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灵魂三问精选100句文案
苏格拉底死亡原因和过程
1、苏格拉底死亡的原因
(1)、事实上,在雅典,并不存在一个由城邦确认的“国家宗教”,没有哪些神被规定为雅典人必须崇拜的排他的神,所以引进新神在雅典城邦并不是什么大事,不会意味着破坏城邦旧有的宗教秩序,比如雅典人崇拜的药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狩猎神本狄斯等,都是从外邦引进的神。说到底,只有无神论是不允许的,所以在辩论中,苏格拉底也主要从他并非无神论者进行辩驳。他的基本推论是,我一直信仰和教授精灵的事情,精灵也经常对我传达神的命令和启示,精灵是神的孩子,没有没有父亲的孩子,既然我相信精灵,所以我就相信存在神,所以我不是无神论者。
(2)、雅典的政治领袖不具有明显的领导人特征,他们处在城邦决策程序中最初的一个环节。直接民主运行时,公民的集体意志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民主机构的正确运行,特别是在古典时代中后期对于政客和军事家的处置上,这两者的满意只是停留在过去,政客和将军必须长盛不衰,履行有时近乎癫狂的集体意志。而这么苛刻的要求近乎不可能,所以军事活动的实力往往就伴随着控告、流放与处置。
(3)、苏格拉底力求接近美本身,在他的阶梯上力求超越城邦法律以至于超越知识这些具体的美,高于包赛尼阿爱的境界。阿尔西比亚德则身体力行地超越了城邦法律的局限,选择了动摇城邦秩序的出格之举。在类似的观念指引下,更应该申辩的是阿尔西比亚德而不是苏格拉底。其选择的处事方式与上升路径并非哲学教育导致,他没有在苏格拉底的阶梯上亦步亦趋,也就不应推脱责任。
(4)、司马:然也。我不愿在《史记》未成前死去,若是如此死去,吾生也不过如鸿毛之轻。
(5)、苏格拉底道:「我接受你的反驳,但我认为灵魂不依附于肉体还有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就是灵魂能够走到肉体的对立面,能主动地控制它,影响它,干涉它。我们能够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展现自己,这些都是灵魂对肉体的主动操纵,不是吗?」
(6)、苏格拉底之死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
(7)、追本溯源,看来还真有必要全面回忆一下柏拉图的这个名篇。
(8)、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苏格拉底的平静感动了。对死后之事,苏格拉底对生者的交待也值得注意,不可太悲痛,否则对死者的灵魂有损(115E)。在服毒之前,苏格拉底向神灵做了祷告,祈求去得顺当(117C)。
(9)、苏格拉底头顶光秃,鼻孔宽大,双目突出,嘴唇肥厚,大腹便便,在注重形体美的雅典,显得奇丑无比,每当朋友介绍陌生人认识他时,总要设法表明他的外表不是交往的障碍。他意志强大,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表现勇敢,可以赤脚单衫在严冬里昼夜坚守岗位。他酒量惊人,性格暴躁,但总能用理智控制愤怒,节制情欲。他是话匣子,整天在雅典集市上晃荡,热衷质问他人,与人辩论,却不关心下顿饭在哪里吃。他时常挑战那些自以为有所专长的人,揭露他们思想中前后矛盾的地方。长期的积怨,构成了雅典人对他指控的重要因素。
(10)、这就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结局,一直到最后一刻,他都还在声嘶力竭地谈论着神明、知识、灵魂不朽与永恒的福乐。没有知道他的灵魂最后去了哪里,但毫无疑问地,在当时的希腊,苏格拉底肯定是所有人中最勇敢,最聪明,也是最正直的。
(11)、从苏格拉底之死,可以衍生出许多人口哲学问题。人口学研究包含研究生育与死亡的规律,简言之,也就是研究生死问题。生育、死亡、迁入、迁出决定一个人口群体的生命状态以及一个人口群体的代际更替。苏格拉底被控的罪名是“不虔诚”和“腐蚀青年”。可见雅典人当时非常重视青年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因为青年一代人是城邦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苏格拉底是青年一代的导师还是腐蚀青年一代的坏人?由谁说了算?是由雅典的青年人口群体决定还是中老年群体决定?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无从知道审判苏格拉底的公民大会的投票人口的年龄结构,也无从知道投赞成票的281人中究竟年轻人多还是中老年人多。但是我们可以追问,仅由500人投票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雅典在全盛时期的人口有30多万,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奴隶和外地人,而在自由人中,2/3以上是妇女和儿童。即使排除了奴隶、外地人、妇女和儿童之后,剩下的人也不全部具有公民的资格。有投票决策权的公民还需要具有土地财产和其他资格。因此按照现代人的观念,苏格拉底时期的雅典民主,只不过是由少数具有公民资格的人口进行统治的寡头政治。
(12)、「毁坏预设了有部分可以分解,也因此简单没有部分的东西不会毁坏。」
(13)、公元前399年,将近70岁的苏格拉底被指控有罪,案件经执政官初审立案后,最终交给一个由500人构成的大法庭审判。当时雅典法庭的审判员数量,根据案件性质,可以从几十人到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不等,苏格拉底案件的审判官人数算是中等,这些法官由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在作出裁决时,如果正反双方的投票数量相等,则判决被告胜诉。按照当时的审判程序,须经过两轮,第一轮,原告指控,被告申辩,完毕后马上投票;如果认定被告有罪,则进入第二轮,由原告方和被告方各自提出一个处罚方式,可以附带相应理由,然后再由审判团进行投票。注意,审判员只能在原被告提出的两种刑罚中选择其而不能综合权衡提出第三个选项。所以与此对应,柏拉图所记载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大体上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是否有罪的申辩,第二部分是关于处以何种刑罚的论辩,第三部分是他被判处死刑后的陈词。
(14)、司马:(在一瞬间面露失望,但立即恢复平静)苏先生,既然你我二人皆受困于此,不如结伴而行,去寻出路。
(15)、(不久,二人又绕回原地,长时间的走动和食物的缺失使他们变得虚弱起来)
(16)、西米亚斯道:「苏格拉底,你的论证的确相当精彩。但我刚刚听来听去,发现你常常从灵魂的无形推出它的不朽。若主张灵魂是无形的就是不朽的,我认为这个推论未免太草率。」
(17)、从第一条原则出发,苏格拉底认为既然法律是完全正确的,那违反法律逃走就是错误的,就是作恶。而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恶,即使在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的情况下也不能“以恶对恶”,因此即使被错误地判处了死刑也不能逃走,不能选择生。只有选择留下来接受判决,也就是选择死,才是合乎“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作恶”这一条道德原则的。
(18)、苏格拉底说这些话的同时,行刑的时间已经到了,监刑官已经进来,手里拿着一杯调好的毒药。苏格拉底问:「我的同胞,你懂这些事,我该怎么做。」
(19)、苏格拉底和雅典人民的第二个冲突是真理与修辞的冲突。他在最后的告白中说,“我很难赢得你们,不是因为缺少语言,而是因为缺乏愤怒和无耻,我不愿对你们说那些你们最喜欢听的话,我不哀悼,不悲恸,不做也不说别的很多我认为不合我的品行、而你们习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东西。”苏格拉底的真理观让他显得冷冰冰的,就像尼采所说,耶稣为耶路撒冷哭泣,苏格拉底从未为雅典掉过一滴眼泪。但是,苏格拉底是敢于为了真理而献身的人,他认为这种真理的坚守,对雅典人民的幸福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注定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表现。苏格拉底并非真的不善言辞,他可是论辩的高手。如果苏格拉底刻意使用自己擅长的法庭论辩术,争取过来30个投票并免于死刑,是很容易的事,但他处处有意触怒在场的人们,时时遭来愤怒和骚动。
(20)、司马:苏先生既从路的那头来,不知可有出路?
2、苏格拉底灵魂三问
(1)、苏格拉底道:「人类在世的生命是由灵魂与身体的联合而成的,哲学家在追求的知识与美德的过程中,发现受到身体部分很大的阻碍。身体的目标是为了存活,因此,身体不断透过生存与欲望诱惑我们,让我们离弃诚实与美德。我们必须浪费时间在进食与休眠上,疾病攻击我们的身体,爱欲恐惧像潮水般淹没我们,这一切都让我们无暇追求知识与美德,使灵魂偏离正道。」
(2)、阿尔西比亚德的行为原因在于他接受了哲学教育的思维方式,而没有选择与苏格拉底的理想相似的路径去达到终极的追求。他的行为逻辑与终极追求可以被哲学教育所解释,但他选择的道路并不是哲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3)、另外,苏格拉底经常提到的,存在于其心中、指导他行为的“灵异”在柏拉图的对话《会饮篇》中有一些论述:这种“灵异”既不是人也不是神,是介乎二者之间的,是人和神之间的传话者和解释者,它将人的祈祷和祭祀传给神,将神的启示和意旨传给人,使人和神沟通起来。神的理智和人的理智是沟通的。
(4)、苏格拉底的父亲是石匠,蕴含着他后来对思想不断打磨雕琢的诘问求知法;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个接生婆,意味着他后来自愿承担启发别人,充当他人思想助产士的角色。苏格拉底的妻子虽然是个泼妇,却深爱丈夫和家人,苏格拉底说,我和妻子之间就是在实践一种伟大的哲学。可以说,苏格拉底从他最亲近的人中汲取了哲学生命的最丰厚的养料。
(5)、于今:我们先来说说免诉。在审判开始之前,苏格拉底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离开雅典,但是从一开始他就根本没有太仔细的考虑过这件事。离开意味着诉讼的流产,但是离开也意味着苏格拉底的软弱和恐惧,这是苏格拉底万万不能接受的。
(6)、「不像。」克贝想了一下后道:「我了解你的意思了。这是对前一个理由的补充。」
(7)、西米亚斯道:「我举个例子,有一把琴能发出一种特殊的乐音。在这把琴与它发出的乐音对照中,琴本身是有形的、感官、可以分解的。琴发出的乐音却是无形的、单一的甚而是不可分解的。对吗?」
(8)、黎陆昕:关于免刑我把它分为这样几个层面,首先是避免有罪,然后是避免重判,最后是避免死刑。我们先来说说避免有罪。苏格拉底是因为蛊惑青年和对神的不虔敬这两宗罪被指控而走向法庭的。但是,要想把这两件事说清楚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以苏格拉底的口才辩解起来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个不易,一个不难,这两方面的结合就很难判定苏格拉底的罪行成立。假如对苏格拉底连罪行都不能确认,那还有什么判刑的结果?但是法庭的审判走向完全出乎意料,而这一切都源自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策略和风格,那就是:绝不示弱!
(9)、(4)林小春,陆佳飞.美国退出《巴黎协定》(EB/OL).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7-06/107810html?t=1496372860306,2017-06-02/2018-12-
(10)、人口学通常被称为是一门关于人类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科学。当学科发展进入到数理阶段时,说明该学科的发展进入到了一种精深的境界。然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也需要时时反思,循流溯源,以达到上下一贯、本末一体的境界。否则,对问题的研究容易陷入支离破碎,迷途难返。现代学科发展的弊病都在于此。
(11)、从人口哲学的角度看,苏格拉底死于人口的抽样偏差。苏格拉底自谦为“无知”,所以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到处找人对话,穷根究底,把雅典的每一个所谓“名人”和“智者”问得张口结舌、哑口无言、颜面尽失。许多人因此恼羞成怒,决定报复他、控告他。在公民大会上,苏格拉底进行了申辩,最后公民大会以281票赞同、220票反对,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这些参与投票的人口对于雅典社会是一个有偏的抽样。
(12)、在阿尔西比亚德的抱怨中,苏格拉底对于他试图获得更为深入的哲学教导的尝试一再推托,但这一抱怨是不足为信的。
(13)、苏格拉底认为全智全能的神是宇宙万物中普遍体现的最高理智,这种神就像人身体中的灵魂能随意指挥身体一样,“充满宇宙的理性也可以随意指挥宇宙间的一切”。这个神是普遍的无所不在,“能够同时看到一切的事情,同时听到一切的事情,同时存在各处而且关怀万有”。他使宇宙万物合理地安排有序,自身并不具有可见的形象,人只能通过理性思维从宇宙万物的设计中去体察这种理性神。苏格拉底说“安排和维系着整个宇宙的神,使宇宙永远保持完整无损,纯洁无疵,永不衰老,适于为人类服务,宇宙服从神比思想还快,而且毫无误失。神本身是由于它的伟大作为而显示出来的,但它管理宇宙的形象却是我们看不到的”,而且神非常关心人类,在人身体里放了一个灵魂,“使其能够理解到有使万物致然有序的神明存在”。在人神关系中,人应该敬神。关于人如何敬神,柏拉图在对话录《游叙弗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与宗教狂热者游叙弗伦关于虔敬这种美德的讨论。
(14)、宣判之后正好赶上雅典派去神圣的德洛斯岛举行祭祀活动的船只还没回来,为了保证仪式的纯洁性,规定在这个时间不能处决犯人。苏格拉底有机会越狱,城邦当局也默许,因为处死这么一个著名人物会让他们很难堪,但苏格拉底拒绝逃跑,最终喝毒酒而死,再次说明他确实但求一死。他说,“我认为并意识到,是神安排我以爱知为生,省察自己和别人,我如果反而怕死或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脱离岗位,从这里逃走,那我可真是做了可怕之事了。”苏格拉底就这样维持了自己在知识和美德,哲学与生命、伦理与行动之间的高度统一性。他的哲学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存在方式,乃至他的存在本身。
(15)、但苏格拉底最后的这个论述是有的漏洞的,不是吗?他提到了灵魂占有了一个生命的“型”后就带来了生命,那一个人死后,离开肉身的灵魂是否应该也是占有了一个灵魂的“型”后才成为了死魂灵?
(16)、苏格拉底和雅典的第四个冲突事关对宗教的理解。虽然苏格拉底在辩论中证明自己不是无神论者,但他心目中的神显然与雅典人理解的神有很大的不同。苏格拉底曾经有一个对话,尤叙弗伦说,我的父亲杀人了,所以我控告他是正当的,因为神也如此做。苏格拉底引导出一个问题:某种东西是神喜欢它才正当,还是因为其本身是正当的神才喜欢它。其意思明显就是,神也不可能使二加二不等于四。这说明有比神更高的真理。苏格拉底心目中的神,一定是好的,不可能有不义之举,不可能有相互的仇怨和争斗,更不会做连人都不会做的坏事。苏格拉底引进雅典的不是什么新神,而是哲学的理念。真正让雅典人无法接受的,是苏格拉底似乎把哲学放在了比诸神更高的位置。在他这里,诸神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好”,如果诸神做的事不好,那他宁愿相信这些事不是诸神做的。苏格拉底还是用自己的伦理标准来衡量神了。苏格拉底动摇的,不是诸神的地位,而是雅典人关于神的知识。所以雅典人控告他不虔诚也非空穴来风。
(17)、第一条路径: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来证明。苏格拉底认为“凡有对立面的事物必定从其对立面中产生”,并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比较大从比较小中产生;较弱从较强中产生;较快来自较慢;较坏来自较好,较公正来自较不公正……另外他还认为:“每一对相反的事物之间有两个产生的过程”;例如一个较大的物体和一个较小的物体之间有一个变大和变小的过程,即增加和减少。类似的过程还有:分离与结合、冷却与加热……因此,根据以上两条原则,可以推出:死也有对立面,那就是生。它们相互产生,从生中产生死,从死中产生生。其中第一个过程是确定的,从生到死的过程是死亡的过程,而第二个过程是就是复活。复活是一个从死到生的过程,这就足以证明死者的灵魂一定存在于它们再生之处。因此,死者灵魂的存在是一个事实。
(18)、苏格拉底初次申辩结束后,500人议会进行投票表决,以281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接下来,苏格拉底再次发言,当时苏格拉底可以提请用交纳罚款来代替死刑。但苏格拉底说道:“我从来没有过过普通人的平静生活。我不关心大多数人关心的事,挣钱、有一个舒适的家、担任文武高官以及参与其他各种活动。……一个穷人成为公众的恩人,把时间花在对你们进行道德训诫上,怎样对待他才是恰当的?只能由国家出钱养他,此外没有更恰当的办法……”
(19)、人口哲学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比如婚姻家庭问题、长寿问题、安乐死问题、人口贫困问题、人口迁移问题、人口融合问题等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后既然难知,人们唯有先思考“为何而生”和“如何生”的问题。生,需要正义。死,也需要正义。现代社会的公共治理和善治,需要建立在人口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由于现代社会治理的绩效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结果,因此每个社会成员的人口整体意识、大局意识,将决定一个社会的决策是否科学有效、尽善尽美。
(20)、(2)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等译.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
3、苏格拉底死后的影响
(1)、对马拉松战役指挥米尔提太、萨拉米海战功臣提米斯托克利、著名政制家阿里斯提德、民主政治推动者伯里克利的审判都是由公民大会进行的、公元前406年8位将军(包括伯里克利之子)被判死刑(6人实际被处决)的悲剧都是由公民大会一手造成的。
(2)、首先是两种教育观之间的冲突,这两种教育观是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指控者莫勒图斯认为,教育不是多么神秘高深的东西,所有绅士都可以从事美德教育,并且可以使所有受教育者变得更好,进而言之,只要经过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高尚知识和德性的人,从而参与到城邦管理中来。莫勒图斯实际上是在迎合雅典的公民,认为他们都有能力教育人。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是关乎灵魂如何完善之事,本身是不可能传授的,只能靠自己去完成。苏格拉底式的教育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人分三六九等,只有对于能够理解并愿意接受这种教育的人,它才会起到作用。尤其是德性这个东西,和别的专业技艺不一样,只可能为少数人所拥有。苏格拉底有一个体现他知行合一的重要命题,那就是知识即美德。拥有更高知识的人才拥有更高的美德,这种人需要教育,但更需要天资。
(3)、论证的起点是苏格拉底为记忆下的定义:由从前知道的事而得到的认识,就是记忆。作为提示物的具体事物被感知后,记忆就被触发,另外一个事物便被回想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被感知的事物会被与记忆中的事物进行对比,而抽象的、概念中的相等则作为对比的标准。我们于是会感觉,所感知的事物与所想起的事物拥有物质上的相等,即这样的相等在某些角度下就成立,在某些角度下不成立,并非绝对相等。这就说明,绝对相等的概念我们已经在感知到事物前就记得了,并在感知到事物时回想起来。感知事物时,我们运用的是感官,而感官在出生时便拥有了,所以绝对相等的概念在出生前我们就懂了。同理可证,绝对的善、绝对的美、绝对的公正,等等的绝对的概念,即“共相”,我们早在出生前便拥有了。所以,灵魂在出生前就已经存在。
(4)、然而,西方现代体制是否就已经把苏格拉底之死衍生出来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呢?其实并非如此。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福山写了一本书叫《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他的主题很明显,并不是说时间停止了,而是说人类历史上的理想制度已经确定下来了,人类不会再有新制度的发明,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人类平庸而自由的生活史。他提出最后之人是“没有抱负的人”,认为在美国这样的大国里,“个人在国家的伟大面前显得十分渺小,使他没有任何主人的感觉。相反,在他所无能为力的现实面前他却感到自己十分弱小和无能”。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洗礼,我们回过头来看福山的“历史的终结”问题,似乎发现,原来福山是个“标题d”。历史不仅没有终结于一些意识形态式的大词,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衍生出民族冲突、贸易战、恐怖袭击、文明冲突、生态灾难等更多问题。
(5)、综上,哲学危险的弱点被阿尔西比亚德另有所图地有目的利用,并非哲学或者苏格拉底之过。
(6)、二人结伴寻找出路,其间二人交谈不断,二人都表现得愉悦,但司马迁在愉悦中又隐隐透露出忧虑。二人在寻路的过程中又绕回原地。
(7)、在论证了灵魂存在于我们出生之前后,辛弥亚和格贝依然抓住人们普遍有的一种恐惧,害怕人死魂散,存在告终,让苏格拉底论证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
(8)、苏格拉底进一步阐释了怎么做哲学研究。这是一个从身体、到心灵和意识都需要锻炼的全面过程,最终目标是让灵魂得到彻底净化,摆脱身体和感官的束缚。哲人的灵魂深信必须淡化激情,遵从理性,在其自身中沉思超越那些表象的、神圣的东西,并从中获得营养苏格拉底说,如果一个人以这样的原则来训练自己,在死的时候就不会害怕灵魂会随风飘散而不复存在。
(9)、「是的,在相对的事物中,现象常在两端来回变化,大的东西破碎变小,小东西聚集成大的,炙热的火熄灭后失温,冰冷的柴点火后升温,白天之后是黑夜,黑夜之后又是白天。」
(10)、他的理由是:我已经被国家定罪,如果我逃跑,法律就会失去它的效力和权威。法律失去了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这不是悲剧的声音,这是一个智者试图解释法律真正含义的生活——法律只有在被遵守时才具有权威性。只有法律确立了权威,才有国家秩序和社会正义。
(11)、雅典的智者们只有专业知识,无法探究人的美好生活;雅典人不知道人与神的根本距离,在求知上没有一种必要的谦卑态度。知识开发了民智,但扰乱了社会;专业开阔了视野,但也培养了傲慢。难道让人了解云朵的形成,多认识几颗星星,就是对他好了么?一个人有可能知道某些具体知识,但并不理解真正的“好”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教给人们做人和做公民的道理。
(12)、苏格拉底:amanshouldwait,andnottakehisownlifeunlessGodsendsconstraintsuchasthatwhichhasnowcomeuponme.(一个人必须等待而不能自杀,除非神明向他发出了约束,就像现在我所获得的那样)。
(13)、(1)罗素.(2011).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
(14)、西米亚斯回道:「那为什么哲学家要主动准备死亡呢?」
(15)、苏格拉底引申出了“智慧”(wisdom)的定义:在灵魂不被感官束缚,单独由其自身关照自身时,它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与那些不变的事物同在,永远如一时,灵魂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智慧”(79CD)。
(16)、「灵魂与观念相似,我们透过理智认识到观念,我们也透过理智反省到自身的灵魂。如果人死了,身体的朽坏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为身体是物质的,但睡着失去意识却是一瞬间的事,因为意识是灵魂的,灵魂是全有全无的。灵魂与无形的、单一的、理智的、神圣的、不可分解的特性相近;身体与有形的、复合的、变化的、可朽的这些特性相近。无形的简单的灵魂是不会朽坏的。」
(17)、 别人对我的见解是否同意,我认为是次要的。我只是急切要我自己相信。
(18)、司马:我所求非现世之外的鬼神天命之理,我敬鬼神,然而鬼神非人可测,你以理智思之,所得无非有违常理,常理有可变者,亦有不变者,你却一概而论。我的志向在于人事之理,世间不变之常理亦在其中,人事方为可思考揣度之事。人之生前,人之死后,都不是我们可以想明白的。
(19)、西米亚斯道:「尽管一个有形,一个无形,无形的乐音却依附在有形的乐器之上,而不是两相独立。我怀疑身体与灵魂也类似。若灵魂如同无形的音乐依赖乐器一般依赖着有形的身体,那么一旦身体毁坏了,灵魂岂不也烟消云散?」
(20)、黎陆昕:围绕着雅典对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有自己的放弃与选择。
4、苏格拉底之死原因以及意义
(1)、神明让他们在一辈子过苏格拉底那样的生活或死亡之间做一个抉择的话,他们是会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度苏格拉底那样的生活的。(16)
(2)、(3)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
(3)、裴洞先讲述了苏格拉底和妻子告别的一幕,苏格拉底在看到妻子嚎啕大哭被人搀扶走以后,说了一番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看法:
(4)、围在苏格拉底身边的人看见他真的喝下了毒药,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纷纷大哭起来。
(5)、克理托道:「老师受的刑罚实在太不公平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有悲愤之色。这悲愤之色一瞬间传到了苏格拉底以外所有人的脸上。
(6)、于他而言,对哲学的求索只是一场为满足自己渴望而进行的交易。他试图用物质的美去换取苏格拉底的教导,但并未成功,因而有了“我相信自己只有一样东西能制服他,他却逃脱了我的掌心”的抱怨。他称“我是一个被蝮蛇咬了一口的人……我在那里被爱智的言论咬伤了”,可见促使他尝试这种交易的并不仅是对于美的本能渴望,也是哲学能够为他所用的诱惑,一种使他感到痛苦(受伤)的欲望。而这欲望最终引导他做出难以理喻的行为。
(7)、苏格拉底的朋友与学生都围在他身旁,脸上挂满不舍与悲伤。他的老婆已经因崩溃而被送返家。
(8)、据《克里托篇》说,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而死,终年70岁。
(9)、格贝反问苏格拉底的逻辑,在文中并不易于理解,但又是很关键的一个转折之处。王太庆的中文译本在此处非常拗口和难懂,下面以BenjaminJowett的英译本分析一下(62c,d,e)。
(10)、(迷雾笼罩的山上,二人死去的身体被突然密集起来的雾气包裹住,雾气又在不久后散去,二人的身体却消失不见。远远的迷雾深处,又一道身影悄然浮现,他左顾右盼,徘徊不前,显然处于迷惑之中,但是他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他挥动着他的右手,似乎是在向某人打招呼……)
(11)、「你没办法是因为这个观念是简单的。这把剑A的观念也是不朽的。即使这把剑已经被破坏了,灰飞烟灭了,但我们仍然保有这把剑的观念不是吗?我们仍然可以说,某一把剑不如以前的那把剑A好用。」
(12)、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3)、黎陆昕:是啊。如果深刻一点来认识,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早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要在审判中完整的讲述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他怎么会选择离开?
(14)、于今:刚才我们谈到一个问题,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那很可能是一次意外。其实雅典法庭并不一定是要苏格拉底的命,而是要灭苏格拉底的威风!雅典法庭判处人死刑,除了肉体消灭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看你在生死之间暴露出的恐惧与怯懦,以此衬出城邦威严的至高无上。苏格拉底恰恰看透了这一点,所以选择不跑。但这个看起来颇有些较劲的做法,对于苏格拉底这样一个伟大的智者来说,还不足以在根本上回答他不跑的原因。
(15)、众人立刻就安静了。苏格拉底开始站起来行走,一阵子之后,他表示双腿发沉。监刑官扶他躺了下来,检查他的脚是否僵硬了。苏格拉底的下半身渐渐僵硬,药力只要发作到心脏,苏格拉底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16)、苏格拉底也确实进行了这样的实践,他声称自己“成了唯一一个对你(阿尔西比亚德)不离不弃的” ,并且对阿尔西比亚德进行了多方面的劝导,而不愿让他“贪恋并且想要享受生活直到终老”。可是,阿尔西比亚德自身并非求而不得,而是有所退避,“他逼我承认自己还有许多缺点,由于关心雅典的事务,却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因此我强迫自己躲开他。”
(17)、苏格拉底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反面,并且能且只能从其反面产生,例如,快由慢产生,弱由强产生。一切相反的事物都是相生的,相互转化的。生的反面便是死,那生和死也应当是相反相生的。由生变为死,这个可以经由观察得到;由死变为生,便无法在生活中观察到,但是可以用归谬法加以证明:假如只有由生变为死,而没有由死变为生,那在不久之后,所有的生都死了,那世间就没有活物了,所以必然存在由死变为生。既然人在死后会变为生,说明灵魂在人死后依然存在,正在某处等待转生。
(18)、格贝:是的,苏格拉底,你说的看起来是正确的。Andyethowcanyoureconcile thisseeminglytruebeliefthatGodisourguardianandwehischattels,withthecomplainingwillingnesstodiewhichwewerejustnowattributingtothephilosopher?(但是刚才我们才指出哲人是愿意去死的,而你又说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所有物,这两种说法你怎么协调统一呢?)Thatthewisestofmanshouldleavewithoutreluctanceaserviceinwhichtheyareruledbythegods,whoarethebestofrulers,isnotreasonable;forsurelynowisemanthinksthatwhensetatlibertyhewillbeabletotakebettercareofhimself.(最有智慧的人会干脆地抛弃为主宰他们的神服务是说不通的,因为他不会认为自己获得自由后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
(19)、哲学教育的危险也在于它能引导人向善向美,但无法彻底消除而只能暂时遏制丑的可能。苏格拉底授人以渔,但无法保证阿尔西比亚德不会竭泽而渔,何况他本就有享乐放纵的天性,不加以约束则会挣脱哲学教导的生活。他虽然是美的,但也具有败坏与堕落的风险。
(20)、雅典民众担心苏格拉底不仅会为早前的寡头派,更会给那些试图推翻民主制富人发动政变提供理论依据,是有一定根据的。他的指控和判罪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某种偶然性,并非苏格拉底哲学与民主政治文化之间冲突的必然结果。公民大会上的质疑与反抗早在荷马时代,公民大会是能够携带武器进入的“公民兵大会”或战士大会,并且它已经制度化,大会成员通过呼喊来表达自己肯定与否定的意见。后来,德拉古立法再一次确定了公民大会是能够携带武器的,这一规定直到公元前594年梭伦立法才被废除。
5、苏格拉底处死原因
(1)、但我要告诉大家,这三种描绘其实都是对苏格拉底的形象及其他所关注的事业的诋毁,后来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中对这些都予以严肃驳斥,他甚至否认自己是一个教师,因为他关注的是灵魂的完整,是作为一个牛虻来刺激雅典城邦恢复伟大。不过,据说苏格拉底本人也喜欢这个讽刺剧,他甚至会到现场观看,并在演出间隙站起来,为观众提供一个嘲笑攻击的活靶子。如此活泼有趣的社会民主氛围看来是很令人神往的。
(2)、(1)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吴文藻等译.世界史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社,2005:1
(3)、 灵魂独独自思考的时候,就进入纯洁、永恒、不朽、不变的境界。它不再迷迷惘惘地乱跑,它安定不变了,和不变的交融在一起,自己也不变了。灵魂的这种状态就叫智慧。
(4)、比如生育问题,对个人而言是生育选择的自主决策,生育孩子数量的多少是自由的,但是生育具有外部性,既是家庭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大多数人都不愿生育或生育很少,可能削弱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5)、综上所述,苏格拉底认为死亡只是肉体与灵魂的分离,灵魂是不灭的。灵魂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理性,因此理性是不灭的,死亡仅仅是理性与肉体的分离,是灵魂的净化,因此,在事实层面上,理性是超越死亡的。
(6)、“如果我不是相信自己行将前往其他智慧善良的神灵那里,前往那些优于现世人的亡者那里,我临死不忧伤(英译resentment中文译作‘怨恨’意思更恰当)就是错误的。…要请你们相信:我有力地坚持自己走向那些最为善良的主人——神灵。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但不忧伤(怨恨),而且坚定地希望那里给亡者准备着赠品,像多年来的古话说的那样,给好人准备的比给坏人准备的要好得多。”(63C)
(7)、「理智直接掌握的对象都是无形的,简单的,而且不朽的。我可以透过理智认识这柄剑,并给它起一个名字:A。这时侯,我可以说我有这把剑的观念了,不是吗?」
(8)、在苏格拉底看来,真正的哲人坚信只有在他们完全得到净化的时候,才能找到他们一生孜孜以求所要追寻的智慧。所以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的灵魂将最终脱离肉体,前往真正的智慧之所在,所以才不会悲伤。(68A)
(9)、以实践理性为基盘的伦理学承载着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特殊使命,而这种使命的完成有赖于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当社会的公共性层层叠加而又充满不确定的卷入感时,伦理学与公共事务就会天然联姻与自然糅合;以追求公共善的伦理立场和平正通达的研究风格去关注所处时代的公共事务,进而提升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内容力和众筹感,这就是我们的热望和旨趣。
(10)、苏格拉底本人却脸色红润,神色自若,看起来既快乐又健康,一点也不像等待死刑的囚犯。他一如往常愉快地聊天,内容天南地北,从白天一直聊到晚上。一开始大家有默契地避开了伤心话题,不过还是有学生忍不住谈到了审判与死亡。
(11)、这篇对话录记述了苏格拉底临死前,和几个学生就生死和灵魂问题展开的对话,包括从不同角度审视灵魂是否不朽的四个主要辩论,也包括对“学习就是回忆”的再讨论(《枚农篇》的主题之一),以及苏格拉底自己从自然科学向哲学研究转变的思想历程,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临死前给学生上的最重要一课。
(12)、雅典公民大会不仅是唯一的立法机关,而且具有高级公职人员的任免。执法、行政、军事、财政、宗教事务的决定权。从公元前5世纪起,公民大会就经常受理涉及重要人物或高级公职人员的案件以及司法执政官提出的公诉。
(13)、第二条路径:用回忆说论证灵魂不灭。苏格拉底认为,“我们所谓的学习实际上只是一种回忆,而现在回忆的东西肯定是从前学过的,除非灵魂在进入人体之前在某处存在,否则这就不可能。因此灵魂是不灭的。”
(14)、辛弥亚和格贝的看法,是通常所说的“断见”,既相信人死如灯灭,肉体消亡后不会有什么东西会继续存在。这样的“断见”在当时的雅典显然是普遍流行的看法,所以格贝才会说“一般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对灵魂的看法(70A)。另外,格贝提出要从两方面来论述灵魂的存在:1)一个人死后灵魂还继续存在;2)灵魂保有某种能动的力量和智能。(70B)
(15)、苏:常理中确实有蕴含真理的,可那些都要小心地思考求证。而且人的出生之前与死亡就是人事,对于每个人都相当重要,这是所有人无一例外地要独自去面对的东西,每一个懂得思考的人都会去思索它,去练习死亡。另外,我认为,死亡是可以思考得到的,因为知识其实就是回忆,我们的知识其实早已存在于灵魂之中。
(16)、苏格拉底的怪异生活和巧言善变,让他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在他活着的时候,喜剧作家就爱以他为题材进行创作。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中,苏格拉底教学生如何欠债不还的诡辩术,结果学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给他缴纳学费;他喜欢研究天体,由于试图弄清月亮的位置而冒犯诸神,最后苏格拉底的教学场所被烧毁;苏格拉底还沉迷于研究跳蚤蹦一下的距离是它的身体几倍的问题。这就把苏格拉底塑造成了一个研究琐碎无意义的天上地下之事的自然哲学家,一个没有原则是非而“把弱的说成强的”爱好修辞诡辩的智术士;一个靠收取费用来养家糊口的贩卖灵魂的小贩。
(17)、人口学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是队列分析,形象比喻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是一浪更比一浪高,还是一浪更比一浪低呢?每年的出生人口队列就相当于一个浪。如果一浪更比一浪高,那就是一个增长型的人口,如果一浪更比一浪低,那就是一个低生育水平的人口。学过人口学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生育水平长期处于更替水平以下,那么这个社会终将进入人口缩减状态。澳大利亚人口学家卡德威尔称之为“人口塌陷”。一个人口塌陷型的社会遇到的挑战并不比一个人口增长型的社会少。
(18)、克贝道:「既然你愿分享,那自然恭敬不如从命了。」
(19)、苏: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构造出标准的正方形的概念,你不觉得奇妙吗,你不好奇这样的观念是如何建立的吗?
(20)、很显然,格贝反问苏格拉底时指涉的神,是主宰生者的神,而苏格拉底自己的辩解词里所说的神,是死后灵魂将去面对的神。两个世界里的神是不同的,而且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己死后灵魂要见到的神是最为善良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