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歇后语 > 内容

精选94句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50字)

歇后语 2024-01-26 11:01:18
导读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1、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和人物 (1)、画龙点睛、攀龙附凤、屠龙之技、叶公好龙、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开天辟地 (2)、建安十三年(208年),东汉丞相曹操南...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1、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和人物

(1)、画龙点睛、攀龙附凤、屠龙之技、叶公好龙、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开天辟地

(2)、建安十三年(208年),东汉丞相曹操南征,大败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刘备。曹操占领江陵(南郡治所)后,给孙权写信,直意要取下东吴。东吴内部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与曹操一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刘备的谋士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孙抗曹的决心。

(3)、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4)、决定孩子命运的不是知识,而且格局。《凯叔·三国演义》里有大格局的英雄人物,像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人物性格十分鲜明,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他们的格局和心胸。

(5)、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策刚刚统一江东没有多久,地方士民及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因此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

(6)、故事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成语“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演义里的成语故事篇三:步步为营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杂,也离开不清楚敌人的详细情况,黄忠只好安营扎寨住下来。

(7)、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8)、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智取汉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木牛流马、秋风五丈原、巧布八阵图;

(9)、周瑜:群英会、苦肉计、火烧赤壁、赔了夫人又折兵

(10)、形容时间短,危险就在眼前。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11)、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三国演义经典的成语故事篇二:欲擒故纵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12)、“击鼓骂曹”是《三国演义》第23回里的一个故事,主人公是祢衡和曹操。

(13)、(典故出处)语出《三国志·蜀书·向郎传》:“五年,随亮汉中。郎素与马谡善,谡逃亡,郎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14)、首先,是解决孩子爱听、听得懂的问题。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孩子的三国启蒙的年龄层比我们预想的更低,为了让低龄的孩子也能听懂,我们在故事改编时做了以下调整:

(15)、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南朝宋代的谢灵运给曹植下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

(16)、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17)、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是《三国演义》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最早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18)、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

(19)、      这个故事曾被当作曹操严于律己的事迹而流传,但从现代的眼光,我们看到的却是特权的彰显。

(20)、故事内容大致如下: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襄阳隆中(1)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2、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

(1)、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2)、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取眉(陕西眉县,在五丈原东二十里),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在褒斜谷内北端),吸引魏大将军曹真主力,诸葛亮却亲率诸军出攻祁山(今甘肃礼县祁山堡一带)。魏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安定(今甘肃镇远南)、天水(今甘肃天水市南)三郡皆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为此,魏明帝西镇长安,遣司马懿往救祁山。诸葛亮派遣参军马谡守街亭(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九十里的陇城镇)以拒魏军,马谡“违亮节度,舍水上山”不战自乱而大败逃跑。魏将司马懿大军直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当时城中老幼不过千人,诸葛亮沉着冷静,令大开城门,派老兵洒扫街道,诸葛亮在城楼上消闲地弹琴,书童侍立左右,大胆地唱起了“空城计”。

(3)、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4)、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溽须,曹操攻而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于是就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这又是一句骂署之言。后人常以此比喻希望晚辈英贤。

(7)、建兴十二年(234年)秋八月二十八日,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今岐山县高店镇南原)北伐军中后,根据他的遗命安排,后主刘禅立即任命丞相长史蒋琬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国家最高的文职称号),接替诸葛亮镇守汉中。后来,又加封蒋琬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继续镇守汉中,同时处理蜀汉国一切政务和军事。

(8)、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将恭敬谨慎,不辞劳苦,竭尽全力,到死方罢休。至于北伐战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利,还是遇到什么困难,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预料的事。

(9)、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动出击,并写信告诫,一要刚柔结合,二要有勇有谋。夏侯渊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条计策。他让夏侯尚去引诱黄忠,自己乘机大伏击。结果,黄忠手下的将军陈式果然上了当,被夏侯渊活捉。黄忠很着急,采纳法正的意见,大军队的所有钱物都赐给全军将士,将士们一时间斗志昂扬,决心死战到底。

(10)、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11)、诸葛亮召集在成都的官员商议对策,蜀郡太守杨洪说:汉中是益州的咽喉重镇,如果没有汉中,则蜀地不保,这是家门口的灾祸之事,发兵何疑。于是,诸葛亮又从成都派黄忠、法正、严颜等统军前往汉中支援,大战定军山、火烧天荡山,大败曹军,终使刘备平定汉中,设坛称王,促成了三国鼎立。家门之祸:家门口的灾祸。

(12)、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13)、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杯弓蛇影

(14)、凯叔对《三国演义》同样有非常独特的情节,甚至还亲自去了一趟成都「武侯祠」,讲述了自己的三国情结和创作心得,往下看视频↓↓

(15)、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16)、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17)、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宰。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

(18)、割须弃袍( gē xū qì páo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 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割须弃袍是一则成语故事,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19)、魏明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20)、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3、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50字

(1)、关羽英勇善战,武艺超群,立下许多战功。他曾斩杀袁绍手下大将颜良和文丑,闯过曹操的五个关口,杀死曹操的六员战将。关羽对蜀主刘备赤胆忠心,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关羽的致命弱点是缺乏政治谋略,骄傲自大,瞧不起别人。

(2)、操问荀彧曰:“此计不成,奈何?”彧曰:“又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之计。”操曰:“其计如何?”彧曰:“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

(3)、据传说三国时曹操曾作了一个梦,梦见三马同食一槽。魏正始后,即出现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把持曹魏军政大权的局势,详见《晋书•宣帝纪》。后以“三马同槽”比喻几人同掌大权。

(4)、《三国演义》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5)、(典故释意)今形容缺乏锻炼经历的富贵人家子弟。

(6)、割须弃袍( gē xū qì páo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 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割须弃袍是一则成语故事,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7)、孩子在成长期,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非常强,但前提孩子要对这个新事物感兴趣、喜欢。用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听故事的方式,让孩子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积累词汇量、锻炼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8)、建兴五年(227年),步兵校尉(统管参战步兵)向郎(168—247)随诸葛亮到汉中参与北伐曹魏,并被封为丞相长史(丞相府中令史官)。向郎素与参军(丞相府常设属官)马谡交好,关系密切。因此,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时,遣马谡率军守街亭(今甘肃秦安县北九十里之陇城镇),马谡“违亮节度,舍水上山”,更重要的是他惧怕魏左将军张郃,因而惨败并弃军逃跑,躲藏在成都的向朗家里,给首次北伐曹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与恶劣的影响。后来,向郎明明知道马谡弃军逃跑而躲藏在他家的实事情况,但就是不汇报反映或检举揭发。事后,诸葛亮查明事件真相以后,斩了马谡,并因用人不当而引咎自责,上表自贬三级,以示自我惩罚。对向郎的“知情不举”,诸葛亮深为憎恨,将其免官送回成都。

(9)、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10)、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刘备很高兴,曹操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什么请我喝酒?喝酒时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

(11)、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2)、☆为解决这个问题,《凯叔·三国演义》下了哪些功夫呢?

(13)、三顾茅庐:也说三顾草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

(14)、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气量宏大,很值得交往。也说后遂以“饮醇”指受到宽厚对待而心悦诚服。《三国志·吴书程普传》。老将程普尝云:“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15)、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残杀。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 2才高八斗

(16)、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17)、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18)、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19)、计出三国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意谓令此攻彼也。使之两相残杀,以让第三方坐收渔人之利。类似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但不尽相同。

(20)、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4、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人物名字

(1)、      最近几天,“文字下午茶”推出了“盘点”系列,我们一起盘点了《红楼梦》里的十大恶人,盘点了金庸笔下十大绝顶聪明的女子,盘点了荧屏上无法复制的十大经典角色。

(2)、《三国演义》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3)、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九月,刘备在平定汉中后,“遂于沔阳(今陕西勉县城东之旧州铺)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而称汉中王。他在给汉献帝上表之中说:今天,曹操的罪恶行为和丑陋的灵魂在现实中繁殖和影响了一帮人(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他所怀着的害人念头(包藏祸心),其目的是篡夺和盗取汉家江山基业,这已经十分明显(篡盗已显)。因此,刘备说他是在“群寮(群臣)见逼,迫臣以义”的情况下,“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而当汉中王的。于是,他连同上表,一并上交了原“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大典后,他即“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从此,汉中归蜀汉所辖。

(4)、《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司马微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5)、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反叛,宗室内部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6)、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7)、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8)、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

(9)、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为非作歹,触犯法令。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1)、从家长的回答及留言里不难看出,听《凯叔·三国演义》这样的经典名著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孩子词汇量的积累,如成语、典故等。

(12)、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13)、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14)、名士祢衡被孔融推荐给曹操,曹对其轻慢,用鼓吏来羞辱他。弥衡当着满朝文武大骂曹操,并借击鼓发泄。后经百官相劝,勉为曹下书去顺说刘表。

(15)、后来,孟获又被擒住。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三国演义成语故事大全刘备:桃园结义、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入主西川、白帝城托孤、三英战吕布;北海救孔融、煮酒论英雄、跃马过檀溪、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

(16)、二是故事改编更加注重情节趣味性,让每集故事独立精彩,让孩子对故事持续保持兴趣;

(17)、在诸葛亮和法正的策划下,黄忠首先依计“南渡沔水”,刘备又“反客为主”在定军山下“步步为营”进逼夏侯渊军,造成主攻事态。乘夏侯渊曹军疏于防范,法正、黄忠又偷偷占领了定军山西端之降山(定军山之战后改称旗杆山),这里居高临下,不但威逼定军山魏营,而且可窥视定军山主峰内“仰天洼”夏侯渊中军帐虚实。如此一来,彻底激怒了夏侯渊,他根本没把老黄忠放在眼里,于是亲率大军到降山下叫骂,挑战,想夺回阵地。黄忠军在山上任凭魏军叫骂,他根据法正“挥红旗为号”的约定,坚守而不出战。待夏侯渊军在山下喊叫的人困马乏,人不及甲,马不及鞍时,法正在山顶上挥动红旗,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连头带肩,劈为两段。曹军大败,刘备遂取汉中。一马当先:跃马冲在最前面。

(18)、     盘点金庸笔下十大绝顶聪明的女子(上)

(19)、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关羽张飞佩服得不得了。

(20)、此时,甘宁在夷陵被曹仁包围,孙权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抵御曹仁,以一半兵力驰救甘宁,获胜而返。同年,孙权亲率大军围困合肥,派张昭攻打九江郡的当涂县。张昭出兵不利,孙权攻合肥一个多月,亦未能破城,最后只得退兵。

5、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20字

(1)、辕门射戟( yuán mén shè jǐ )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2)、司马懿:街亭之战、祁山拒孔明、扫平辽东、诈病赚曹爽

(3)、《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在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降汉不降曹;赡养刘备两个夫人;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兄长。曹操最后答应了苛刻的条件。身在曹营的关羽还几次提醒曹操,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故主刘备。后来又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关羽忠于刘备,忠于桃园结义的拳拳之心,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4)、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5)、跃马檀溪(yuè mǎ tán xī)跃马檀溪,是指刘备在情急之下、驱赶乘马跳出檀溪,从而逃脱追杀的典故。

(6)、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7)、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权旁落,曹魏江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

(8)、      有读友在后台私信我,要求做一期关于《三国演义》的盘点,这个提议非常不错,其实,关于《三国演义》可以盘点的内容十分丰富,今天,就先为大家盘点那些《三国演义》里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故事。

(9)、      盘点金庸笔下十大绝顶聪明的女子(下)

(10)、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桃园结义、曹操献刀、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过五关斩六将、连环计、官渡之战、长坂桥、借东风、火烧赤壁、华容道、三气周瑜、刮骨疗伤、白帝城、火烧连营

(11)、(典故出处)语出《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章节。

(12)、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魏争夺汉中,蜀老将黄忠袭杀曹魏汉中守将——征西将军夏侯渊于定军山下。曹操闻知夏侯渊被杀,汉中告急,便率大军往救,为作长久之计,曹操运米“数千万囊”屯于沔水之北的天荡山中米仓山(今陕西勉县勉阳镇之黄家沟村)。蜀将赵云与黄忠商议,认为可取,便分兵袭击,火烧米仓山曹军粮库,天荡山顿时一片火海。

(13)、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14)、     “温酒斩华(huà)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出自于这部小说的第五回。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