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学问类语录精选132句文案
格言联璧学问类
1、格言联璧学问类翻译
(1)、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2)、(译文)即使只有一毫粗疏的地方,就不能准确地认识事理,所以说一定要精确。不然,众说纷纭必会产生疑惑;仅存在一丁点杂念,便不能坚守事理,故而必须专心,否则在利害面前必定会经不起考验。
(3)、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4)、人未己如,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格言联璧·接物类》
(5)、(译文)接人待物要平和而有节操,处理事情要明白而果断,识理要正直诚实而通达。
(6)、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7)、孙老师因果大课 (18讲)孙丽娟老师讲胎教-视频 (2讲)
(8)、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9)、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齐家类》
(10)、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
(11)、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12)、(小人趋利,君子趋义)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13)、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4)、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太平御览·火部·卷三》
(15)、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16)、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17)、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18)、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好像醉汉喝醉酒打人,酒醉时很勇敢,酒醒后勇气全消,没有一点气力。没有以学问为根本的见识,就好像厨师在炉灶前面,面前光亮而背后黑暗。
(19)、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清代文人李汝珍《镜花缘》
(20)、用心不能杂乱,杂乱则心神恍惚不能集中;用心不要劳累,劳累则精神疲倦不能有所收获。
2、格言联璧学问类语录
(1)、(译文)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治国安邦称为学问。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2)、(译文)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
(3)、(译文)能消除将要发生的事,遇到事情而能做弥补,事情发生后能挽救,这叫做达权,有才干。知道将来的事,做事有始有终,已成的事能知其中的变化,这叫做深思熟虑、有见识。
(4)、(划等号,有事等于无事)无事时常照管此心,竞竞然若有事,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5)、“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的《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持躬类、摄生(附)、存养类、接物类、齐家类、敦品类、处事类、悖凶类、从政类、惠吉类。
(6)、出处:出自清代金缨的《格言联璧·学问类》。
(7)、(译文)用真实之心待人,事情虽然不一定成功,但过后别人看见了我的诚意;用欺诈的心肠处理事情,别人虽然一时间受到迷惑,但过后别人必然见到你的虚伪狡诈。
(8)、原文节选: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9)、************(End)************
(10)、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11)、(译文)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
(12)、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俄国19世纪小说家屠格涅夫
(13)、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
(14)、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15)、(译文)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16)、************(End)************
(17)、记诵之法,学问之舟。清代史学家、文学家章学诚
(18)、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19)、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20)、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许敬菴先生孚远》
3、格言联璧学问类的诵读心得
(1)、(论人长曲谅其短,审事害后计其利)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2)、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译文: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3)、(译文)当官从政,首先要使民风民俗敦厚;处理事务,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4)、学愈博则思愈远。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四书训义》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
(7)、人们的灾祸常成为他的学问。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伊索
(8)、学问不厌。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荀子·大略》
(9)、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格言联璧·处事类》
(10)、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朱熹文集·答吕子约》
(11)、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格言联璧·持躬类》
(12)、“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的《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持躬类、摄生(附)、存养类、接物类、齐家类、敦品类、处事类、悖凶类、从政类、惠吉类。
(13)、(译文)庭院虽小,自有赏心乐事;六经之外,更加无奇特之书。
(14)、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
(15)、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16)、山阴金先生,姓金,山阴人,清代学者,真实姓名和生平不详。
(17)、其所编《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8)、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20)、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围炉夜话·第一一四则》
4、格言联璧学问类古诗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真正的威严是从道德而生。道德隆重的人,虽然待人谦卑温和,而满怀正气,恭敬严谨,自然具有震慑力量,令人不敢放纵无礼,也就是所谓邪不侵正。不怒自威,以德服人,才是善用其威。
(3)、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4)、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5)、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6)、《格言联璧》是2018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条分缕晰,情给理明。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接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悖凶类。所谓是成己成人之宝筏,希圣希贤之阶梯也。
(7)、(译文)古代的学者,为自己才学不高而担忧,就发奋学习,迎头赶上;现在的文士,为自己才学不高而羞愧,就隐满短处,避忌批评。
(8)、(译文)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9)、(译文)无思无虑,心境应当平静如水;不求冒进也不忘记,学业当如流水一般永无止境。
(10)、《格言联璧》虽然也是用古文描写,可是读下来并不会很晦涩,细细品读,就可以领悟。而且内容非常正能量,适合的人群非常广,可以从少年读到青年,中年读到老年。不论是学生,还是商人、老师、政者、农民、家庭主妇,都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比如“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一句话就让人对家庭琐事得到了体谅,可以看出作者的心胸开阔。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这些都是书里简明扼要的格言。
(11)、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格言联璧·惠吉类》
(12)、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格言联璧·学问类》
(13)、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14)、使意念沉稳,任何事理都能通达;有志发愤图强,任何难事都能成功。
(15)、书桌上不能有太多的书,心中则不能少书;这就好像鱼离了水则干枯,心中没有书则无寄托。
(16)、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但由于刊行紊乱,版本差异较大。
(17)、(反省耐烦成百事)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18)、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1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20)、旋风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能够主持好饮食家务;(只会)做文章的读书人不能够治理好国家。
5、格言联璧学问类怎么读
(1)、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
(2)、我们构成一个社群,社群是基于价值观统一的人,聚集形成的群体或组织,由共同追求、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兴趣的人聚集而成。
(3)、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4)、(译文)满口仁义道理,但内心却充满邪念,只责怪他人而从不责骂自己,这种人称为“挂榜圣贤”。只怕恶行为人所见,能敬畏鬼神,知人又知天理,这才是实际的学问。
(5)、(译文)小人办事,处理的原则是私利,合于私利的就看作利,违背私利的就看作害;君子办事,衡量的标准是道义,合于道义的就看作利,违反道义的就看作害。
(6)、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格言联璧·持躬类》
(7)、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格言联璧·学问类》
(8)、真正的威严是从道德而生。道德隆重的人,虽然待人谦卑温和,而满怀正气,恭敬严谨,自然具有震慑力量,令人不敢放纵无礼,也就是所谓邪不侵正。不怒自威,以德服人,才是善用其威。
(9)、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治国安邦称为学问。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10)、作者的用意在于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即用圣贤先哲的至理格言来鞭策启迪童蒙,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树立远大的人生志向、努力进取、长大以后成为于国于家有用的人。该书说理之切、其举事之赅、其择辞之精、其成篇之简,皆萃古今。
(11)、以上物资选品是综合我几年来实践所试用过的产品中经过评估选取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用起来适合的品;
(12)、阅读未见过的书,如结识好朋友,情意和洽;重读已看过的书,如老朋友相晤,叙旧联谊。
(13)、(译文)做成一件事要有缘分,抓住机遇,准确把握其轻重缓急,会使其尽善尽美;如果时运不济,抓不住机会,那么每做一事,均不得成功。
(14)、要经常思考自己思想、行为、语言、行善、孝敬父母、对待家人等各个方面是否存在问题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5)、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16)、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格言联璧·从政类》
(17)、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18)、《格言联璧》一书,按儒家大学,中庸之道,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主要内容为框架,收集有关这些内容的至理格言,按当时人的阅读习惯分为八类,从个人、家庭到社会、国家,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9)、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20)、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1)、《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兰生所著,他用数年功夫,遍览经史典籍和先哲语录;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gōng),摄生等十一类。
(2)、(天理汲汲淡人欲,虚文熠熠薄本实)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3)、(译文)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4)、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5)、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6)、(君子当事无小人,小人当事君子君)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7)、“善用威者不轻怒”,善于运用威德的人不会轻易发怒。轻易发怒,正暴露出自己涵养不足,没有自信,别人反而没有畏惧心,不会尊重恭敬,想要树立威信却招来轻视。
(8)、《格言联璧》自咸丰元年(1851年)刊行后,即广为传诵,所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甚且将此书置于左右,朝夕参悟。盖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其中不乏为人处事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道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其说理之切、举事之赅、择辞之精、成篇之简,皆冠绝古今,堪称立身处世的金科玉律,修心养性的人生智慧,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清)金缨兰生著
(9)、余自道光丙午岁(1826年,道光二十六年),敬承先志,辑《几希录续刻》。刻工竣后,遍阅先哲语录,遇有警世名言,辄手录之。积久成帙,编为十类,题曰《觉觉录》。惟卷帙繁多,工资艰巨,未能遽(立即)付梓人。因将录内整句,先行刊布,名《格言联璧》,以公同好。至全录之刻,姑俟异日云。
(10)、(救败事务必谨慎,图成功当需勤奋)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11)、(译文)在策划别人的事时好像在策划自己的事,则思虑能周全。在策划自己的事时如同策划别人的事一样,则旁人能看清一切。
(12)、白话释义:阅读未曾读过的图书,就如同得到了良师益友。阅读已经读过的书,就仿佛遇见亲朋挚友。读书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提出不同意见,有所怀疑才能启发智慧,从而真正掌握知识。
(13)、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14)、(译文)忙于追求天理的人,对人的欲望必定淡薄。忙于私事的人,处理公务必然粗心,追求虚饰外表的人,内在之心必定单薄。
(15)、(译文)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16)、(译文)君子掌权临事,那么连小人都能变为君子,处在这种情况里,还不能成为君子的,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小人了;小人弄权擅事,那么一般人都沦为小人,处在这种局面下,仍然不沦为小人的,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了。
(17)、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首领左宗棠
(18)、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19)、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齐家类》
(2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到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1)、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治国安邦称为学问。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2)、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观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3)、用心体会整理才能理解精确得当,所以应当沉着稳重,不然就成了口头耳边的小事,过后就忘了。事理要以典故为依据,因此必须学识广博,否则就成了随意推测,胡编乱造。
(4)、(译文)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5)、意思是:将宇宙万物的事视为自己的事,自己的事也就是宇宙万物的事。
(6)、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7)、(译文)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8)、(译文)没有事情的时候,需要照管这颗心,小心谨慎,好像有事一样;有了事情的时候,却要放下这颗心,泰然自得,好像没事一样。没有事情能像有事一样提防,才可以平息意想不到的变故;有了事情能像无事一样镇定,才能消除事件过程中的危机。
(9)、“静坐常思己过”意思是人们应当静坐反思自己的过错,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不犯错误。
(10)、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
(11)、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闲字要从勤中得来;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1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