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精选98句笛安小说在线阅读(笛安最小说)

美词美句 2024-03-05 12:47:54
导读 笛安的小说怎么样 1、笛安的小说怎么样知乎 (1)、性格倔强自私、偏激又精于算计,她美丽的外表下却是充满卑微和焦灼的内心。她从小目睹父母的战争,对婚姻家庭早已失去信心。...

笛安的小说怎么样

1、笛安的小说怎么样知乎

(1)、性格倔强自私、偏激又精于算计,她美丽的外表下却是充满卑微和焦灼的内心。她从小目睹父母的战争,对婚姻家庭早已失去信心。

(2)、签售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签完最后一本书,笛安老师与在场全体工作人员合影,对大家表示感谢。

(3)、“永远不要变成坏人。”我微笑着重复她的话,“你们这些坏人就是喜欢向别人提过分的要求。”

(4)、笛安:我承认畅销书跟学院范畴里的经典严肃文学是有区别的。但具体到一个作者,写得好才是最重要的。一直说自己是写严肃文学的人,写出来的小说没法看,这个也有点问题。严肃不严肃,是写作态度的问题。实际上顶级的畅销书和顶级的经典文学对一个作者的要求,有时候没有外人想象的区别那么大。比方说一个顶级畅销书会要求一个作者有80分,经典文学要100分,也就是20分的差距。而且我甚至都认为前边的60分是一样的。不管你想成为斯蒂芬金还是卡尔维诺,你必须做非常艰苦的训练。

(5)、最新出版小说《景恒街》荣获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

(6)、史航:尼采有两句诗说“做奴隶吗?不。做主人吗?不,不,更不。”其实有的人性格就是这样的,做奴隶我不想,做主人我更不想。被面试不想,面试别人更不想。

(7)、董婧: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他来时的路,这样就会让你没有办法单纯的讨厌或者喜欢他。每个人,当你觉得这个人怎么能干出这种事的时候,你想想他也有朋友,他也有真心爱的人,他也有爱他的人,他的人生也有过难堪,他面对境遇的那一刻内心受到的伤害是你所没有体谅感受到的。

(8)、从《西决》开始,笛安意识到本能只能送她到这儿,天分已经没有强大到能再支撑她走那么远了。在写作《西决》的困难时期,笛安总会想起漫画里有一个小人说,word,你已经是个成熟的软件了,你该学会自己写东西了。从那个时候起,写作变成了真正的探索。

(9)、笛安坦言自己在零几年出道的时候,实际上拥有了一个时代给的机会。那时候,几乎是全社会很多人都在关心年轻作家。很多出版社在找自己的一个80后作者,所以出第一本书非常容易。“我当时的第一本书就是有一个出版社来找我,问我手上有没有东西可以出书。长篇写过没有?没写过,写一个让我看看。所以我现在想一想,当时还算是有一个机会,可能今天的年轻作者没有像当时一样那么容易了。

(10)、 初登文坛的笛安,是以“天才少女”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甫一登场便凭中篇处女作《姐姐的丛林》(2003)亮相于老牌纯文学期刊《收获》,其起步的高度令同代作家们无可企及。从情节和题材上看,这篇小说似乎并未超越“青春文学”中常见的少女情怀和成长之殇的范畴,但透过小说人物之间复杂甚至略显混乱的情感关系和遭遇,我们还是能看出笛安对爱情、人性以及艺术的独到思考。主人公姐妹两人(姐姐北琪和妹妹安琪)曾一同学画,尽管北琪从小就坚信“愚公移山”一类的励志故事并努力投入,却仍旧无法改变艺术天赋远远不及妹妹的现实;在日常生活中,北琪的长相“平淡甚至有点难看”,在学业上也只能勉强维持中等水平;在情感遭遇上,她曾被一个小混混短暂地追求,却又很快被放弃。相较于妹妹才华横溢的绘画天赋和姨妈(绢姨)在异性眼中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招蜂引蝶”),在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很平庸的女性身上,似乎不会发生什么曲折的故事。但她的命运轨迹却因父亲的博士招生资格而发生了根本的扭转:母亲想借此机会撮合她与谭斐的婚事,解决自己对大女儿“嫁不出去”的担忧;谭斐也有意通过和北琪谈恋爱来达到击败竞争对手江恒、顺利考上博士的目的;而父亲对此的超然态度背后也处处透露出内心的纠结。北琪的平庸导致其“被利用”和命运“被安排”,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妹妹安琪对自身艺术天赋逐渐清醒的过程。从老师看安琪的画作时“眼睛会突然清澈一下”,到确认自己喜欢上谭斐后将画画作为灵魂喷涌的出口,再到放弃投考中央美院附中,安琪完整地经历了谭斐所说的“从一开始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到明白自己的天赋其实只够自己做一个不错的普通人”的过程,“然后人就长大了”。

(11)、在一众青春文学作家中,笛安往往被认为与众不同。当年《最小说》开始连载《西决》时,主编郭敬明在对笛安才华极尽赞誉之余,还提及《西决》获得了不少传统主流作家的来信夸奖——这对《最小说》来说显然是鲜见的。外界对她常见的评价是:“介于青春文学与严肃文学之间”、“沟通两代文学的桥梁”。这种评价有点微妙,笛安觉得,可能还是她不够好,因为如果真的足够好,就不会被说是桥梁了。不过想了想,她又补充说:“但是即使我不够好,也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12)、四年的时间,拖延了一下就很快过去。笛安发现过了30岁之后,日子便以一种飞速的形态流失。写作能力的未检验,潜在读者的去向,以及近年来市场的变化,会让人在未知中陷入怀疑。但这一切,当她提起笔来的那一刻都会消散。

(13)、笛安:我已经写了15年书了,我不再需要这些。一定要把自己投射到某个形象上去,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你会需要,但你已经有了15年的经验之后,我觉得不是每个作家都需要这么做。

(14)、笛安:那是他们不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身边有朋友说其实我把自我埋得非常深,埋在四百年前——其实令秧身上有些地方挺像我的。周围有些朋友这么说,我也觉得有点道理。我少女时代真的是非常懵懂的人,觉得呆萌是一个褒义词,就是特别傻,像令秧一样,不懂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但是令秧她没有坏心,而且她的傻是没有受过教育的那种。我在写令秧什么事都不懂的时候,有一种很畅快的感觉,可能我小时候就那样。她确实是不懂,她就问,还不知道自己在闹笑话。比如小说里有一段,她的继子跟蕙娘聊天,继子其实比她年龄还大一点,蕙娘又是个人精,两个人在聊朝廷的事,聊东陵d、阉d这些。令秧听见了,说,这个有什么难的,让皇上杀头不就完了。她的继子就用成年人的思维跟她说,皇上哪能随随便便把满朝文武的头都杀了?不是那么简单的。她说,为什么不是?我小时候就是那样的一个人。我在写这些地方,写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的时候,就借旁人的口说:“夫人,您就是爱说笑话。”其实她就是那么想的。

(15)、后来她知道郑鸿是西决的小叔后,就跟小叔在一起了,西决知道了也没多大反应,后来全家人都知道了,再后来就结了婚,生了孩子,凑齐了他们家的东南西北。郑南音和她那个分了手的男朋友苏远智又在一起了,结了婚。就西决没着落。

(16)、缘何别人看到了***、自由、坚韧,而你看到的却是反面呢?

(17)、 封建“妇道”、贞洁观和牌坊制度的存在及其意义,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悖论意味。在一个男权社会里,“一个女人,能让朝廷给你立块牌坊,然后让好多男人因着你这块牌坊得了济,好像很了不得,是不是?”然而,“说到底,能不能让朝廷知道这个女人,还是男人说了算的”几千年来,制度就在这种近乎荒诞的循环中延续下去。与此相映成趣的,除了唐家几位女主人不可告人的秘密(蕙娘与侯武、三姑娘与兰馨、令秧与唐璞)外,小说中还有两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其一是令秧主持“百孀宴”后,谢舜珲嫌别人给《百孀宴赋》题的诗俗不堪耐,便让海棠院妓女沈清玥另题。此处谢沈二人的对话可谓妙绝:

(18)、笛安:现实一点说,只要一个作家能够在社会里产生一种偶像一般的力量,有人愿意接受写作这件事,都是好事。本质上我没有那么的激烈。想当年菲斯杰拉德就是偶像一般的存在,卡波特从到死都是混名利场的,喝酒喝死,声色犬马,都是“纽约客”。但当一切都褪去,我们已经跟那个时代无关,你记得的是塔波特的作品,这个是最重要的。明星不明星都无所谓,你得写得好怎么都可以。

(19)、凤凰网读书:如果可以的话,你最想跟哪位作家面对面聊天?古今中外、去世的在世的都行。

(20)、获奖结果似乎让笛安有些意外。她给自己的最新长篇小说只打及格分。提笔前,她想让自己轻松些,选择写一个爱情故事,这题材听起来够简单通俗了吧?没想到反而给自己挖了个坑,填起来费心费力,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2、笛安小说在线阅读

(1)、 认识自己的普通人属性、涤清自身的“天才”幻想是自我确证的重要一步,由此出发才能建构起客观、正常的人生立场,这一点对于当下这个张扬“个人奋斗”的时代似乎尤为重要。但生活的复杂性还在于:一方面,我们身边的确存在着一些“天才”,例如《姐姐的丛林》中的艺术天才绢姨和学术天才江恒,他们对“天才”近乎挥霍的使用影响到自己的人生态度,甚至以伤害他人为代价,以至于母亲会用“她是艺术家,她可以离经叛道,但你不行”这样的话来开导被绢姨背叛的北琪;另一方面,当普通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无法在正常层面同“天才”竞争,则往往会转向采用非常手段,例如谭斐式的“曲线救国”(特别是在谭斐被拒签之后,他同北琪的婚姻成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2)、笛安:我更在意为什么要写,写什么和怎么写都无所谓。当然我们评判作品的时候,不应该去评判这个人的动机,犯罪才要讲动机。你为什么要写,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但是评价作品有时候不能不管这些,我们要看你完成得好不好、在这个框架里面表达了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有没有做到非常张弛有度的表达。这是评判的一些标准。对我来说,写作曾经是为了自我表达,后来就是为写作这件事了。有点像建筑所说的营造法式。现阶段的写作,我是愿意去探究这个东西的。我能做的还是尽可能地写一本好小说,这个梦想一直都没有变过。

(3)、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芙蓉如面柳如眉》和“龙城三部曲”就是关于“好(善)/坏(***)人”的系列小说。据说在创作《西决》时,笛安并没有计划将小说写成“三部曲”的形式,因此,在《西决》中人物身上的“好/坏”“善/***”对立体现得更为明显。但随着写作计划的铺开,在第二部《东霓》和第三部《南音》中,人物性格深处的东西开始被作者渐渐发掘出来,复杂性也随之得以更充分地展示。好人身上的缺点与人性的弱点被渐渐曝光,借用弗兰纳里•奥康纳那个著名短篇小说的题目就是“好人难寻”。

(4)、笛安:其实是这样的,我有两个朋友,一男一女,两个人都是***友,属于互相吐槽的那种,我们三个人会隔一段时间小集团聚一下会。男性***友就说,我觉得有点奇怪,你以前的小说里我老等着这个女主角踩空特别大的一步,捅一个特别大的娄子。你老觉得以前小说里的女主角永远处于自作自受的危险之中,我也老等着她犯错,老替她提心吊胆。到这个小说里突然发现为什么你的女主角变成一个正常人,特别战战兢兢的感觉消失了,她就算遇到什么倒霉事情你不用再替她担心。

(5)、凤凰网读书:书出版后你会主动去搜外界评论吗?我知道很多读者特别喜欢你的龙城三部曲,会不会担心他们对新书失望?

(6)、“现在对我来说给人物起名字越来越困难,真的实在想不出来名字了。”笛安笑称,“隐喻都是慢慢在作品里附加出来的。”

(7)、我没想过要去靠近严肃文学。可能有人说《南方有令秧》有点偏向,那是因为它写了一个明朝女性主义的题材。我觉得它容易被评论界接受,真的跟题材有关系。但是话又说回来,你即使选了一个看着就很学院的题材,也可能完成得非常糟。我更在意每个作品的完成度,因为这是最本质的东西。

(8)、笛安:那种是约稿的时候才会写。我特别不喜欢写散文,我不爱写自己的事,不喜欢谈论自己。可能一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会自我膨胀,很有表达自己的欲望,但是我的这个阶段很快就过去了。而且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写散文是一种对自我的矫饰,或多或少。我不太愿意每天花时间去干这种事。

(9)、凤凰网读书:朱灵境和关景恒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小说封面上写着你深爱北京这座城市,你爱它什么?

(10)、凤凰网读书:我读龙城三部曲,觉得你也没有特别刻意去写龙城这个地方,和乡土情怀或是城市文学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11)、“这可能是所有父母跟孩子之间必然要经历的。我现在有女儿,我也不太相信我会和我女儿做朋友,这不太可能。秩序就决定了。父母永远不可能像一些人一样那么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正常的。”

(12)、 但在文坛的短暂惊喜之后,许多评论家敏锐地发现,《南方有令秧》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种历史叙事。例如,何平就指出:“《南方有令秧》是一部以想象做母本的‘伪史’,而小说家笛安是比张大春‘小说稗类’走得更远的‘伪史制造者’。如同史景迁用历史来收编蒲松龄的小说,那么笛安是不是在用小说收编历史呢?”(2)“以想象做母本的‘伪史’”一语,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南方有令秧》性质,正呼应了笛安在小说《后记》中坦白的:“其实我终究也没能做到写一个看起来很‘明朝’的女主角,因为最终还是在她的骨头里注入了一种渴望实现自我的现代精神。”而她在写这部“历史题材”小说的时候,“感觉最困难的部分并不在于搜集资料”,“真正艰难的在于运用所有这些搜集来的‘知识’进行想象。”(3)这就是说,笛安实际上是将440年前明代万历年间的历史作为一种“容器”,其中要盛放的是440年后一个生活在21世纪北京城里的女青年的观念与意识。巧合的是,王安忆的《天香》也选择了明代中后期的历史作为小说的时代背景,其故事发生地上海与《南方有令秧》的故事发生地休宁在直线距离上并不遥远,同属江南区域,而且两部小说均以女性作为主人公,因此,二者可对照阅读。在王安忆关于《天香》创作的自述中,有两段话值得注意:

(13)、现在发表在网络上的青春文学都更加面向市场,你的《姐姐的丛林》发表在《收获》上,是一个比较正统的文学杂志。你觉得青春文学和严肃文学之间有界限吗?

(14)、笛安:我深夜里的时候确实有一点灵机一动,因为那时候小说快结束了,我非常想有一个载体能让我去表达一下,我在人生里边有时候会有的一种感觉,这个可能用一个小雪人挺萌的形象,它也不说话,但它要做选择救不救它的敌人,这个敌人有可能放过它,有可能继续伤害它。它要不要救它的同伴。我也很喜欢那个细节,它可能被大吹风机一吹,整个小雪人就散了。

(15)、笛安的父亲李锐、母亲蒋韵都是业内享有盛名的职业作家,但笛安并没有觉得自己成长在一个书香门第,而只是“两个文青生出来的孩子”。

(16)、万事开头难。新书《告别天堂》发表之时,无人问津,销量惨淡。她发现好像只有自己的高中同学回来买自己的书。但是“就算永远只是同学买我的书,也有着想要写下去的念头。”

(17)、 女性可说是这篇小说的主旨。……“顾绣”里最吸引我的就是这群以针线养家的女人们,为她们设计命运和性格极其令我兴奋。在我的故事里,这“绣”其实是和情紧紧连在一起,每一步都是从情而起。

(18)、凤凰网读书:我印象特别深,你经常写灵境坐在小白龙(她的车)里想心事,尤其是洗车的时候,关上车门,洗车的水洒在窗上,独自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特别真实。这是来自你的个人经历吗?现实生活中如果有心事,你会如何排遣?

(19)、你觉得中产趣味在文学中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呢?

(20)、迦南突然说:“我也不小心听过护士们聊天,她们都说你哥哥是个好人。”

3、笛安最小说

(1)、注释(1):《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〇〇九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笛安》,《南方都市报》2010年4月8日。

(2)、笛安:我本人不追星,有时候会有观察这种现象。我一开始没有想过会那么细致地去写那个“粉叠”,但是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这两个人之间情感的每一步转折,其实都跟“粉叠”是有关的。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粉叠”是他们俩之间情敌一样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情敌的描写态度应该认真一点。

(3)、“写一段关系,有碰撞,有妥协,又没法妥协,这才是故事。两个从头到尾都非常一致的人,我还写什么?主角们都是生活里会遇到的人,灵境可能更美好一点,关景恒可能现实一点。”

(4)、外公经常会被请去会诊,围桌讨论某个病人到底是不是癌症,气氛严肃而对抗。回家后,外公经常给笛安讲争议所在,她听得似懂非懂,但觉得挺有意思。

(5)、笛安,本名李笛安,1983年生于山西太原,80后代表作家。因其作品畅销,荣登“2010第五届***作家富豪榜”和“2011第六届***作家富豪榜”而引发广泛关注,随后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著有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南方有令秧》,“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中短篇小说集《怀念小龙女》《妩媚航班》;曾主编《文艺风赏》杂志。2013年12月5日,2013第八届***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笛安再度上榜。2018年12月,笛安荣获“弄潮杯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6)、(笛安15年前的读者,特意从外地赶来长沙。) 

(7)、主办单位:***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8)、笛安:我也是买票去的,但是当时我觉得那个地方很好,我希望小说最后可以有一个真正代表那个古老的北京的场景出现,我就决定最后小说靠近结尾的时候有一个场景是这里。

(9)、笛安家里有不少藏书,不只是父母,外公也是一个非常爱买书的人。家里对于读书和受教育特别重,认为一个人必须要接受文明世界的洗礼。

(10)、 木叶曾评价笛安“端的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带来了久违的好看,”(6)诚哉斯言。为了追求“好看”、讲述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她常常不惜选择在某些同代作家看来不新鲜、不“潮”的题材,也较少在创作过程中玩弄技术,有时还会借鉴类型小说的模式(例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就采用了悬疑小说的形式)。她选择了一条近似大众化的写作之路,因为“我向来不信任那些一张嘴就说自己只为自己内心写作从不考虑读者的作家”。(7)虽然她也有一些颇具实验色彩的作品(例如在《洗尘》中,创造性地安排一群人死后聚到饭桌上;《宇宙》中写“我”和因为流产而并未来到世上的“哥哥”的交往与对话),但呈现给读者更多的是“龙城三部曲”式的明白晓畅、扣人心弦。当下青年写作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我们需要“80后”先锋作家,我们也需要笛安这样的“80后”传统作家。

(11)、史航:包括你写公司,写到很多面试的情景,也不叫面试,投资人过来,天使投资。因为董婧在《奇葩说》面试过很多人,面试过众生。因为我很少有机会面试别人,什么事也轮不到我面试别人,也很少有机会被面试,人家不要我。

(12)、女主角的名字来源于北京的灵境胡同,男主角的名字则是CBD附近的一条街道。笛安最初只是觉得“灵境胡同”这个名字很美,男主角的名字为了对仗工整,也选了一个街道的名字。

(13)、笛安的成名作“龙城三部曲”取材于她的家乡太原,一个工业城市。和北京这样的城市相比,故乡具有更高的生活稳定性,需要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很少。留在家乡的中学同学一般都在能源行业,不管做煤矿还是贸易,安全或管理,都在这个体系里面。有的走父母的路,延续了父母的工作,过几年会到什么位置,工资能涨到什么程度,大致跳不出一个范围。笛安认识的一个做电影宣传的女孩曾经对她说过,我回老家能干什么?我们老家人会问,什么叫电影宣传?大一点的城市行业形态是更多的,人们也有更多元的生活方式。这也是笛安喜欢大城市的一个原因。

(14)、随着年龄的增长,笛安写作的进度条越拉越长。这部《景恒街》的写作前前后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本来是想借创作这部小说休息一下的笛安调侃自己“低估了写作的难度”。

(15)、作者: 笛安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16)、我们给作者多一点体验人生的时间,我们就不啰嗦了。谢谢两位的到来。

(17)、一句话戳中泪点: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18)、在北京生活了九年的笛安,始终认为自己属于“北漂”的一份子,只不过是暂时在这里安家了。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只是想知道人生有多少种可能性。

(19)、原名李笛安,1983年8月2日出生于山西太原。著有《告别天堂》《芙蓉如面柳如眉》,“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2014年11月,出版长篇小说《南方有令秧》,获第三届“人民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奖。2018年12月,出版都市长篇小说《景恒街》,获2018年度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20)、笛安:我朋友圈有一个年轻女孩子,90后一个姑娘,当时她非常开心地把这一页拍图。你说的这一段,我希望所有老板都能让员工知道你想干什么,画了几个荧光笔记号,然后拍给我说非常喜欢这本书。我很尴尬地说谢谢。

4、笛安的作品集

(1)、“小说里的主人公们算是北漂里过得比较好的。”笛安停了一下,“当然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艰难,但是我想写一些总体过得不错的人,其实也有‘至暗时刻’。”

(2)、可能除了第一本书,然后剩下的没有哪一本是轻松愉快的完成的,其实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一次长篇小说90%的时间就是在解决问题,解决人物的问题,解决我自己的问题。

(3)、史航:这里也谈到过气歌手的问题,我跟笛安探讨了半天,你写这个过气歌手到底拿谁为原型,后来好像忘了把结果告诉我了?

(4)、我做过区分,我觉得有些作家的写作是文人性质的写作,他们读过很多书,有非常深厚的修养,确实对很多事情都能发表观点。文人写作在***是有传统的,很多的作家——我不好说是谁——我认为他们首先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分子,写小说也好,写诗歌也好,是文以载道、托物言志,这些都是为他们知识分子身份服务的,是有这么一种文人写作。但我不是。我个人对写作的认知和态度,偏向像莫言老师说的:“你首先是一个手艺人”。写小说首先是有技法的,你得先承认这件事,才能有进步。故事本身有方法论,当然小说不等同于故事,编故事有编故事的章法,写小说有写小说的章法,写小说的章法大于编故事的变法,但这两套技法你都得学。学会了我们再谈其他,我们再谈境界。而且有的时候说实话,思想跟技法是相辅相成的,***人有时候有轻视技术的传统,但说实话,什么叫“鬼斧神工”?这个意思就是说你的境界到了某个程度,和技法交融在一起,有非常美的东西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很低产,但是我把自己定义成一个职业化写作的作家。

(5)、这个游戏中间让我想到几个跟我有关的感受,第一个我想到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雪孩子》,雪孩子融化就意味着一个神秘朋友的失去,他可能是哆啦A梦,可能是任何一个神秘朋友的失去,所以救助一个雪人这个东西有意思。

(6)、作为一个北漂,书里面很多的情节和话非常戳心,这一点刚刚三位或多或少提到一些,但是更多的体会和感受需要大家回去自己从书中慢慢体会和感受,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回想起今天活动的时候,能够在心中涌出温暖的力量。

(7)、由于创作了很多标志性的女性角色,再加上女性作家的身份,笛安经常会被理论家问到作为女性的经验和女作家的写作,然而这是笛安最害怕的时候。因为往往人们在提问的时候,问答双方都是预设了答案的。

(8)、笛安:对,其实我没有刻意地写说龙城必须是哪个城市。我觉得当代***很多地方,尤其北方,很多中等规模城市的生活差不多,没有不可替代性。我也不是一个很有乡土情怀的人,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

(9)、同去:网上都说《景恒街》是转型之作,还有什么想要挑战的题材呢?

(10)、很多读者记得我的永远是“龙城三部曲”,当然这没什么不好,我也特别感激龙城三部曲给我的人生带来的一切。其实也并没有说刻意为了要摆脱“龙城三部曲”去做什么,书写的东西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轨迹,下一步我觉得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写过中短篇小说。

(11)、 自“8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横空出世之日起,他们的历史观便一直是主流文坛关注的焦点和诟病的症结所在,“没有历史的一代”“空心一代”似乎是他们身上总也揭不掉的标签。在大量的架空、玄幻、戏说面前,评论界似乎长期以来都对“80后”的历史叙事充满了忧虑,并由之生发出期待。在较早涌现的“80后”作家中,因为历史学、社会学的专业背景,笛安或许是最有可能在历史叙事方面做出成绩的一位。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她创作的初期,除了一篇取材于嵇康故事的短篇《广陵》之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叙事作品。她似乎是在有意回避这一题材领域。

(12)、东霓自己开了一家咖啡店,有一个叫冷杉的男生在那里当服务生并且和东霓产生了爱意,只不过方靖晖回国了,他找到了东霓,并且要求东霓把郑成功还给他,东霓不同意,但他觉得这样和冷杉在一起自己不干净,所以还是把郑成功还给了方靖晖。

(13)、凤凰网读书:所以比起其他文体,你最喜欢写小说?我挺喜欢你的散文,像早年写的《灰姑娘的南瓜车》那些。

(14)、史航:说到这里面的主人公,你觉得她跟你别的女主人公有什么关系?跟此前的女主人公们。

(15)、“你挥动着小小的翅膀,掀起远处太平洋的巨浪。”

(16)、史航:刚才主持人已经跟大家汇报了笛安的获奖情况,她得的这个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来自于“人民”和“文学”的双重肯定。

(17)、史航:比如《老人与海》,一开始特别傻的几个名字,什么人的尊严,还有叫全部的海,最后还好叫《老人与海》,所以我想知道你还想过什么名字?因为这意味着你对这个作品有其他的一些想象和眺望。

(18)、在写作方面,我算是运气不错,但是其实写龙城三部曲那几年是我最痛苦的瓶颈期,当时我跟人说也没人相信,大家都觉得我没事找事,无病呻吟。所以我就不跟人说了。在《西决》之前,写作对我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是从龙城三部曲开始我就觉得不容易了,越来越不容易,真的是痛苦比快乐要多。写《令秧》和这个小说,有的时候可能读着就三四句话,背后写得很辛苦,真的是熬过来的。

(19)、 小说中安琪对谭斐和江恒两个人的评价颇为耐人寻味:谭斐是“并不完美”,而江恒则“不是个好人”;而母亲对北琪的评价也是“你是个好孩子”。由是观之,笛安在一开始便确立了一个贯穿自己创作过程的主题:好(善)/坏(***)人的对立与相生。无论是在笛安代表性的“龙城三部曲”中,还是在长篇《芙蓉如面柳如眉》里,我们都会发现,“好人”“坏人”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很多情况下是集中出现,作者还会对二者加以演绎或阐释。例如:

(20)、孟令欢的文章《属于都市的日常经验与情感模式——论笛安的小说创作》,回到了城市主题之上,与王都不同的是,她不认为笛安的小说是完全反都市的,她用威廉斯和西美尔等人的理论,去应证笛安笔下城市的感觉结构和日常经验。不过,她最后同样指出笛安描写城市的特点,在《景恒街》里,情感的求真意志与大都市、大资本的运行对撞,双方都不会轻而易举地成功,情感书写表现生命的本真追求,而异化的都市生存则使其化为一曲挽歌。最后刘媛的文章《文学传统、自我来路与历史意识——笛安论》引入文学史视野,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笛安小说的创作环境,以及“80”后写作的断裂等问题,她特别提出笛安的写作中包含着的历史意识,即自我塑形与时代变迁的共振相生、互为因果。刘媛认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就小说创作的丰富性、原创性、思想力、想象力而言,目前尚没有任何一位‘80后’作家能全面超越笛安。”我自己对这个判断也表示很大程度的认同。

5、笛安的小说怎么样好看吗

(1)、我们都觉得为了成功要付出一些代价,要买单,但有一个单可能是无限透支的,甚至被“成功”这个“犯罪集团”敲诈勒索终身都有可能,我们从这方面来谈自己的感受。

(2)、在谈及某些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时,我们有时一起陷入遥远的沉思。但她沉入情绪的时刻很短暂,总能理性而适度地跳脱开。笛安对所有看法习惯性地保持可理解而并非认同的距离,与她的对话如同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漂游,当她的语言如水般圆融在身侧时,你会觉得一切存在皆有理由。

(3)、笛安:我没有标准,这是我人生特别大的一个问题,我经常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人,遇到了我知道,但你说让我去总结说我喜欢什么样的人,这种标准就是因为没有,所以人生才有很多的问题。

(4)、屡次登上***作家富豪榜,笛安早已证明了自己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青春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平均年龄偏低,内容大多浅显通俗,贴近市场,在主流文坛上评价不高,“矫情”、“疼痛”、“无病呻吟”是对他们常见的负面印象。

(5)、“我的使命是写作,只要一直还在写,不确定感会少很多。”

(6)、爱情是什么东西,如果它是光,它会照耀到,我觉得那个瞬间,它是真实它就是有意义的,你不要总想着说这道光应该怎么办,或者说非要给它找一个什么去处,我觉得这个是另外一件事儿,所以说我的小说里面也许就算是经常情感的结局不是很好,不是世人眼里的那种幸福的结局,但我还是对爱情这个东西,是百分之百相信的。

(7)、因为本身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写作对于笛安来说并不是信仰。“写作现在对我来说像是身体的一部分,你不可能天天焚香沐浴祭拜你的肝***,但同时你知道你不能没有它。也许有一天它会离开我,那就是我必须要把肝***切掉的时候。因为人的生命力有衰竭的时候,衰竭了以后人就写不出来了,这是自然的。”

(8)、 《姐姐的丛林》之后的长篇小说《告别天堂》,其创作主旨因有一篇详细的“后记”而易于索解:“对于这个故事,‘青春’只是背景,‘爱情’只是框架,‘成长’只是情节,而我真正想要讲述和探讨的,是‘奉献’。”这种“奉献”,被笛安进一步阐释为是小说的五位主人公——天杨、江东、周雷、肖强、方可寒——彼此之间“真诚又尴尬”的,而“正是那些神圣和自私间暧昧的分野,正是那些善意和******之间微妙的擦边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如此生机勃勃。”(1)从以上所引这几段作者自述,我们似乎能看到笛安对世纪之交流行的“青春文学”的不满,以及她借书写“奉献”这一抽象主题来寻求超越的努力。但通读小说,我们能看到她所说的“背景”“框架”和“情节”,能读到一个残酷凄美程度不亚于韩寒、郭敬明或“80后五虎将”的故事,但其所谓的形而上探讨却因设置的生硬而让人如鲠在喉。《告别天堂》写校园生活,写低龄化的爱情,写青春期的叛逆,刻意暴露世纪之交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所有这些几乎都符合“80后”发轫期长篇小说的主流趋势。笛安将表现“神圣和自私间暧昧的分野”和“善意和******之间微妙的擦边球”视为她实现超越的路径,但须知这些抽象理念必须经由具象的情节加以呈现。小说中虽不乏青春的温情与感动,展现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却难免沦入人物形象理念化、情节设置过分离奇巧合的流俗,对超越性主题的过分拔高难免有矫情之嫌。

(9)、成长过程中,笛安并未过早展露什么写作才能,语文作文成绩一直平平。父母希望她好好读书,以后留在高校教学。高考后,她选择赴法留学,读社会学,是她喜欢的社科专业。或许是异国他乡的孤寂无援点燃了她的创作欲,出国第一年,笛安写出短篇小说《姐姐的丛林》,后来发表在《收获》杂志上,这是她第一次完整写完一部作品。

(10)、这种艰难感一直持续到最近写作《景恒街》。《景恒街》的前身叫《金镶欲》,最早刊登在2016年的《最小说》上,经过长时间的调整修改,最后保留下来的几乎只剩人物姓名。写作陷入瓶颈的时候,她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苦熬,完全靠自身的意志力。有时候,她跟作为同行的父母说最近写的不是很顺,她父亲就说,好好加油吧。

(11)、笛安开始写作是因为在法国留学时,生活的环境突然遭遇了一个变化。同时,从头开始学习一门外语会刺激对自己母语的感受。“我至今都觉得学外语对一个人非常重要。因为有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套逻辑,新的系统植入,它会激活你以前对母语使用的那套系统,这会变成一个非常良性、一种互相的影响。”那个时候笛安觉得自己使用母语的方式有非常微妙的改变,“你自己能感觉到,对很多词语、很多说法的理解都不一样了。这时候可能就会刺激到你的一些表达的欲望。”

(12)、笛安对陌生人的自我介绍,从来不会说自己是个作家。她更愿意认领的是职业小说家这个身份。“作家有一点和稀泥,写专栏的还是作家。”她开玩笑。

(13)、首个获得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奖的80后作家笛安

(14)、主持人也与笛安老师聊起家乡太原,那样的重工业城市,是她的很多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景恒街》的架构却不再是家乡,而是她已经熟悉的北京。

(15)、东霓说,如果西决出来了,没人要他,她就嫁给他。南音他爱上了陈医生的弟弟陈迦南,严重出轨,发生了关系,但是终究不能在一起。扩展资料人物简介

(16)、这40个冷知识,据说只有1%的人知道……颠覆你的认知!

(17)、“和你比,没有人是好人。”她的手指轻轻的扫着我的脸颊,“你要答应我西决,你永远不要变成坏人,如果有一天,我发现连你都变成了坏人,那我就真的没有力气活下去了。”

(18)、“现在路上还没有开始堵吧?”她随意地问着,仿佛在计算回家需耗费的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