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孟浩然的短诗四句精选97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1-15 11:32:37
导读 孟浩然的诗四句简单 1、孟浩然的诗四句诗 (1)、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

孟浩然的诗四句简单

1、孟浩然的诗四句诗

(1)、⑵押韵严格。诗歌都是押韵的,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在隔句押韵上和古体诗没有本质区别,他的押韵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其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2)、这就是所谓的“篇法之妙,不见句法”(沈德潜《唐诗别裁》),“不钩奇抉异……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孟浩然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3)、王维:心里有一扇门,就能活出你自己丨006

(4)、“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

(5)、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诗句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启发后人知识是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为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十分珍惜时间才是。

(6)、合:跟随发展与创新的脚步我们走进了这神奇的书的国度

(7)、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10)、《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小学四年级上下册中的古诗,诗句课文中的,包括诗人四年级上册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语文园地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诗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苏州沧浪亭》欧阳修和苏舜钦语文园地七有志者事竟成南宋范晔《后汉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的《进学解》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的《杂诗》四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3古诗三首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语不须归.。小学四年级语文书上册的古诗词有哪些第5课、古诗两首

(11)、山光:傍山的日影。池月:池边的月色。东上:从东面升起开轩:开窗。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卧,躺。恨:遗憾。感此:有感于此。中宵:整夜。劳:苦于。梦想:想念。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3)、《临洞庭上张丞相》这是一首干谒诗,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前后。当时张九龄正居相位,诗人孟浩然漫游洞庭,面对烟波浩渺的湖水,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年近半百,还没有进入仕途,于是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但是碍于面子,写得比较委婉含蓄。

(14)、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这些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

(15)、孟浩然这首《过故人庄》,是一首非常令人向往的田园诗篇,描写着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了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意境隽永,清新醇厚。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大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16)、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18)、李白对孟浩然向往与羡慕在《赠孟浩然》一诗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19)、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20)、“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2、孟浩然的短诗四句

(1)、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é):倾斜。另有古音念xiá。

(2)、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3)、纵观全诗,气势不凡,色彩清幽素淡,神韵自然贯通,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露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慕。

(4)、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孟浩然这位诗人我们并不陌生,小学就学过他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他是唐朝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或许现如今他的名气没有李白大,但实际上在李白还未出名之时,孟浩然已然天下闻名。有才华的人总是会惺惺相惜,所以就算年纪相差12岁,但是他们依然成为了至交好友。

(6)、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7)、颈联的“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8)、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9)、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孟浩然漫游吴越之后,在还乡路上,途经九江时,晚泊浔阳,眺望庐山所发思古幽情之作。

(10)、译文: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11)、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12)、卖火柴的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在温暖的炉膛边把希望畅想!

(13)、很多儿童都熟知孟浩然,是从他的那首《春晓》,然而如果仔细品读孟浩然的生平,会发现他的一生和陶渊明颇为相似,早年都有立志报国之志,之后便是几番辞官,从此寄情于田园生活,过期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

(14)、盛唐以前,五言绝句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虽然其中也有极少数按古诗的做法写的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但盛唐五言绝句此时已经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5)、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

(16)、注释浔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挂席:张帆。郭:外城。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所居。

(1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

(18)、一叶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19)、“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2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3、孟浩然的诗四句简单五首

(1)、整首诗歌,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比如诗的头两句只写友人邀请,却能显出朴实的农家气氛;三四句只写绿树青山却能见出一片天地;五六句只写把酒闲话,却能表现心情与环境的惬意的契合;七八句只说重阳再来,却自然地流露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

(4)、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5)、咀嚼经典,口含余香;漫游诗词,追慕古风。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在数以万计的唐诗中选取了三百余首经典作品,编入《唐诗三百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您会其中几首呢?

(6)、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7)、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8)、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9)、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

(10)、有一种傲娇,叫“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丨001

(11)、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典故。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进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故人”。

(12)、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

(1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4)、应诗词发烧友们的强烈呼声,人人都是诗人发起“唐诗三百首·与你共读”行动,计划在未来一年里,和你一起读懂唐诗!

(15)、站在窗前,凝视月光,那淡淡的思乡情啊,早已穿越了一切阴霾!

(16)、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17)、“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18)、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19)、b曾几何时,我从《水许传》归来,带回一百零八员英雄好汉,我看见,壮士武松,

(2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孟浩然的诗四句简单一点

(1)、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创作山水诗的诗人,是王维的先行者。他的旅游诗描写逼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得气势磅礴,格调浑成。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2)、注释⑴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田庄。⑵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⑶邀:邀请。至:到。⑷合:环绕。⑸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⑹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⑺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⑻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⑼还(huán):返,来。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3)、译文: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孟浩然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6)、b读一出戏剧,我在曲折迂回中迭出动人心魄的震撼;

(7)、d曾几何时,我从《唐诗宋词》归来,带回一首首美妙的诗篇,我看见,诗仙李白,

(8)、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9)、在诗文的第三句与第四句中,诗人看似非常直白的叙述,初读之时,言语似乎很是平淡,但是却越读越觉得满含深意。“我家”这二字看似显得有些过于直白,但是越是如此,却越能显示诗人心中对家乡的那种深深思念,这其实也不需要用任何华丽的词藻去形容。

(10)、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11)、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2)、“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细玩味之,佳景佳句,工而美,叹为清绝。请试仿照这两句,试写一两句即景诗。

(13)、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1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16)、虽只就闲情逸致作轻描淡写,却能引人渐入佳境。这就是孟浩然诗的魅力。

(1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8)、(唐诗三百首4)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19)、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2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孟浩然的古诗四句短诗

(1)、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游历拜谒之路无望,孟浩然快到40岁时,他才去选择参加科考,然而唐朝的科考之路并不好走,他第一次去参加科考时就以失败告终,在46岁那年他又一次出发,然而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也是可悲可叹的。不过虽然在仕途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但是他在诗词上面的造诣却是人尽皆知,他有许多非常经典的诗作,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非常出名的一首,是他在第一次科举考试失利后,漫游吴越之地所作,一起来读下:

(3)、译文: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4)、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5)、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6)、建德风光虽好却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怀念扬州的故交老友。相忆相思我抑不住涕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在这首诗文的前两句中,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非常萧瑟的秋季景象。秋天到了,万物都开始凋零,树叶从空中飞落,大雁也向南方飞去,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秋景,但实际上却是奠定了整首诗哀伤的氛围也衬托出了诗人心中对于家乡的那种思念。

(9)、高惠瑢.唐代诗歌鉴赏.上海:上海文学出版社,2008:397

(1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陶渊明《归园田居》)。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采。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11)、语文园地里还有一首:《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12)、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

(13)、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14)、一日,孟浩然被老友邀请去田舍做客,心情喜悦至极,他一边赞叹美丽的田园风光,一边感受老友间的盛情邀请,兴奋之余,写下了看似平淡实则韵味无穷的《过故人庄》。这首诗歌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15)、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16)、诗的首联如记事一般,用语极其平淡自然。颔联不但写出了层次分明的近景和远景,而且这围绕着村落的绿树与斜倚在绿树之外的青山,正是相映成趣地表现为一种谐和而单纯的美。

(17)、或许诗人的这种思乡之苦,前路迷茫之感,我们也曾经有过。很多时候,远离家乡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未来将要如何发展,这种迷茫我相信很多人深有体会。不得不承认,孟浩然的这首经典诗作写进了我们很多人心中,尤其是那些远离家乡,在外独自打拼的人们,前途虽然光明,但道路难免荆棘密布,读了这首诗,希望能慰藉你孤独迷茫的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