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及翻译及感悟50字精选64句文案
论语原文及翻译及感悟
1、论语原文及翻译及感悟600字
(1)、现在常有“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等说法,出处就是这一章。本章是孔子自述七十岁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2)、(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3)、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4)、(译文1)孔于说:“钻研异端邪说,那是很有害的啊!”
(5)、(注释)①好(hào):喜爱。②恶(wù):厌恶。
(6)、(译文)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9)、(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10)、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11)、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12)、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答大夫之问则称“子曰”,表示有别于君,“以辨上下而定民志”。
(13)、(注释)①林放:鲁国人。②易:驰,铺张。③戚:哀伤。孔子本来是主张“哀而不伤”,感情不过分的,但与其铺张浪费,就宁肯悲哀过度了。
(14)、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5)、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6)、(注释)①如礼何:拿礼怎么办,意即礼对他已没有什么意思了。下文“如乐何”义同。
(17)、(注释)(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2)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谈到性。(3)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论。
(18)、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19)、(译文)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20)、(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2、论语原文及翻译及感悟50字
(1)、(译文)被遗落的人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意志,不屈辱自己的身分,这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被迫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但说话合乎伦理,行为合乎人心。”说虞仲、夷逸“过着隐居的生活,说话很随便,能洁身自爱,离开官位合乎权宜。”“我却同这些人不同,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2)、(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注释)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u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小车都是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用于驾牲口,这道横木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大车横木的关键,軏就是小车横木的关键,车子没有这个关键,无法套住牲口,当然就不能行走了。
(4)、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5)、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且贯穿于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中。孔子对其品德修养尤其赞赏有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这一章回环曲折,一唱三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读起来情真意切。
(7)、(注释)(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8)、1尧曰(1):“咨(2)!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10)昭告于皇皇后帝(12):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14)在帝心。
(9)、(译文)颜渊、子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10)、(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1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2)、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3)、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注释)①林放:鲁国人。②易:驰,铺张。③戚:哀伤。孔子本来是主张“哀而不伤”,感情不过分的,但与其铺张浪费,就宁肯悲哀过度了。
(15)、2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1)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2)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16)、(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17)、“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了。其实,它正好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孔子“里仁为美”的思想。
(18)、(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19)、(译文)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依靠耳闻是能够学到的;老师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能够学到的。”
(20)、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之灵枢·天年》1-13全集
3、论语原文及翻译及感悟300字
(1)、(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2)、(译文)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3)、(注释)①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宰相。子文,姓斗,名豰于菟(gòuwūtú),字子文。根据《左传》记载,子文于鲁庄公三十年开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让位给子玉,其中相距28年,在这28年中几次被罢免又被任命。
(4)、(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5)、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8)、(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9)、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10)、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11)、(注释)①如礼何:拿礼怎么办,意即礼对他已没有什么意思了。下文“如乐何”义同。
(12)、(译文)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被杀死了。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仁人啊!”
(1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4)、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15)、(注释)(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3)摄:兼任。(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16)、(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17)、(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9)、(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
4、论语原文及翻译注释及读书笔记
(1)、(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③违;冒犯。③劳:忧愁。
(2)、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3)、本段讲了学习与思考的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4)、(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不同的类型。观察一个人的过错也可以知道这人有没有仁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