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律诗精选73句文案
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
1、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朗诵开场白
(1)、这首诗记录了当时民间“玩灯”的习俗,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民间艺人或表演各种奇术异能,或载歌载舞,共度佳节。
(2)、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3)、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4)、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5)、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6)、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7)、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8)、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整齐。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9)、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幺〕说宣和锦片繁华,辇路看元宵去。
(10)、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宋)姜夔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11)、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12)、元夕影永冰灯(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1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4)、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5)、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
(16)、声声锣鼓敲,处处庆元宵。春暖天方霁,融和雪正消。城城春意闹,路路客如潮。美酒留知己,佳宾不待邀。《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17)、青海湖波连波,我们的元宵早下锅,请你快到青海来,一来元宵就上桌。
(18)、译文: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19)、“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20)、人潮一阵阵地涌着,马蹄下飞扬的尘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们活动的每一个角落,哪儿都能看到明月当头。原来这灯火辉煌的佳节,正是风清月白的良宵。在灯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们打扮得分外美丽,她们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长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观赏不尽的。所谓欢娱苦日短,不知不觉便到了深更时分,然而人们却仍然怀着无限留恋的心情,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过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元宵节诗词选元宵诗词
2、正月十五元宵节律诗
(1)、比拟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2)、译文:唐宫内万灯齐明,舞衲联翩,歌声入云,有鸟瞰式全景、有特写武近景,元宵节场面壮观,气象恢宏。
(3)、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语: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5)、——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6)、旧事惊心,一双莲影藕丝断。莫恨流年逝水,恨销残蝶粉,韶光忒贱。
(7)、一篇“拙作”,搞定“语言得体”和修改病句(课件与资料)
(8)、宋代的元宵节还是一些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鹊桥会”,辛弃疾的《元夕》词中就有描写:
(9)、千门开锁万灯明,“千门开锁”就是指很多门的锁都打开了,“千门”泛指很多门,门锁都打开了即人都出门了,“万灯明”万灯,泛指很多灯,明则是亮起来了。
(10)、谷爱凌母亲24年前的独家专访,鸡娃不如鸡自己
(11)、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2)、三:元宵灯笼红又圆,全国百姓乐成团。欢声锣鼓忙助兴,牛年装钱用轮船。
(13)、直待清宵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14)、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5)、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宋)刘克庄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
(16)、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7)、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18)、《好事近·春雨细如尘》宋代:朱敦儒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19)、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20)、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宋)刘辰翁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
3、正月十五元宵节诗歌视频
(1)、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台城路上元》作者:纳兰性德
(3)、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4)、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5)、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7)、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8)、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9)、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10)、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11)、打赏分配:打赏15元(低于15元用于平台运转)以上60%归作者,40%归平台正常运行;有诵读的作品,50%归作者,50%归主播和平台。七日内结算。
(12)、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3)、元宵农历元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是中国最古老的夜的节日。相传西汉平定“诸吕”,汉文帝元月十五日开基,定为元宵节。举国上下张灯结彩,欢度佳节。深宫皇室,大家闺秀也可上街看观灯游玩。
(14)、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15)、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宋)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
(1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17)、没人看见孤单的我,而妻子对那元夜的繁华早已失去了兴趣,只有在闺房中,在“小屏风畔”,独对薰香袅袅,薰香则渐冷而凝。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能在梦中排除孤寂,只有月从客舍的破窗隙中来寻找我。
(18)、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作者:丘逢甲
(19)、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20)、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4、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诗
(1)、翻译: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索也打开了。
(2)、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
(3)、元宵(明)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4)、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5)、长白山,贼啦高,吉林也来送元宵,边吃边看二人转,又好吃来又好看。
(6)、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7)、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8)、高考冲刺丨2022届上海市高三最新模考作文题,范文汇总
(9)、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
(10)、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1)、煤炭黑,钢水红,钢都媒都在辽宁,辽河水是浪滔滔,快来辽宁吃元宵。
(12)、冷雨元宵无月,古碑疏影双清。伍山高阁紫阳行,顾望钱塘胜景。《西江月元宵》作者:阿听007
(13)、?有7000万中国人,不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