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王阳明最著名的诗四句精选102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0-17 05:32:40
导读 王阳明四句名言 1、王阳明四句话的含义 (1)、       宋明理學包括朱熹,是亡朝的哲學,根本不能治理國家的,因為他的哲學思想並不通,沒有到底,因此他的解釋就出了很多問題...

王阳明四句名言

1、王阳明四句话的含义

(1)、       宋明理學包括朱熹,是亡朝的哲學,根本不能治理國家的,因為他的哲學思想並不通,沒有到底,因此他的解釋就出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的解釋錯得一塌糊塗。

(2)、他四处寻觅良师益友,想要学习如何成为圣人,尽管失败多次,也没有阻止他成圣的决心。

(3)、什么事都是先做才能发现问题,然后边行动边思考,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并且勇往直前。

(4)、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包含在他著名的四句教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掌握了四句教就掌握了阳明心学的核心精神。

(5)、意思在说不管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都是要学会并且掌握,只学习不实践那是不可行的。

(6)、世事纷扰,我们经常被环境所左右,导致胡思乱想。人欲横流,我们每每以自身利益出发。这无法避免。只有佛教中的大菩萨,才能做到念念都是普度众生的善念。普通如你我,只能日进一善,注意修行。

(7)、(译文)读书写文章怎么能累人呢?是人自己被读书作文的得失观念所拖累了。

(8)、“为善去恶是格物”,第四句话不管,是行为上的,都对。修行,是修正自己心理行为,每天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善去恶,行为上都是对的。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不做恶,向善方面走。

(9)、    第三句话更不对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里头能够知道哪个应该做、哪个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们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气要骂人,一边想骂,一边又想算了,不要骂了,不忍住的话会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难哦!“知善知恶是良知”,请问这一知和那个本体有没有关系?当然有。这个知性是由本体功能来的,本来有个知,有个感觉,有个知觉嘛!知性就是知觉,这个知觉和“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从本体来的?也从本体来,好!在哲学上,王阳明的说法犯了三元论,本体不只一个了。有一个无善无恶的本体,然后有一个有善有恶的意志,两个了,再有一个知善知恶的良知,三个了,在哲学上叫三元论,不是一元论的本体了,那就成了问题。

(10)、                   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11)、译文:唯有天下的至诚,方能确立天下的大本。

(12)、    不过,注意,这样还不够,还要上一个保险栓,这就是开头我说的王阳明早就想到了,因为万一你的性格里面,有不利于人类整体的恶呢?这就是“背叛之学”的由来,有的人天性是恶的,他不知道,读了心学,开始安然作恶。比如上面所讲的,假设你明明有这个能力救助这个乞丐,但是你就是不想给,因此不给,更有甚者以此为乐。那怎么办呢?就要格物,要从别人,社会,自然规律当中去吸收善的,也就是对整体人类包括自己有利的性格,这就叫做为善去恶,这类性格,我们通常叫做品格,比如古时候特别喜欢从竹子身上去吸收它的这种品格,坚贞、刚毅、挺拔、清幽——就是竹子的品格,你看一个恶人,也可以具有这种品格,一点问题都没有,比如最近上映的复联灭霸就有这个品格,坚贞、刚毅、挺拔、清幽——最后一人独坐看夕阳,一个品格不落下。当然这种所谓竹子上的品格,他也是一种拟人的思考,总而言之,人可以从其他人其他物身上,吸收一些性格,也就是品格,从而导致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从而走向整体向善的道路。

(13)、「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14)、 “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王阳明说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就是鬼迷了心窍。

(15)、“格物”是《大学》里的词语。《大学》里讲“致知在格物”,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通过自己对外物的理解而动手改变外物,这个叫格物。

(16)、    因此,倘若你深感人生宝贵,那么你就绝不该停留驻足某处,而是应该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直到最终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良知,到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像王阳明一样说:

(17)、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却没有领悟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情感。”

(18)、    那么中国文化讲明心见性,心跟性怎么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阳明四句教里的这个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人性有这么一个知觉,而这个知觉又从哪里来?现在西方的科学、医学说是脑的问题,不过最近新的资料出来了,并不是脑。那么这个知性究竟是什么东西?人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生后世?回到王阳明这四句教,这个在中国哲学,是属于明心见性的问题。所以你不要看到庙子就拜拜烧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后,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学问,追寻的都是人性的问题。

(19)、译文: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20)、王阳明的四句教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我再给大家介绍。

2、王阳明最著名的诗四句

(1)、王阳明注重内心修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能够审时度势,有主见,有定力,不人云亦云。而立之年被贬龙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仍然潜心学术,著书立说最终龙场悟道,为自己成为圣贤奠定基础。

(2)、    王阳明的个性,越听越奇怪,非打开不可,马上给我打开!他那个威严一发,一下命令,和尚没有办法,打开了。打开一看,一个骷髅打坐在那里,前面桌子上有个条子,写着“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王阳明的名字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他一下傻了,哦,原来他就是我!前身在这里涅槃,工夫到这一步,他预知自己转世再来时,会打开这个门。但是儒家呢,这一段公案不采用,不记载。儒家把很多真的故事拿掉,认为太迷信了,怕人家批评。

(3)、    性格本身是无善无恶的,性格在人身上表出,善恶就出来了,符合性格的是善,不符合性格的是恶,所以性格是知道善恶的,要做符合性格的事,而不要做不符合性格的事。

(4)、   与此同时它又代表了更高层次的意思,所谓我心光明,也是在讲我的心已经回复到了它本来的状态,光明,通体透明,无善无恶,我心本来如此,这就对现实世界进行了超越。

(5)、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6)、我们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刚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根据六祖这首偈子来的。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后来他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的肉身还保存到现在。

(7)、       懂唯識也者,是講你自己的經驗,心理的、生活上的、認識上的印證的經驗,千萬要懂唯識,假使不懂唯識,你的哲學、佛法,是絕對不通的。朱熹的成就,當然了不起。但朱熹只是進到意識的清淨面,第七識沒有進去,第八識更不用說,他不如佛洛依德。佛洛依德的思想書──《夢的解析》、《性學三論》,一定要看。佛洛依德的學說,講到癡的層面,佛洛依德第七識進去了,一切都是從陰陽、男女、性來的,釋迦牟尼佛也說得非常清楚。因為朱熹沒有到家,他只從意識的清淨面就搞出一個概念,什麼概念呢?就是「虛明靈覺」。

(8)、意是思想的作用。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可是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9)、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提醒孔子:“你已经领悟了作者曲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尝试弹新的曲子了?”

(10)、被成功学洗脑多年的中国人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为什么天天读曾国藩还是仕途失意?为什么日夜学胡雪岩仍然一贫如洗?

(11)、    王学还有个道理的,你们这几位大师们,要特别注意啊!你听了这个王学,将来接引知识分子、学者,你们就有本事啦!不然你讲到禅宗,一提王学,什么都不知道,那不行的啊!尤其你们年轻学白话教育出来的,这些都不知道,那是不可以的。

(12)、王阳明先生晚年始终再强调一句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纪录片项目叫“事上练”百发展基金扶持作品他说品人须再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炼自己,在过程中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淀的境界。五百多年过去了

(13)、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我也倾向于认为,顿悟这种东西浮萍罢了,如果没有根基,顿悟也是白悟,即便真的顿悟,也要反过来老老实实的铺垫根基,你最多比别人强的地方在于你可以高屋建瓴,知道去哪里找材料,找线索去搭建自我的根基,但是这个根基是必须的,没有人可以做到凌空矗立,飘然其上。

(14)、    一种是属于全人类的整体性格也叫种族性格

(15)、——整理自南怀瑾先生《我说参同契》《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16)、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完全掌握技法了,可以试试新曲子了。”

(17)、       「有善有惡意之動」,說法也不通達。我們從幾重來做理解。有善有惡是我們意識開始動了,我們承認;那請問王陽明:這個「意」哪裡來的?這個思考很重要。人的存在是整體的(AsaWhole)存在的,我們身心的存在既然是整體的存在,你的有善有惡又是哪裡來的?你不可能離開身心整體的存在,再加上外在的來起用一個有善有惡意之動,一定是從無善無惡心之體那裡來的,對不對?既然有善有惡,那就本來有善有惡了,為什麼又來個意之動呢?也就是說從沒有無善無惡,結果來個有善有惡意之動,這樣表達不通也。但佛法的解釋就通了,這個意識是從第七識(末那識)那邊來的,第七識就是自己抓自己,善的也好、惡的也好,都是自己抓自己,自己抓種子識,然後第六識抓第七識,第七識就是情執,是我們意識的意根。所以惠明將軍遇到六祖的時候,他要六祖接引他,六祖就講你無善無惡的時候,這個時候你是什麼?惠明將軍一聽,就悟了。

(18)、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插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19)、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人生下来天生有个知性的作用,这个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这个名词是什么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提出两个东西,一个叫良知,一个叫良能,同本性没有关系,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不管坏人也好,恶人也好,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现在岔过来,引用《孟子》来解释王阳明的话,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20)、    提到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瞭的提出一位与我们本题有关的明朝大儒,王阳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阳明是他的号。这位很有学问的大儒是浙江馀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阳明学说”,影响非常深远。他在明朝的历史上,功业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学说影响到后来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维新,建立了这一百多年来的新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採用的完全是阳明哲学,这在日本史及国际史上都很有名。明治维新採用了阳明哲学的什么观点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识跟行为常常配合不起来,知是知道,行却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难的。

3、王阳明四句名言是什么

(1)、   「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這個生命存在有源頭活水,那我們要問:這個源頭活水在哪裡?那是意識清淨面的展示,是佛法五十一個心所的善十一這一面的起用。朱熹整個的這首偈子,無非是描寫善十一。善十一是:「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很可惜,朱熹不懂唯識也。

(2)、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3)、   「天光雲影共徘徊」──常寂光,太陽都在這裡面,這是我們幫朱熹做最好的解釋。但他對形而上的描述,並不內行,沒有進到純覺裡面。

(4)、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这一下整个庙子轰动了,当时那里也有好几百人啊!等于是一个学院一样。这个偈子传到师父那里,五祖走过来看到了,笑一笑不讲话,拿鞋把墙上他的偈子擦掉了。

(5)、(译文)悔悟是去除病的药物,但最为重要的是改正错误。

(6)、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如果你直接按照王畿的理解,那么今天的人,就算是三岁小孩也可以鹦鹉学舌般说几句诸如性空,道无的概念,王阳明就说了:

(7)、至于心性产生行为的善恶,这就讲不完了,中国几千年到现在,就是讲人要怎么把自己善恶的思想、感觉,烦恼的行为,心理的状态,统统研究清楚。这也是中国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现在被忽视了。今天因为时间很短,我只提这个问题告诉大家,希望你们回去能够找这些书看,做这方面的研究,中国文化很有希望复兴起来,谢谢。

(8)、然而大部分人在思考的时候就犹豫不定,内心的勇气也被日渐消磨,再加上自身的惰性,“三思”便成为自己拖延的借口,一拖再拖,最终实在无法拖延的时候,才急忙开始行动。

(9)、译文:好比人行路,走了一段才认识一段,到十字路口时,有疑问就打听,打听了又走,才能慢慢到达目的地。

(10)、       這一堂我要講的,特別對在座的各位,將來你們在文化上,要領導社會,這一堂內容重要的不得了。剛才講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切存在無一不緣起,無一不性空,我要講什麼呢?諸位慢慢聽好了。禪修第三天下午了,第一天開始從肉體講起,一直講到現在為止,我現在講畢陵伽婆蹉經由肉體的痛,然後證道了。這個證道,是人類精華文化思想關鍵中的關鍵,一般人很少懂這個道理,特別是朱熹和王陽明不懂。思想領導社會,所以這一堂我特地跟各位講由痛證道。

(11)、但孔子依旧说:“我还未能参透这位作曲人的为人如何。”

(12)、《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13)、    心,意,良知,格物,这四类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它代指这个世间万物的每一个类别的特性,放到人身上,就是人的性格,心也好,意也好,良知也好,格物也好,都是性格,格物就是找出物的性格,特性。

(14)、    第四句话不批评了,“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一句是对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国传统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学,都是要人为善去恶,这个没有错。关于这四句教,我就这样公开讲了几十年。

(15)、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16)、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将劝意多,方是。”王阳明认为对朋友,不要当面斥责他的过失,可以委婉地表达,让他更容易接纳。

(17)、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全庙的和尚们讲这个偈子真好,大家都在背诵,传到正在做劳动舂米的六祖那里,当时他还没有出家。他问一个童子,你们念什么那么闹热?他说你不知道,现在师父年纪大了,他要传法下来,叫大家写报告,这是大师兄写的,师父让大家照这样修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墙上题下这首偈子:

(18)、译文:心,即是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19)、    人与万物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很空灵自在的,“何处惹尘埃”!。我们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刚才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性之体”,就是根据六祖这首偈子来的。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后来他被称为禅门南宗六祖。现在到广东南华寺,他当时的肉身还保存到现在。

(20)、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4、王阳明的四句诗词有哪些

(1)、意思在说人一定得多磨练,多用功,才能做好事情。如果只喜欢安静,那么遇到紧急之事时必定会手忙脚乱,始终很难继续长进。安静的时候看上去很收敛,实际内心却是在放纵沉沦。

(2)、曾经他为了去验证“格物致知”,特意去格竹子,可惜没悟出什么道理还把自己弄得一身病,但他并未气馁,通过这次他明白了借助外物找寻到的并不是真理,因此他决定创办心学。

(3)、译文:不走正道的人改邪归正后金子都换不来,功成名就回到家乡做一个优秀的人。

(4)、可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这一套在日本,却起了这样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当年王学同佛学一样,都非常流行。我讲的话有逻辑,你们注意,现在不是讲王阳明,是介绍杨仁山先生到日本去,正碰到日本那个时代,一般留学生在那里都接触到佛学了,接触到心性之学,包括所有的国民d、共产d,这个你们就不懂了。

(5)、    “时时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镜子,镜子上的渣子要时时擦干净,“勿使惹尘埃”,永远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刚睡醒一样;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个有知性没有情绪的刹那,保持那个心境,就是最高的修养,像镜子一样干净,不可以使情绪、心理感觉落到上面。你们诸位问修养问题,这个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6)、你们学禅,要参考王阳明的四句教,头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第三句话:“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个良知良能,是《孟子》里头提出来的。譬如我们的知性,大家今天坐在这里盘腿,自己知道在盘腿,现在听到了记录,是自己的知性。第四句话:“为善去恶是格物”,做人是为善去恶,是戒律。这四句教是王阳明学说的主旨,你看他学过禅没有?当然学过禅!对禅很清楚啊。

(7)、「我念有知。知此深痛。」──感覺、認識都知道自己被毒刺刺了,好痛,自己知道。

(8)、    王阳明当时讲学也同现在人一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根据中国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样。

(9)、   「問渠那得清如許」──你為什麼這樣清純?

(10)、   但是,王阳明的心是光明的,不代表每个人的心都是光明的,也不代表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意识按照心学的步骤去修行自身,因此这些儒家的解释,把心学当做对人的教化,王阳明肯定是不会去阻拦的,但是心学自有深意,这是肯定的,如果只是把心学当做一种全新的教化方式,那这几乎无疑就是把心学降低好几个档次,王阳明也就没有必要强行去搞出一个学说来了,也不可能从不同的阶层和范围吸引这样多的学徒。

(11)、   他說:「存天理,去人欲。」大哲學家馮友蘭說那裡有這些東西,存個什麼天理。他說的「致良知」,是生命對自己自我反省中的善。王陽明有「四句教」,他的四句教是:

(12)、王阳明对儒家的发展即在于此,即非善非恶。正因为人性本来是混沌的,没有天生的善人也没有天生的恶人,所以可以通过教育和思考,令一个人的性格变化。

(13)、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14)、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思想的作用,我们的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比如我们要吃一个东西,该吃不该吃,吃了以后有没有好处?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恶的问题了。

(15)、    道家的大殿供的是“三清”,三清是“上清、太清、玉清”,这个蔡蓬头当时走进大殿,在“三清”前面一站,不理这个王阳明。王阳明一上大殿,又跪下来磕头,蔡蓬头又拂袖而去,向后面上了一个假山上的亭子,王阳明跟到亭子上,又磕头。蔡蓬头回头看看他,对他说,你呀!前庭后堂拜了我三次,“礼虽隆”,你这个礼貌很隆重了,“终不离官气”,他说你不能修道,功名还有份,将来官做得大,事业好。

(16)、惠能到了黄梅,五祖对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你凭什么做佛?惠能就讲:“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他答说人虽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是一样的。你去看《六祖坛经》,“獦獠”这两个字很有意思。英国人统治了香港一百年,香港人叫外国人“鬼佬”,其实就是“獦獠”两个字,指的是文化落后的野蛮人。听了他的回答,五祖就让他留下,但没有让他剃度。五祖让他舂米,做苦工,消磨他的业障,这是五祖的教育方法。这样过了一两年,同学们都在那里追寻明心见性这个问题,他在旁边当然也都听到了。

(17)、       「在止於至善」,整個人生的存在是永無止盡的往善前進,為眾生服務,就是佛,就是菩薩。

(18)、良知虽然是天性,但也能通过知识教育,使得普通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

(19)、吃过才知道是酸甜还是苦辣,穿过才知道鞋子是合脚还是夹脚!

(20)、我当年公开批评他时,那是很严重很危险的,因为当时蒋介石委员长,他提倡的是王学,他是校长,我是教官,我上课公开讲王阳明不对,讲他没有彻底悟道,但我讲出了理由:

5、王阳明的四句诗

(1)、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2)、   首先,你个人有一个性格,这个上文已经说过,所以你做事情有个基本法,喜欢干什么不喜欢干什么,这个由不得你的,每个人出生都有这样的一些偏好,这种性格你肯定不能说去给它界定一个善恶的,紧接着,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脑子里会蹦出很多想法,做这个,或者不做这个,或者做那个,比如见到一个乞丐,给钱还是不给呢,这些想法的全部综合就是人类的整体性格,也就是意之动,这就有善恶了,因为对你有利的不一定对别人有利,给乞丐钱,你就要受损,不给,他可能饿死,但是不管你给不给,总有人会给或者不给,那么给或者不给在人类整体的行动当中对人类整体到底是有利的还是没有利的,这就是有善有恶。那么如何知道给或不给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呢?这肯定是没法知道的,你说你知道都是虚妄之言,你怎么知道你做出一个行为在整体人类的角度到底是善还是恶呢?一战时期有一个英国士兵叫做亨利,在战场上放过了一个德国士兵,结果这个士兵叫做希特勒。所以你无法提前知道什么是对整体人类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3)、    首先,这四句话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对一个人具体的人说的,因为心学就是关于人心的本质的学问,它的对象首先是单个人,从单个人开始引申的,它宣讲的对象是具体的人,但是所站的角度是整个世界,所以这四句话是一个运动和超越的过程,自成一体,它自有生命力在里面。

(4)、    但是没有本体也不行,老是停留在伦理道德儒家三纲五常上,天天找良知,学习如何从善,格物致知,那是就会僵化死板。

(5)、   因为他的一生,他已经用行动发现自己的心就是光明的,平宁王,战江西,福建,山东叛乱,灭广西西州、思恩叛乱,剿广西八寨叛乱,封爵之时,因嘉靖的”大礼仪“之争,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权臣大搞政治清算,王阳明亲写辞赏奏疏,为当初出身入死的下属呼喊正义,为自己的直属上司王琼立言表功,以王阳明的学问,难道会看不懂当时的局势吗?当是时,内阁首辅杨廷和借新老政权交替不稳之时所进行的政治清算已经完成,王阳明的老上司吏部尚书(主管人事任命)王琼已经下狱几乎身死,而那些在平定宁王中的跟随王阳明的功臣则恰恰都是杨廷和打压的对象,也因此王阳明所受封的伯爵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并遭贬黜,这导致尔后嘉靖曾几次封禁心学,然而心学生命力太强,越封禁反而发展的越迅猛。

(6)、    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7)、知善知恶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

(8)、 谦逊是一种格局。静水流深,真正见过大世面,有大格局的人反而低调谦逊,因为他们知道山高海阔,知道自己其实还很渺小。

(9)、表面会并不是真的会,只有经过笃行去反复练习琢磨,才能把事情做精、做深,才能将自己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中!

(10)、    这位大师兄写了这个偈子以后,传到正在做劳动春米的六祖那里,六祖说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识字。旁边有位江州别驾,就替他在牆上题下这首偈子:

(11)、 人与之间都是相互的,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谦逊待人,才能收获长久的友情。

(12)、你们注意!这叫做参禅,不是思想噢!你们学禅要晓得参,参就是追问,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说“有善有恶意之动”,我们心性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念头一动就有善有恶,对不对啊?对,他讲的也对。那我就要问了,请问:那个本体既然无善无恶,这个一动念有善有恶,这个有,这个作用,是不是从体上来的啊?(答:是啊。)那可见体上有善有恶了,“用”离不开“体”的,“有善有恶意之动”,用一动就有善恶。好,你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本来空的,“有善有恶意之动”,那体岂不是两个了吗?一个是不动的,一个动的,对不对?(答:是。)

(13)、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14)、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15)、    最后,如果大家仔细了阅读了我上述的阐述,就能明白心学的复杂程度以及其学习难度,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心学在王阳明死后,会四分五裂了,因为心学横广纵深,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高度凝练,四句话包含了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集中了三个不同的范畴,于是就有不同阶段的不同启示,它可以让你停留在任何位置,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你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年纪安定下来,然后不思进取,舒舒服服浑浑噩噩的读过一辈子。

(16)、 曾国藩也说:“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不要直接说别人的过失,要先夸赞别人,顺着他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7)、    实际上,这正是心学的特点,因为真正的哲学,它是以解放人,滋养人,引领人为目的的,而不是要束缚人,规训人,指定人为目的的,真正的哲学给人力量,让人自我觉醒,是反诸求己的,但是这种哲学就不利于组织,不利于统治,不利于进行说教,也就是说它没有一个教条的东西告诉你这么做,这么想,就会一定怎么样,因此这样的哲学必须要保持思想的活力,这就要求它必然是有教无类的,但与此同时这种哲学的学习难度也是非常大的,你必须要真正诚实的对待自己,然后去理解它,如果只是学几个术语,搞几个名词,那你搞不好就万劫不复,有些人甚至转过头来生气,大骂心学,认为这种东西忽悠人,道理就在这里。

(18)、因此,第三句教给人的启示是:教育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唤醒人心中的良知而已。人获取知识的目的,本来也就是发现自己的良心。

(19)、    明朝中期,历史上写王阳明归越国。我们江苏这里是吴国,隔一条马路过去,那一边就是浙江越国了。王阳明回到浙江,全国很多学者都跟着过来。他晚年讨论四句教,有个学生批评老师,另一个学生赞成,两个人分成两派辩论。王阳明听到了就说,你们两个都对,我讲的也对,我这四句偈对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较低的人,就必须走为善去恶这一条路线。这个辩论我们暂时不讲。

(20)、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悲剧。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1)、人的意识里面,有个知性的作用。“良知良能”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说譬如我们看到一个人掉进河里,这个时候任何人都很着急,都想去救他,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

(2)、当你面对犯人的时候,不会因他的无礼而动怒,不会因他的讨好而开心,不会因他的恳求而丢弃主见,更不会因自己事情繁杂而敷衍了事,无论何时都能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反省纠正,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真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