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名言 > 内容

爱国古诗诗句名言精选120句文案

名人名言 2023-11-21 09:53:28
导读 爱国古诗完整诗句 1、爱国古诗诗句有哪些 (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2)、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3)、故国三千...

爱国古诗完整诗句

1、爱国古诗诗句有哪些

(1)、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2)、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3)、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 李白 《 秦女休行 》

(6)、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7)、⑶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⑷直:简直。汴州:即汴京,北宋的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8)、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9)、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游人”在这里不能仅仅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这句紧承上“西湖歌舞几时休”而来。诗人面对这不停的歌舞,看着这些“游人们”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现出自己的感慨之情。

(10)、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1)、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12)、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3)、读古人爱国诗词,心中的情感愈发沉重。英雄逝去,留下的绝不仅仅是被人称赞的事迹,还有他们的精神。现世安稳,是有人曾替我们负重前行;和平生活,是有人在为我们誓死捍卫。

(14)、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15)、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16)、荡除国难功勋盛,王室因之得载安。 —— 徐钧 《 陶侃 》

(17)、“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赏析:大丈夫当有如此志,有我在,决不让敌寇侵入我的山河。

(19)、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 李白 《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

(2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爱国古诗诗句名言

(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徐锡麟 《 出塞 》

(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3)、诗歌的创作多用比、兴,然而“赋”──直接叙述或描写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直接叙述,往往比描写更难驾御,这就要求诗人要有敏锐的目光,能抓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细节,将感情倾注于其中。这首诗的特色就在于此。诗中的典型细节在于两个字──“等”和“询”。父老岁岁年年在等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几乎到了望穿双眼,几乎要化作“望驾石”,其强烈的愿望和痛苦的心情自然就融于“等”字中。而含泪失声的“询”则惟妙惟肖地描绘出父老的神情,那颤颤巍巍的身影,如在眼前,那哽哽咽咽的声调,尤在耳旁,真是“沉痛不可多读”。而“几时真有”更是意味深长,早也盼,晚也盼,朝思暮想,朝朝暮暮州桥畔,伫立凝眸,企首悬望,父老们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们的弦外之音,因为他们的热切盼望一次又一次地变成失望。而诗人的无言以对,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4)、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6)、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7)、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8)、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 —— 罗隐 《 牡丹花 》

(9)、?赏析:诗人将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10)、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13)、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王昌龄《青楼曲二首》

(14)、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15)、?《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6)、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 李白 《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

(17)、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18)、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19)、⑷恨别:怅恨离别。⑸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20)、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3、爱国古诗完整诗句100首

(1)、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2)、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郑思肖《二砺》

(7)、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 陈毅 《 梅岭三章 》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9)、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12)、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1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14)、(5)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15)、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16)、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d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亲征瓦剌,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17)、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8)、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 李白 《 宣城见杜鹃花 》

(19)、小学生必备古诗300首(全诗全译)50-60

(20)、头颅肯使闲中老?祖国宁甘劫后灰?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秋瑾《柬某君》

4、爱国古诗诗句五句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  《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5)、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孔绍安《侍宴咏石榴》

(6)、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7)、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8)、古之善为天下者,计大而不计小。《旧唐书陈子昂传》

(9)、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

(10)、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11)、?《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1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3)、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1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15)、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16)、原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7)、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18)、小学生必备古诗300首(全诗全译)20-30

(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  林升,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关于该诗的作者林升均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5、爱国古诗诗句大全100首

(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张耒 《 和端午 》

(2)、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 《 李凭箜篌引 》

(3)、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5)、⑹抵:值,相当。⑺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6)、小学生必备古诗300首(全诗全译)10-20

(7)、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8)、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9)、  译文:州桥南北的天街之上,中原父老伫足南望,他们年年盼望王师返回。哭不成声,强忍泪水询问使者:什么时候真有我们朝廷的军队过来?

(10)、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1)、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 《 望江南·超然台作 》

(12)、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13)、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5)、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赏析:林则徐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即使是遭逢厄运,他却依然心怀国家。他剖白心迹: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16)、昨宵风雨,只有一分春在,今朝犹自得,阴晴快。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7)、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18)、水国楼台晚,春郊烟雨收。 —— 李中 《 江南春 》

(19)、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0)、读古人爱国诗词,心中的情感愈发沉重。英雄逝去,留下的绝不仅仅是被人称赞的事迹,还有他们的精神。现世安稳,是有人曾替我们负重前行;和平生活,是有人在为我们誓死捍卫。

(1)、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3)、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 王维 《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

(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5)、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6)、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7)、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 白居易 《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

(8)、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9)、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10)、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11)、?《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2)、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 王维 《 杂诗 》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1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5)、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贾谊

(16)、   文天祥画像宝祐四年)举进士第一。公元1275年(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兵东下,于赣州组义军,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次年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被拘,后脱逃至温州,转战于赣、闽、岭等地,曾收复州县多处。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17)、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18)、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9)、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0)、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