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歇后语 > 内容

精选71句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歇后语 2024-01-26 11:01:13
导读 出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1、出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1)、〖兵精粮足〗 成语典故: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第四十三回 (2)、怒鞭督邮(nù biān dū yóu)“怒鞭督邮”是中国...

出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1、出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

(1)、〖兵精粮足〗 成语典故: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第四十三回

(2)、怒鞭督邮(nù biān dū yóu)“怒鞭督邮”是中国经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摘自小说第二回,主要叙述张飞殴打贪官污吏的经过,生动的刻画出张飞这一人物正直好义的性格。

(3)、抵足而眠(周瑜与将干):脚对着脚,同榻而睡。

(4)、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完成其遗愿,积极准备北伐魏国。第三次出兵北伐之时,他再次上《后出师表》给刘禅,分析局势、说明蜀魏势不两立、北伐势在必行之后,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作结,表现了诸葛亮誓死为蜀汉的忠贞气节。(《三国演义》第97回)

(5)、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6)、诸葛亮攻祁山时,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但诸葛亮不听,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后于军事重地街亭防御曹魏将领张郃的进攻。马谡在街亭违反诸葛亮节度,举措烦扰,更加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禆将军王平曾多番规劝,但马谡都不接纳。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王平此时命自己所领的军队鸣鼓自守,张郃怀疑有伏兵,不敢进逼,王平得以有时间收拾残军,并率领败军撤回。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后马谡与将领李盛、张休等人被处死,黄袭被夺兵。

(7)、《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8)、     孔融很欣赏的才华,多次向曹操称赞他。曹操也想见他,但祢衡一向看不起、厌恶曹操,就自称狂病,不肯前往,而且对曹操还多有狂言。

(9)、《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10)、《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在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降汉不降曹;赡养刘备两个夫人;一旦知道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兄长。曹操最后答应了苛刻的条件。身在曹营的关羽还几次提醒曹操,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故主刘备。后来又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关羽忠于刘备,忠于桃园结义的拳拳之心,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1)、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1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典故: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13)、〖等闲视之〗 成语典故: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第九十五回

(14)、〖初生之犊不惧虎〗 成语典故: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三国演义》第七四回

(15)、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在后院种菜来掩人耳目。一天,曹操派人请刘备去喝酒,并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后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吓得把匙箸掉在地下,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也使曹操放松警惕。

(16)、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7)、〖踌躇不定〗 成语典故: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18)、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19)、拼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20)、〖低头丧气〗 成语典故: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第四十三回

2、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

(1)、 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2)、     孔融回来后就数落祢衡,顺便说了曹操对他的诚意。祢衡答应去给曹操赔罪。孔融再次拜见曹操,说祢衡得有狂病,如今祢衡请求亲自来谢罪。曹操大喜,命令守门的有客人来就通报,且等待祢衡很晚。祢衡却穿着普通单衣、缠着普通头巾,手里拿这三尺长的大杖,坐在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曹操。曹操很生气,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鸟雀、老鼠罢了。但这个人一向有虚名,远近的人会认为我不能容他,现在把他送给刘表,你认为怎么样。”于是派人马把祢衡送走。

(3)、〖反败为胜〗成语典故: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第16回

(4)、释义:赔:蚀本;折:亏损。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5)、关羽接到邀请信后,笑着说:“我才不怕他们,我一个人去,看他们敢把我怎么样?”

(6)、 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7)、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8)、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9)、例句: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鲁迅《彷惶·高老夫子》

(10)、(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或事物很多

(11)、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2)、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3)、刘备到卧龙冈欲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不在。数日后,刘备冒雪再次来访,却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不久,刘备想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关、张都不愿意,经刘备开导才一同前往,这次诸葛亮在家睡觉,三人冒着严寒等到诸葛亮睡醒,终于请出诸葛亮。(《三国演义》38回)

(14)、〖昂然直入〗 成语典故: 何进昂然直入。 ·第三回

(15)、恩怨分明(关羽):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16)、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17)、(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18)、性格: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19)、曹操(割发代首),为了公正严明,曹操自己马惊践踏了庄稼,他割发代首,以示惩罚,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曹操军纪严明,也是管理军队有策略的表现。

(20)、公元200年,曹操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与刘备失散后,不得已降了曹操。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在戏剧曲艺中能听到。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用来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3、源自《三国演义》的成语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回五回)机智敏捷,神机妙算,才智过人,足智多谋

(3)、单骑救主(第四十一回)义高人胆大,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

(4)、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5)、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6)、《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7)、答案可参照“千里走单骑”《三国演义》27回)

(8)、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像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9)、      这个故事曾被当作曹操严于律己的事迹而流传,但从现代的眼光,我们看到的却是特权的彰显。

(10)、辕门射戟( yuán mén shè jǐ )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11)、(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12)、跃马檀溪(yuè mǎ tán xī)跃马檀溪,是指刘备在情急之下、驱赶乘马跳出檀溪,从而逃脱追杀的典故。

(13)、例句: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

(14)、    盘点荧屏上不可复制的十大经典角色(下)

(15)、 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吴国的大使拿着信来到荆州,却被关羽拒绝了。关羽说:“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能相信一封信呢?”然后就把大使赶回了吴国。

(1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

(18)、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今袁熙,袁尚兵败将亡,无处依栖,来此相投,是鸠夺鹊巢之意也。”

(19)、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歇后语的故事。

(20)、“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之口。

4、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故事成语有哪些

(1)、(典故)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2)、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3)、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4)、〖各霸一方〗成语典故: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第73回

(5)、赤壁之战前,周瑜安排好火攻的各项事宜,带众将视察江边时,见江上风吹战旗,触动心事,便吐血倒地,诸葛亮闻讯前去探望,并写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出周瑜心病。后诸葛亮还设坛祭风,助周瑜完成赤壁火攻。(《三国演义》49回)

(6)、截止2017年4月1号,已有48287位朋友关注地瓜讲堂。

(7)、                                               

(8)、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斩车胄(第二十一回)挂印封金(第二十六回)武勇神威,武艺高强,有胆识,才智过人,自信

(9)、     有一次,曹操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不要弄坏了麦子,有违反的处死!”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着麦子走,未想曹操的马竟然窜进了麦地,招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之帅,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剑来割断头发投掷在地上。

(10)、“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11)、(解释)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