什么风花雪月的雕章琢句,也不必用什么草木乌兽的比兴寄托,你只是直接说出来,那种感发的作用就在你的口吻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18)、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9)、君诗名横贯三月碧落,扬州定能予尔一片抒放诗情画意的天地。

(20)、老朋友与我告别就在黄鹤楼,阳光明媚的三月要去往扬州。

3、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句

(1)、李白写诗向来以豪放飘逸而闻名,不过,他也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吾爱”的句式,很可能也是对他人的参学,疑似来源有二:其一是陈子昂“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一》),全诗亦是歌颂隐士风范,而且李白确实向前辈陈子昂学习了不少,其《古风》系列便是对陈子昂《感遇》系列的学习和传承之作;其孟浩然亦有诗“吾爱太乙子,餐霞卧赤城”(《寻天台山》),李白此诗亦有可能是对孟浩然此诗的致敬,不过,孟浩然诗亦有版本为“吾友太乙子”,“吾爱”的版本反而也有可能是好事者按李白诗修改的。

(2)、一直觉得李白是唐朝最狂的诗人,“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3)、诗的第三句,是诗人毕生志向,厌倦世俗的他一心想纵情山水,一片孤舟,漂泊于大江大河中,何等快意。这两句中,最孤傲的是“长揖谢公卿”中“长揖”二字,按礼节,作为一介白衣,孟浩然对于朝中公卿要行叩拜之礼,而“长揖”只适用于平辈的朋友之间。仅这二字,可见在孟浩然心中,遇人交友全无身份尊卑的区别,只有朋友之义。也可见他不一样的清高,大唐敢像他这样的,确实不多!仅“长揖”这两个字,就是孤傲的最高境界。

(4)、他40岁的时候还进京赶考,可惜还是落第。“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充满了抱怨之情。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孟浩然之广陵~

(6)、李白十分率直地对孟浩然表达了爱戴之情,使得这首诗很有名。尤其是开篇便写“吾爱孟夫子”,开门见山,毫无掩饰,十分有气势。

(7)、红颜句:意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轩冕荣华(仕宦)不感兴趣。

(8)、1)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烟花三月下扬州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一曲悠扬的歌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惜别、问候、思念和寄托。

(9)、孟浩然年长李白十二岁,李白刚出四川时,孟浩然已是名扬天下的大诗人。

(10)、长江好似已经滞流,在为我不停地悲伤。万里远游之人,思念着早日回归。何况是高风送秋的傍晚时分,深山重重,黄叶在漫山飘飞。

(11)、翻译: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

(12)、从李白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孟浩然早年的隐逸并不是故作高姿态,是他果然有风流浪漫、任性适意的一面,他在本质上确实有喜爱自然放旷的接近于隐居生活的那种性情。所以,孟浩然早年的求隐并不是虚伪的,也不是别有企图的。我们很难说这不是他自己的选择。

(13)、李白喜欢孟浩然,也是因为他的这首《春晓》。那时候资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不知道孟地主的《春晓》是怎么传到李白这的。总之,李白读到了这首诗,而且跟我一样特别地喜欢。他把孟浩然当成偶像一样崇拜,渴望与他见上一面。

(14)、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15)、“红颜”“白首”是从少年到中年,“轩冕”代表着官场名利,而“松云”则是隐逸的象征,他放弃仕途,选择归隐,这样的高风亮节让李白钦佩不已。

(16)、开篇便点名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这样的直抒胸臆,可见李白感情之浓烈。

(17)、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18)、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事君:侍奉皇帝。

(19)、那么,真实的孟浩然究竟是什么样呢?对此,李白的一首《赠孟浩然》可以为我们揭晓答案。这首诗中,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可以说展露无遗。这一方面是因为李白天性纯真,但更多的却是因为孟浩然个人的独特魅力。下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20)、开元十七年(729年),28岁的李白自安陆前往孟浩然的隐居之地襄阳鹿门山,专程拜谒40岁的孟浩然。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早已誉满盛唐。二人一见倾盖,孟地主对李白也不错,那是天天好吃好喝好招待。不久,他们一起去江夏(今武汉)游历月余。孟地主要继续去扬州风流快活,李白有事不能同去。送别时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见没有,李白喜欢孟浩然,眼巴巴目送他“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直到孤帆远影在他的视线里消失掉,什么也看不见。

4、孟浩然写给李白的诗有哪些三年级

(1)、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2)、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3)、他的超级迷弟杜甫,给他写了15首诗,他也是爱搭不理的。

(4)、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5)、颔联、颈联照例是对被赠诗人的恭维,写得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其中“红颜弃轩冕”与“迷花不事君”语义重复了,却是败笔。一般而言,这种情况都是语料不够造成的,可能此时李白与孟浩然尚未深交,所以也没什么素材好写,于是写得比较虚,而且重复。虽然诗中写到了“吾爱”和“清芬”,但仍是流于客套,同此一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