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中庸经典名句100句精选61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0-27 04:32:38
导读 中庸最经典的五大金句 1、中庸之道的精髓句子 (1)、中庸之中起源于“允执阙中”,这里的“中”释为一种政治上的公平。孔子以之为为政的物种美好德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

中庸最经典的五大金句

1、中庸之道的精髓句子

(1)、中庸之中起源于“允执阙中”,这里的“中”释为一种政治上的公平。孔子以之为为政的物种美好德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食,泰而不骄,威而不猛。”④如果作为度量来看,则中庸之“中”可理解为中点、中心之意。若以性与道论,则只能将其理解为至善之意,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极致境界,而不是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乡愿”。

(2)、===============================

(3)、孔子每每回望那个圣王时代,老子也梦想回到曾经的结绳记事之时。有个词叫“人心不古”。不古的事情,其实已经太多太多。

(4)、“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

(5)、(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中庸》。意思是:诚信是天道的本来原则,而要做到诚信,这也是人世间本来的原则。

(6)、所谓开宗明义,四书五经的开篇,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书的主旨,足以称一书的精华,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无论对于读经典还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都尤其值得重视。

(7)、.........................................................................................

(8)、守得住性,把得住道,做得成教,就是那条天人合一之路。

(9)、退休后要牢记这九九口诀表,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好,心情也越来越愉悦!晚年生活更加精彩!

(10)、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1)、 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艺术表现。艺术鉴赏贵在通,艺术表现贵在化。

(12)、(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13)、君子得此大道与四德,元、亨、利、贞便正是人生成功的四个阶段——合于善,是最好的开始;集合美,路就亨通;讲究义,就能得利;保持这些,事业就能稳固。

(14)、傅雷有个学生叫吴尚宗,曾经跟着傅雷学习美术。吴尚宗喜欢画佛教主题的油画,但是他的作品总是得不到认可,在很多美术展览上落选了。傅雷看到他的画,感觉画上的佛像人物既不庄严、也不脱俗,用的色彩也是既不鲜艳、又不含蓄,让人看不清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傅雷就问吴尚宗:“你是不是真的有宗教感情或佛教思想?”吴尚宗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宗教情绪,只是喜欢富丽的色彩,所以画宗教画。”傅雷就批评说,必须是先有宗教的思想和情感,然后想到用相应的色彩去表达,自己都没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怎么可能打动别人呢?也就是说,没有真诚的情感做根基,硬要追求一种高远的境界是不可能办到的。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既是讲学习之道——经常温习、反复琢磨、嚼烂吃透,是学有所得、内化于心的不二法门。延伸到做人则就是经常自省和反思,正是不可或缺的修养之法,乃慎独的基本功夫。

(16)、   “君子”与“小人”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对重要概念,孔子就非常重视讲论“君子”与“小人”,《论语》里有“君子”一百零七处,“小人”二十四处。现在大家常常讲的是引申义,“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小人”是无道德的人,但是在孔子的语言中,或者先秦时代,似乎还不能就说“君子”是有道德的人,“小人”是无道德的人。例如,《论语·子路篇》中有: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这段讲的是:樊迟想学种庄稼,孔子说这是“小人”。可见,把“君子”与“小人”用道德上作区别是不确切的,即便是有道德上的差别也是引申出来的说法。“君子”与“小人”,如果讲社会地位上的不同,我觉得更准确。从管仲开始(春秋早期)“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士”属于君子,“农工商”属于小人。甚至在孔子那里与子贡谈论“士”的三种类型、三个档次的时候,第三档次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子路篇》)。如果看《汉书·董仲舒传》里的这句:“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更说明“君子”与“小人”的最直接义是社会地位的区别,“小人”未必是坏人,不过是眼界小些,思想肤浅些,更关心生计,更容易被艰难困苦的生活束缚而已。“君子”与“小人”在道德意义上的差别,越到后来越强,发展到最后,“小人”成了可耻和缺德之人的代名词,“君子”成为高尚和有道德之人的代名词,但是在孔子那个时代似乎还不全是现在这样的,在那个时代,好人坏人是用“人”与“禽兽”来区分的,有道德的好人的代名词是“人”,缺德坏人的代名词是“禽兽”。“人”有礼义廉耻,“禽兽”没有礼义廉耻。

(17)、(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出自《中庸》。意思是:在上位的领导者不骄傲的话,下面的人就不会悖逆。

(18)、(译文)君子的所作所为能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所作所为则违背中庸之道。(中庸: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即折中,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19)、(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出自《中庸》。陵:通“凌”,欺凌。意思是:在上级的人不欺负自己的下级,在下级的人不去巴结上级。

(20)、(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出自《中庸》。辟:通“譬”。迩:近。意思是: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像是走路,一定要从近的地方开始;又像是登山,要从低的地方开始。

2、中庸经典名句100句

(1)、“与天地参矣”与“唯天下至诚为能也”――《中庸》物与人的整体性思想

(2)、挫折和苦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傅雷认为,需要区分“小我”的苦闷和“大我”的苦闷。总的来说,“小我”的苦闷是狭隘的、对自己有害的,不容易解脱的,而“大我”的苦闷是有可能有益的。什么叫“小我”的苦闷呢?就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的苦闷。这种苦闷是最伤人的,害人害己。那什么是“大我”的苦闷呢?就是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正义、善良的。所以即使苦闷,也不会有害处,反而可能会激发自己做出一些真正的贡献。

(3)、(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出自《中庸》。均:平定治理。蹈:踩。意思是:天下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好的,官位和丰厚的俸禄是可以辞去的,刀刃是可以用脚去踩的,但要完全做到中庸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

(4)、这需要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去做。《礼记》开篇九个字,给出的则是大方向。

(5)、在曾国藩家书里,也有一段相似的观点。有一次,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因为一次考试落榜而发牢骚,感慨自己命运不好,曾国藩在家书里就批评六弟的志向和忧虑太小了。他认为,君子的志向是为天地、为民众立命,所以君子忧虑的是德行不够、学问不深、百姓疾苦。这些还忧虑不过来呢,君子哪有功夫去忧虑个人的得失、委屈呢?这一段关于“君子忧虑”的看法,与傅雷家书里说的“大我”和“小我”的苦闷是如出一辙的。

(6)、(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出自《中庸》。赞:帮助。化育:生长变化。意思是:能够帮助天地发挥对待事物生长变化的作用的人,就可以列于天地之间。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最直接是说君子之交,以心相交而不是以利相交,才能长存心中,不想起却从不忘记,在岁月中缓缓流淌成久远。延而广之,这更是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论相隔多远、关系亲疏,见了来了,都是好友亲朋。

(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9)、作为上古历史文献,《尚书》开篇所说就是尧舜禅让之事。这是一个伟大的寓言,隐喻着中国政治的最高理想——圣王政治。

(10)、..........................................................................................

(1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出自《中庸》。辟:通“譬”。迩:近。意思是: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像是走路,一定要从近的地方开始;又像是登山,要从低的地方开始。

(12)、怎样才能有一个广阔的人生格局呢?傅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这种真诚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真有所感,要能够放下虚荣心去正视自己、了解别人。对艺术、对真理的真诚,傅雷把它称作“赤子之心”。

(13)、《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庸常”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中”,‘发而皆中节’为“和”。其主旨在于修养德性。

(14)、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亦如此。我们不能执一面之词,也不能将错就错,糊里糊涂全都笼统接受。而是应该要有批判继承的科学精神,去其糟粕,继承那些对我们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因素。

(15)、“修道之谓教”。上天赋给人善良的本性,顺此发展,择善而秉持,在实际生活中修养及印证,将一切蔽障完全除尽,恢复本来的光明正大,这就叫做“教”。

(16)、这是一道难度极大的选择题,以至于几千年来,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选好。所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轮回才不断上演。老子的那句话如同预言也如同注解——“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7)、傅雷反复强调,先做人,后做艺术家。这个做人,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世俗意义上的做人,而是要做人格卓越、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

(18)、“率性之谓道”。因为人负天命,所以遵循天性,便是人生大道、自然大道。合乎人性,都是道;违背人性,就非道。太多人却早已忘了自己的天性是什么。

(19)、(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出自《中庸》。素:索求。隐:隐僻之理。意思是:索求隐僻的理论,做出怪异荒诞的举动,即使能得到后世的称赞,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20)、“天命之谓性”。钱穆说:天命所与你的,就是人之禀赋,这就叫做性。人受了此性,这就在人之内有了一份天,即是说人生之内就见有天命,这不就是通天人了吗?

3、中庸最经典的五大金句图片

(1)、《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记载孔子关于中庸与诚的言论、以及后人相关思想的阐述发展,内容屡引孔子言论及《诗经》篇章而阐述理念。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可能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但未完全确定,内容大约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2)、(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出自《中庸》。意思是:“中”是天下正确的道理,“庸”是天下的永恒真理。

(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4)、“经典金句”印章为专属印章,有版权,他人请勿使用。

(5)、这里的诚之“至”即是性之“尽”。只有至诚、尽性才能将“仁”之本体得以充分展现。而此天命在赋予人之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物质性。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看似孤立无依,实则是“尽性”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同时进行,却又独立存在。

(6)、   所谓“车同轨”,两轮之间的距离为轨,车轨相同则车辙也等宽,车同轨实际是道路标准化的一个措施,这其实也是古代交通在政治上的一种延续。“车”在当时是先进交通工具的代表,“车同轨”则是交通之政统一的代表,也可以泛指一切以交通为代表的政治上的统一。

(7)、(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出自《中庸》。事亲:孝敬父母。意思是:所以君子不可以不进行自身修养,想把自身修养好,就必须孝敬父母。

(8)、(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出自《中庸》。意思是:“中”是天下正确的道理,“庸”是天下的永恒真理。

(9)、傅雷讲劳逸结合,主要强调的是,仅仅依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行不通的。在音乐训练之余,要多去公园,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通过造型艺术和大自然来放松精神。劳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经常跳出自己的牢笼,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找到新的感觉和看法,可以启发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同样的,定期欣赏造型艺术,可以调剂自己的状态,也会让音乐表达更丰富、更有生命力。

(10)、“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出自《中庸》。意思是: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

(12)、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心灵纯洁得像明镜一样,才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才能有动人的艺术表现。

(13)、(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出自《中庸》。述:完成。孝顺就是能很好地继承前人的遗志,很好地完成前人未完成的事业。

(14)、在生活之中的例子更好理解,比如吃饭这件事,你吃少了吃不饱,会饿,营养不良,身体会出问题;而吃多了之后,会撑,营养过剩,身体照样会出现“三高”等问题;这时候“中庸”就是让你吃的不多不少,刚刚好能让自己吃饱,恰到好处。

(15)、(君子诚之为贵)出自《中庸》。意思是:君子把诚实看成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16)、(经典金句5 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比如登高必自卑。

(17)、(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18)、(言顾行,行顾言)出自《中庸》。意思是:说话时要顾虑到行为,行事时要顾虑到说话。

(19)、(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出自《中庸》。素:索求。隐:隐僻之理。意思是:索求隐僻的理论,做出怪异荒诞的举动,即使能得到后世的称赞,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20)、《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自鲁隐公元年开始,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242年间的史事。开篇第一句看上去只是简单的编年纪事——鲁隐公元年,春天,正月。背后内涵却大有玄机,历来众说纷纭。

4、国学经典名句500句

(1)、(人之能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出自《中庸》。意思是:别人只用一分气力就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气力去做;别人用十分气力做到的,我就用一千分的气力去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