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词美句 > 内容

道德经名句经典语录精选132句文案

美词美句 2023-10-17 05:24:54
导读 道德经名句 1、道德经名句感悟 (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

道德经名句

1、道德经名句感悟

(1)、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3)、孟子说过:“仁者无敌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无敌。“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4)、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5)、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

(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9)、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10)、一个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会莽撞,有棱角讲原则也不会去伤害别人,为人正直而不会放纵自己,有了成就也不会因此而炫耀。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第十章载营魄抱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13)、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1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16)、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7)、(名句赏析):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无忧)。

(18)、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19)、(名句赏析):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20)、(解释)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急躁必然丧失根本,轻举妄动必然丧失君主地位。

2、道德经名句经典语录

(1)、(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2)、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

(4)、(翻译)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5)、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6)、(解释)踮起脚跟想站得高,反而站不稳,大跨步前行,不可能走得太远。固执己见的人,是看不分明的;自以为是的人,是看不清是非的;自我炫耀的人,是显不出功劳的;自高自大的人,是不能长久的。

(7)、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8)、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9)、——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0)、得失之间,本就没有绝对的规则,所以一个人也最好不必把它看得太认真;一个人若要往上爬,就得要吃苦,要流汗,可是等他爬上去以后,就会发觉他无论吃多少苦,无论流多少汗,都是值得的。 若要往下跳,就容易多了。——古龙

(11)、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

(12)、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和它们有所争执,身处众人所厌恶的污垢之地,仍能保持自己的本性,所以水最接近于“道”。

(13)、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一切自然万物,本来就是和谐共存的一体,如果非要定出个善恶美丑的标准来,那就会打乱这个平衡,造成不和谐了。

(14)、任继愈先生认为:“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

(1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16)、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战国·老聃《老子·三十一章》

(17)、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18)、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19)、(翻译)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2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道德经名句精选十句

(1)、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2)、一个人懂得知足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人生最大的祸根就是不知道满足,人生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4)、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5)、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6)、——老子《道德经》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随便什么都可以,只的比较有镜花水月7o圯:你好。

(7)、(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8)、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那样,不要经常翻弄。

(11)、小鲜是指小鱼。治理庞大的国家,就像是烹调小鱼一样。

(12)、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

(1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14)、《道德经》,也就是《老子》,因为全文仅有5000字,所以又称五千言。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仅用五千字就囊括了宇宙人生、囊括了修身、治国、军事、养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见解精辟,受到后世乃至外国思想家的推崇。《道德经》十大修身金句:

(15)、(名句赏析):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16)、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7)、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修身养性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恼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19)、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20)、——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4、道德经名句精选及感悟

(1)、译文为:普天之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2)、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往往可以驾驭最刚强的东西。比如水和空气,还有女人和男人,男人虽然很阳刚,但往往屈服在温柔的女人面前。所以做人要懂得能屈能伸,这才符合天道。

(3)、(译文)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4)、(名句赏析):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5)、行善者不巧辩,巧辩者不良善。——《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7)、(解释)太满了会溢出,应当适可而止;太冒尖了,难保长久。

(8)、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9)、(译文)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0)、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11)、(名句赏析):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

(12)、越是正直的人,越是经常委曲求全;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显得很笨拙;越是口才好的人,越不轻易发言。

(13)、(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1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1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17)、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18)、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0)、出自《道德经》: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看《道德经》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

5、道德经名句精选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大自然是没有感情的,它对万物都等同祭坛的贡品;老子理想中的君主也是不动感情的,对一切人都任其自生自灭。老子不认为仁是美德。

(3)、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4)、(名句赏析):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5)、慈善之人,才能够勇武。简朴之人,才能够心胸宽广。

(6)、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7)、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

(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4)、与其趋炎附势地去谋取宠幸,不如自立自强地打拼出自己的天地。

(15)、(名句赏析):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16)、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7)、只有合乎自然,才能合乎主宰万物的道,只有合乎道,才能久远。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9)、但后面的四种情况却常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发生,老子的意思就是让人们清楚自己难免会有浮躁的举动,我们要时常用冷静来调节自己的浮夸。

(2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2)、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3)、《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智慧的人从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一定会惹是非上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舌头本是最柔软的,但有时又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伤害别人,伤害自己。谨言慎行是我们一生都该恪守的为人原则。

(6)、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7)、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译文:求学要每天积累学问,修道却要每天减少;不断减少,以至于无为。

(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0)、(译文)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

(11)、第10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3)、(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14)、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15)、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7)、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18)、(名句赏析):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9)、做人要正,讲信用、心口如一。做事情则要讲变通,打破常规,创新方式。

(2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6)、品行良好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知识渊博的人不卖弄,卖弄的人没有多少学识。

(7)、大意:不自我称赞,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他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简单来理解,就是我们如果不将别人当成敌人,与他相争的话,那么天下便没有人能够跟我们相争了。

(8)、(译文)以“无为”的方式治理政事,就没有不天下太平的。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0)、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11)、译文:善良的人不文过饰非无理狡辩,文过饰非无理狡辩的人不良善。

(12)、道常无为,故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